4.2洋流—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同步课时训练
【基础练习】
1.读冬季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2)②洋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
2.大洋传送带是全球性温度、盐度的海洋循环系统。下图为大西洋表层与深层海水流动示意图,图中表层的低温、高盐度海水在北大西洋海域北部下沉至深海处向南流动,构成了该洋的循环系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示信息表述错误的是( )
A.①表层洋流流向受陆地轮廓的影响 B.②表层洋流流向主要受西风带作用
C.③处受极地东风的作用,海水下沉 D.④处因密度差异,底层海水向南流
(2)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大西洋大洋传送带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温下降,大洋传送带增强 B.海面升高,大洋传送带增强
C.盐度变大,大洋传送带减弱 D.密度变小,大洋传送带减弱
3.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2)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能力提升】
4.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可能位于(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2)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5.秘鲁渔场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盛产美味的冷水性鱼。下图为“秘鲁渔场附近区域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洋流按性质和成因分类是( )
A.暖流、风海流 B.暖流、补偿流 C.寒流、风海流 D.寒流、补偿流
(2)该洋流减弱带来的影响,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沿岸的气候变干变冷 B.流经海域的水温上升
C.附近渔场的产量减少 D.海洋污染物扩散减慢
6.读北印度洋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季节( )
A.吉林市正值高温多雨的季节 B.吉林市白昼时间不断变长
C.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 D.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正值收获季节
(2)①半岛沿海地区在此季节多海雾,主要原因是( )
A.寒流经过,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 B.气候炎热,蒸发量大,水汽多
C.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D.临近印度洋,水汽充足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左图为“搁浅冰山照片”,右图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
(1)纽芬兰岛附近海域曾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鱼类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位于______处。
(2)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来自_______,其对附近海域海水温度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
(3)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
______(提早、推迟),冰山的数量______(增多、减少)。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A(2)C
解析:(1)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A正确。
(2)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补偿流,C正确。
2.答案:(1)C;(2)D
解析:(1)①表层洋流是南赤道暖流,在赤道以南,受东南信风吹拂自东向西流,遇到南美洲大陆阻挡后被迫折向,沿南美洲东部海岸向西北流动,因此①表层洋流流向受陆地轮廓的影响,A正确;②表层洋流位于北大西洋中纬度地区,在中纬西风吹拂下向东北运动,B正确;由材料知,表层的低温、高盐度海水在北大西洋海域北部(即③处)下沉至深海处向南流动。由此推断此处海水产生下沉是因为此处表层海水呈现为低温、高盐状态,导致海水密度变大而下沉的,并不是极地东风的作用,C错误;④处洋流为底层海水,由材料知,表层的低温、高盐度海水,在北大西洋海域北部(即③处),因海水密度变大下沉至深海处,形成高密度水团,与低纬底层海水形成较大的密度差,导致海水向南流动,形成底层洋流④,D正确。综上所述,故选C。
(2)因为全球变暖,会直接导致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冰川融水和降水的大量增加(因蒸发增强),并使得北大西洋海水暖化,这就削弱了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度和盐度差别,进而使得"大洋传送带"衰减,甚至可能停滞。具体来说,全球变暖会使北大西洋中高纬度地区水温升高(而不是水温下降),削弱北大西洋与赤道海水之间的温差,使大洋传送带减弱,A错误;全球变暖使北大西洋中高纬海面升高,与低纬水位差变小,使北大西洋暖流向北的势力减弱,再加上全球变暖导致极冰融化,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表层海水盐度变小,密度变小,表层海水下沉减弱,使大洋传送带减弱,B、C错误,D正确。故选D。
3.答案:(1)D(2)C
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洋流是西风漂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在性质上属于寒流,D正确;西风漂流在南半球没有构成副极地环流圈,A错误;受西风影响,西风漂流向东流动,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C错误。
(2)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南北温差大,且海洋摩擦力小,风力大,因此,在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C正确;①处位于温带,且有寒流经过,夏季少雨,A错误;峡湾地貌是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不是洋流作用形成的,B错误;④处纬度高,鱼类少,不会形成世界著名渔场,D错误。
4.答案:(1)A(2)B
解析:(1)读图可知,该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可能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也可能为北印度洋的夏季环流,故选A。
(2)北印度洋在西南季风的吹拂下,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季风环流,洋流②势力强劲,即西南季风强盛,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5.答案:(1)D;(2)A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和图示可知,该地位于太平洋东部,南美洲大陆西岸,中低纬度大洋环流东部,是秘鲁寒流;是由于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表层水偏离海岸,底层水上泛补偿而成。D正确,故选D。
(2)当秘鲁寒流减弱,沿岸的气候变湿润,A错误;上升流减弱,流经海域的水温上升,B正确;上升流减弱,上泛的营养物质减少,鱼类的饵料减少,附近渔场的产量减少,C正确;上升流减弱,洋流流速减慢,海洋污染物扩散减慢,D正确。故选A。
6.答案:(1)A; (2)A
解析:(1)结合图文材料可知,该海域为北印度洋,结合洋流方向可以判断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此时地处温带季风气候的吉林市正值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A正确;因不知具体时间,故不能判断吉林市白昼时间的变化,B错误;此时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风力小,C错误;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获季节是北半球的秋冬季,D错误;故选A。
(2)半岛附近海域受西南风的影响,表层海水流走,底层海水上升,形成离岸寒流,下垫面温度低,水汽凝结,多海雾。故选A。
7.答案:(1)寒暖流交汇; (2)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3)提早; 增多
解析:(1)读图分析,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位于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海水受到扰动,营养物质上浮,饵料丰富,因此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2)极地地区的冰山随着拉布拉多寒流到达纽芬兰岛附近,冰山融化会导致海水温度降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早,冰山数量也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