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案
课 题 第五章 第5节显微镜与望远镜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获得初步的问题解决能力。3.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重大活动,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尝试应用已学的透镜成像知识来解释物理现象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播放动图,通过显微镜下的美丽图像,引入显微镜。【ppt4】回顾放大镜可以看清较小的物体,那么要想看清更小的物体,就可以将两个放大镜进行叠加,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引入显微镜的结构。【ppt5】讲解显微镜的结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再下面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平面镜,一面是凹面镜,都可以利用光的反射照亮被观察的物体,凹面镜可以使光会聚,比使用平面镜时更亮。板书:一、显微镜结构:目镜、物镜、反光镜等【ppt6】通过显微镜的光路图让学生更清晰的看清显微镜目镜、物镜的成像情况,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回答物镜、目镜的成像情况分别对应之前所学的哪个光学仪器的镜头。【ppt7】总结显微镜的成像情况,巩固刚才的知识。板书:显微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ppt8】简单介绍显微镜的发展历程:在16世纪末,由一位名叫札恰里亚斯~詹森的荷兰眼睛制造商发明,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但并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直到17世纪,显微镜由荷兰人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发明改进,开始真正应用于科学研究,显微镜大大扩充了人类的视野,把人类的视觉从宏观引入微观,通过了解动物体内的细微结构,直接导致了19世纪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建立。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等微观的物体,要想看清更为细小的分子,原子,需要用到电子显微镜。 【ppt9】播放动图,要想探索宇宙的奥秘,光靠眼睛是不够的,需要望远镜,引入望远镜。【ppt10】通过望远镜的光路图让学生更清晰的看清望远镜目镜、物镜的成像情况,并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回答物镜、目镜的成像情况分别对应之前所学的哪个光学仪器的镜头。【ppt11】总结望远镜的成像情况,巩固刚才的知识。板书:望远镜的原理: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ppt12】对比显微镜和望远镜,引导学生区分和记忆,两者的目镜都是放大镜,区别在于物镜,可以直接从应用上面去记忆。显微镜的目的是放大,因此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望远镜的目的是望远,物距大,因此物镜相当于照相机。【ppt13-16】引入视角的概念,简单理解视角,可以结合生活中近大远小的例子与学生解释,视角与物体大小、距离有关。因此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相当于增大了视角,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使望远镜所成的像看起来比较大。 【pp18、19】介绍望远镜的口径。【pp20-23】讲解探索宇宙,主要理解宇宙的尺寸;板书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ppt24、25】组织学生进行随堂练习。【ppt26】进行课堂小结【ppt27】视频:拓展中国航天的进程【ppt32】布置作业。 听讲思考、听讲、回答问题听讲并思考、讨论听讲并思考、讨论听讲、思考、回答。听讲、记录听讲、记录听讲听讲并思考、讨论听讲、记录听讲并思考、讨论 引入显微镜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和原理,能够理解光路图。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加深显微镜成像原理的记忆引入望远镜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和原理,能够理解光路图。能够区分并记忆显微镜和望远镜。理解视角引起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巩固新知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结构:物镜、目镜、放光镜、载物台等原理: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作用:放大微小物体二、望远镜原理: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作用:看远处物体三、视角:视角与物体的距离、大小有关四、探索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地球>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