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第2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13:5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方案
课 题 第六章 第1节 质量 第2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分组式
教具学具 多媒体、托盘天平、橡皮擦(待测物体)、塑料瓶、烧杯、水、白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
【演示ppt3】提问: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天平的基本构造,也知道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物理量,那么天平要如何使用呢?【演示ppt4】提问:能不能测量超过天平称量的物体质量?根据展示内容,讲解天平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板书:质量一、天平的使用1. 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思考讨论后回答听讲、思考,记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思考,引入天平使用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认识到规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培养严谨的实验操作思维。
【ppt5、6、7】带领学生使用天平测量一块橡皮的质量。给学生摆上托盘天平,配合实验器材演示。归纳并板书: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水平放置;②移:用镊子将游码归零;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注意: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④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的质量大小,用镊子往天平的右盘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偏小,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用镊子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平衡;注意: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⑤读:将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指示的质量数相加,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物 = m砝 + m游⑥收:测量完毕,把被测物体取下,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回标尺零刻度线处。【ppt8】简单对实验:测量固体的质量进行总结,结合使用口诀,熟悉天平的操作方法,【ppt9、10】提问:如果使用天平测量瓶中水的质量?利用烧杯,用求差的方法,得到瓶中水的质量。【ppt11、12】组织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思考。没有实验条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资源,演示质量变化情况。(可让学生在课前准备需要用到的相关实验器材)【ppt13】讲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板书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ppt14、15】组织学生解答例题通过习题,熟练天平的使用方法掌握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ppt16】知识拓展:测量微小物体的质量——累积法。【ppt17】进行小结。【ppt18】布置作业。 听讲、讨论、小组交流合作进行试验,并展示。记录听讲思考并解答、听讲小组交流实验、听讲、讨论记录思考并解答听讲、讨论 通过小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掌握利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为独立进行液体的质量测量进行铺垫。巩固对天平的使用方法的掌握,了解利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通过实验交流,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引入质量是物体的性质。掌握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掌握累积法测量物体的质量。
板书设计 第1节 质量一、天平的使用1. 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①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③保持天平干燥、清洁,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天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水平放置;②移:用镊子将游码归零;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这时横梁平衡。注意:左偏右调,右偏左调④称: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估计物体的质量大小,用镊子往天平的右盘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偏多,而取出这个最小的砝码又偏小,这时应取出最小的砝码,再用镊子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天平平衡;注意:称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⑤读:将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所指示的质量数相加,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物 = m砝 + m游⑥收:测量完毕,把被测物体取下,砝码放回盒中,游码拨回标尺零刻度线处。 二、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