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8 09:5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220年-曹丕-洛阳-魏
221年
刘备
成都
汉(蜀汉)
229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局面
一、西晋的建立
三国实力比较表
1.建立
2.统一
229年
孙权称帝,三国正式形成。
263年
曹魏灭蜀汉

266年
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西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
三国归晋
阅读下面历史地图及史料,思考西晋的统一的历史意义?
“是时(指西晋建立之初),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咸安其业而乐其事。”
——《晋书·食货志》
1.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 ,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材料一:
材料二:
2.社会安定下来,有利于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3.西晋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西晋的衰落与灭亡
材料一:石崇和王恺斗富想象图
材料二:“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晋书·惠帝纪》
材料三:(晋惠帝司马衷)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 ?”
——《晋书·惠帝纪》
材料四:山西发生饥荒,皇族司马腾乘机掳掠内迁各族人民,卖往山东、河北作奴婢,用来换取军粮。
材料五:匈奴左贤王刘宣愤恨地说:“晋为无道,奴隶御我”……
——《二十四史全译 晋书》
根据教材内容和材料,分析西晋衰落与灭亡的原因?
考察主题 西晋灭亡的原因
政俗之弊
封建之制
戎狄之乱
启示
政治腐败,追求享乐
八王之乱,西晋衰落
内迁各族人民的反抗
提倡节俭,居安思危,处理好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二、西晋的衰落与灭亡
1.八王之乱
晋惠帝昏庸无能,皇后贾南风乱政,引发了八王之乱。
二、西晋的衰落与灭亡
1.八王之乱
(1)八王之乱主要发生在哪里?
(2)给西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中原地区
(1)造成了社会动荡,西晋从此衰落。(2)导致大量人口南迁。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高潮,史称“永嘉南渡”。
“永嘉”:晋怀帝的年号
二、西晋的衰落与灭亡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下面的图片反映出北方少数民族过着怎样的生活?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1.背景
2.“五胡内迁”
“五胡内迁”路线:
①西北的羌族和氐族,
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②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和羯族,
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③鲜卑族有一部分迁到辽宁,
有一部分迁到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总人口的一半。促进了民族交融。
少数民族内迁
中原人口南迁
“五胡内迁”影响:
3.十六国政权
公元316年,在少数民族(匈奴)的进攻下,西晋灭亡,晋室南渡建立东晋政权,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自丧乱以来六十余年,苍生殄灭,百不遗一,河洛丘虚,函夏萧条。 ——《晋书》
助学卡(前秦建立三要素)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统治措施
4世纪后期
氐族
苻[fú]氏
自主学习:2分钟快速阅读教材88页,完成助学卡,并在书本上做好标注。
4.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
政治
经济
文化
招抚流民,减赋禁奢
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
大力兴办学校,提倡儒学
影响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王猛
统治措施
5. 前秦的统治:
短暂统一
280-316
灭亡原因:
奢侈享受
八王之乱
民族矛盾


西晋

263年,魏灭蜀
265年司马氏篡魏
280年,西晋灭吴
东晋
五胡十六国
前秦(苻坚)
(氐族)
本课示意图
思考:西晋的兴亡给了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启示:
奢侈腐败会亡国
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要采取正确的政策治国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