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体验化学探究 课件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体验化学探究 课件 2022-2023学年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09:4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2.体验化学探究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1.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重点).
2.初步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难点)
答一答
教学过程
温故知新
1.下面的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化学变化?
A.如水结冰、B.蜡烛燃烧 C.铁生锈D.蜡烛熔化.
2.化学变化中会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有发光发热现象的都是化学变化吗?
议一议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家里发馒头的时候,为什么要加小苏打?如果不加会怎样?
馒头的制作过程包含一些化学知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来探究制作馒头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小苏打,这就是化学探究。
那么化学探究从哪里开始呢?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能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问题吗?
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进行实验】
1.取一支蜡烛,点燃,仔细观察刚点燃时、燃烧过程中、熄灭时、熄灭1分钟后的现象。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提出问题从仔细观察开始
活动天地1-3
刚点燃时:火焰较小,蜡烛芯周围的石蜡熔化,蜡烛芯上吸有熔化的石蜡,火焰逐渐变大;
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火焰呈黄白色,分为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液体的石蜡顺着蜡烛流下并凝固,蜡烛逐渐变短;
熄灭时:产生白烟,同时闻到特殊气味;
熄灭1分钟后:蜡烛芯周围的液体变为固体
【实验现象】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提出问题】
蜡烛为什么会燃烧?
为什么要点燃才能燃烧?
为什么有火焰?
蜡烛火焰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物质?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进行实验】
2.取一根火柴梗,将其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实验现象】
火柴梗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化最慢
【提出问题】
为什么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不同?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进行实验】
用一冷却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化学探究从问题开始
活动天地1-3
【实验现象】
烧杯壁上出现水雾,烧杯壁发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什么?
【提出问题】
【反思总结】
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变化前:反应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变化中: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有无变化,是否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等。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1
提出了问题,就要设法寻找答案。如何寻找问题的答案呢?首先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提出猜想或假设,然后通过实验、调查或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并对这些证据进行分析与归纳,得出结论,最后还要对探究的过程及结论进行反思评价。
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究并解决问题。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1
【发现并提出问题】
小明在观察蜡烛燃烧时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蜡烛的火焰集中在烛芯周围,石蜡在不断熔化而液态的石蜡却没有直接燃烧。这是为什么呢?固体石蜡是否需要变成石蜡蒸气后才能被点燃
你提出的问题是:
点燃蜡烛时,是哪种状态的石蜡在燃烧
【猜想与假设】
小明猜想:在空气中点燃蜡烛时,固体石蜡需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1
你的猜想是:
猜想 1:固态石蜡能直接被点燃。
猜想 2:液态石蜡能直接被点燃。
【设计并进行实验】
(1)从蜡烛上切下一块固体石蜡,放在蒸发皿中,尝试用火柴点燃。
(2)点燃一支蜡烛,待烛芯周围有较多的石蜡油时,熄灭蜡烛,立即尝试用火柴点燃石蜡油。
(3)用坩埚钳夹持一根短尖嘴玻璃管,将其末端插入燃着的蜡烛烛芯附近,一段时间后用火柴在玻璃管尖嘴处点燃。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实验探究1-1
【结论与解释】
石蜡是先熔化成液态再变成气态才燃烧的,因为气态的石蜡比液态或固态的石蜡更容易被点燃。
【反思与交流】
(1)对探究过程的反思:液态石蜡油冷凝太快,为了得到理想的液态石蜡油,最好选用点燃蜡烛刚熄灭后烛芯周围的石蜡油。
(2)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①从石蜡燃烧火焰的不同部位引出的气体都能继续燃烧吗?
②如何证明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③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白烟能否燃烧?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收集证据
得出结论
反思评价
表达交流(实验报告)
查阅资料
进行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
做一做
教学过程
新知新授
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写出实验报告
探究活动结束后,要对探究活动过程进行反思,完成化学探究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 合作者 .
班级 日 期 .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
实验步骤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反思: .
1.对本次实验的反思: .
2.希望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
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1.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2.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3.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4.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
小试牛刀
教学过程
学以致用
问题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石蜡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典例解析】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字母序号),结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方,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
A
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水蒸气
小试牛刀
教学过程
学以致用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如图所示),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填字母序号,下同)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
C
A、B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均不能燃烧
用心记记
教学过程
课堂小结
化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实验报告的填写。
分层作业
教学过程
课后巩固
完成课本相关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