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学习目标
重难点
1. 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
筒测量不同形状固体和液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
2. 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并进一步巩固密
度的概念。
3. 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
技能,规范实验操作步骤,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在东京奥运会上中,我国运动健儿奋勇拼搏,金牌数名列前茅,为我国争得荣誉。奥运金牌真的是纯金吗?如何鉴别?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物质 金
密度/(kg·m-3) 19.3×103
密度鉴别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质量
体积
测量物质的密度
托盘天平
刻度尺
规则固体
如何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饮料
牛奶
鹅卵石
测量工具:
量筒、量杯
知识讲解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量筒的使用
单位标度:
最大测量值:
分度值:
毫升(ml)
100 ml
1 ml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读数
读数时,视线应和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液面为凸液面
液面为凹液面
(水、煤油)
(水银)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读数
正确读数
读数偏大
读数偏小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
量筒的使用方法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排水法
如果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过大。无法浸入现有量筒内,你有什么办法?
①当固体体积较大,无法放入量筒中时,可把它慢慢浸入装满水(水刚好不溢出)的烧杯中,使烧杯中的水溢出;
溢杯法
②浸没后把溢出的水收集起来倒入量筒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即为该固体的体积V。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如何测量不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
压入法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物体的体积:
如何测量不能沉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知识讲解
物体的体积:
配重法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用公式 ρ=m/V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天平、量筒、烧杯、待测液体(硫酸铜溶液)
实验器材: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m1
m2
实验步骤: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V
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挂壁问题
体积偏小,密度偏大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将适量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实验步骤: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实验步骤: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液体的密度
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g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g 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cm3 液体的密度ρ/(g·cm-3)
实验数据: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设计:
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用公式 ρ=m/V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天平、量筒、烧杯(水)、小石块、细绳
实验器材: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
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实验数据:
石块的质量m/g 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V1/cm3 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石块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ρ/(g·cm-3)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实验:测量固体的密度
细线体积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中测量出的总体积V2还包含浸在水中的细线的体积,所以测量的体积结果会略微偏大,计算出的密度会略偏小。
1
若先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再测量固体的质量:
先测量体积,固体上会带有水,使质量的测量结果偏大,计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2
新课引入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知识讲解
实验探究
交流评估:
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____ 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体积V 为______cm3。根据测量结果可知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 g/cm3,相当于__________ kg/m3。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随堂练习
甲
7.8×103
39
5
7.8
乙
丙
① 测量液体的质量
② 排水法测量固体质量
(压入法、配重法)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待测固体(液体)、细绳、水
量筒的使用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测量物质的密度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实验探究
课堂小结
作业:
月 日
新课引入
知识讲解
随堂练习
实验探究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