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类文言文试题
一、课前测试
其文深闳杰异
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彼固有所逼引
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本诸理,作《非国语》。
十年,数之纪也。
夫釜鬲[fǔ gé,名用状)】而爨(.烧火煮饭)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同“喷”)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参考答案:
其文深闳(形声字,本义巷门,通宏,宏大)杰异
固(确实)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彼固(本来)有所逼引
而其说多诬淫(欺骗,迷惑),不概(概括)于圣。
是不得由(沿着)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推究)诸理,作《非国语》。
十年,数之纪(数始于一,终于十,十为一纪)也。
夫釜鬲[fǔ gé,名用状)】而爨(.烧火煮饭)者,必涌溢蒸郁以糜(使…糜烂)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同“喷”)激以败(使…冲散)土石。
是特(只)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尚且)足动(发生变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二、阅读指导
1.本文考题取材柳宗元《非国语》,围绕国语批驳了其中的哪些观点
2.划出文中“我、是、夫、若、且曰、又曰、而曰”等词引导的句子,思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讲解:
左氏 《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一、交待写作目的: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二摘录国语中的沦于是非的事实,树靶心
非曰:山川者,特(只)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三、围绕国语中的三个错误观点加以批驳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 概:大略(否定词后作动词,概括)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 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糜:使……熟烂
⑥抑人事乎 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 既:既然(已经)
⑧不有他术乎 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而其说多诬淫(欺骗迷惑),不概(概括)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1)认之者不塞则惑
(2)吾无取乎尔也
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
如何逐层:本题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方法:划分层次,关注标志性词语,梳理观点性语句。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考题源头: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宋代〕
一、提出观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二、叙述庄宗忧劳兴国的历史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对比论证,分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五、议论抒情,强化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观点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5分)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12.(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 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议论文:2021年北京高考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带有“夫、故、使”的句子,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2.标划论证过程中人事转换词,想想其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选自王充《论衡·非韩》,思考文章围绕阐述了什么问题?
课前测试: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贵耕战而贱儒生
上下乱而阴阳谬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却强秦之兵
以儒名而俗行
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无所却、无所全
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赞赏)太公之诛非也。
参考答案:
贵(重视)耕战而贱儒生
上下乱而阴阳谬(错乱)
故以旧防(堤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兵(作战)无不胜,兵(战争)加于魏,却强秦之兵(军队)
以儒名而俗(俗人)行
贪官尊(尊享)荣,故不足贵
无所却(消除)、无所全;
使韩子善((认为…好,赞赏))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正确)也,则善(赞赏)太公之诛非(错误)也。
论衡·非韩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错乱)。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一、儒生与礼的关系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履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二、儒生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性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三、举正面事实,论证重视儒生有益无损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四、举反面事实,论证不重视儒生有益无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无所全;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五、议论抒情,得出“韩子不赏功、尊有益”的结论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阅读小结:
“夫、故、使”引导的句子在文中起阐述观点的作用
关注题目,把据文章论题
根扰对称句式,推断文言实词
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观点,强化论题作用
标划人事转换词,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本文题目是《非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非韩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注释:【1】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2】段干木:战国时魏国隐士。【3】魏文:魏文候,战国初魏国君主。【4】解沮:瓦解、涣散。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耕战而贱儒生 贱:轻视
B. 使礼义废,纲纪败 使:假如
C.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 防:防备
D. 薄夫敦,鄙夫宽 敦:敦厚
故以旧防(堤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下乱而阴阳谬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B. 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 以此二子解沮齐众
B.两个“以”均为动词,认为。
C. 此礼义为业者也 国之所以存者
C.代词,……的人;助词,表句中停顿。
D. 人民为善 开不为上用之路
D.动词,变得;副词,替。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儒名而俗行 名义上是儒生,行动却跟一般人一样
B. 不徇爵禄 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履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C. 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 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 指责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扶轼致敬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只有害处,本文认为儒生很有用处,不应抛弃。
B. 本文赞赏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轼致敬的做法,认为功劳很大,无法超越。
C. 韩非认为留着狂谲、华士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因而赞赏太公杀了他们。
D. 本文认为狂谲、华士与段干木同一类人,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10. 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明白,比翻译要求低,不必字字落实。
如何: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包括论证方法和观点
师 说
师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亮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举出反面事实,论证师道不传的危害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举出正面事实,论证从师重要性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四、联系现实,强化从师之道观点
参考译文:
儒生讲的是礼义,耕战讲的是饮食。重视耕战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找饭吃。假使礼义被废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于是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原以为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认为原有的礼义没帮助而把它取消,肯定要有灾祸。儒者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原有堤防,有他们看来没有好处,但要没有他们就会带来损害。礼义对于人不产生直接的具体效果,但有具体效果的事情都要依靠礼义来完成。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耕战必须依靠他们,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韩非指责儒生,认为他们有害无益。大概是说一般儒生操行不好,举止不重礼义,名义上是儒,行动却和一般人一样,用真才实学作幌子,而提出些有害的主张,一心想做官发达,所以值不得尊重。至于志向纯洁,行为光明,不追求爵位、俸禄,抛弃卿相官位就像脱鞋一样的人,才会居于官位处理政事,即使他们没有建立功绩,但却是以推行礼义为事业的人。国家能存在的原因,是有礼义。老百姓不懂礼义,国家就要灭亡,君主就要遭殃。今天儒者的操行,是重礼爱义的,他们引导不懂礼的人,激励没有义的人,使人民变得善良,喜爱自己的国君,这也是很有好处的。听说伯夷的作风,会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软弱的人树立志向;听说柳下惠的作风,会使轻薄的人变得敦厚,心胸狭隘的人变得宽宏大量。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
段干木闭门隐居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很敬重他,坐车经过他居住的里巷时也要扶轼俯身表示敬意,秦军听到这事,终于不敢攻打魏国。假使魏国没有段干木,秦兵一进入国境,国家就有被灭亡的危险。秦是强国,打仗没有不胜的。把战争强加给魏国,魏国必败,三军即使苦战,也要血流千里。如今魏文侯向闭门隐居的人表示敬意,就使强大的秦国军队退却,保全了魏国的领土,拯救了三军士兵的生命,论功没有比他更大的,论赏没有能超过他的。
齐国有节操高尚的人,叫狂谲和华士。二人是兄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屈从别人的意志,不在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那里做官。姜太公吕尚被封在齐,认为这两个人使齐国人士气瓦解人心涣散,开了不为君主效劳的先例,就同时把他俩杀了。韩非赞赏这种做法,认为他俩留着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其实,狂谲、华士、段干木这类人,姜太公杀了他们,并没有排除和得到什么;魏文侯扶轼俯身向段干木表示敬意,退了强大的秦军而保全了魏国,功劳谁的大呢?假使韩非赞赏段干木闭门隐居的高尚节操,那么魏文侯尊敬段干木,就是对的;狂谲、华士的节操与段干木的节操一样,韩非称赞姜太公杀了他们,那就错了。即使韩非指责段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侯对他的尊敬,但段干木正以这样的操行而使国家得到好处,魏文侯正以尊敬段干木的办法而收到了功效,这可见韩非不奖赏功劳,不尊敬有益的人。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
【注】言:德。
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议论类文言文试题
一、课前测试
其文深闳杰异
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彼固有所逼引
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
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本诸理,作《非国语》。
十年,数之纪也。
夫釜鬲[fǔ gé,名用状)】而爨(.烧火煮饭)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同“喷”)激以败土石。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参考答案:
其文深闳(形声字,本义巷门,通宏,宏大)杰异
固(确实)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
彼固(本来)有所逼引
而其说多诬淫(欺骗,迷惑),不概(概括)于圣。
是不得由(沿着)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推究)诸理,作《非国语》。
十年,数之纪(数始于一,终于十,十为一纪)也。
夫釜鬲[fǔ gé,名用状)】而爨(.烧火煮饭)者,必涌溢蒸郁以糜(使…糜烂)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同“喷”)激以败(使…冲散)土石。
是特(只)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尚且)足动(发生变动)乎物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二、阅读指导
1.本文考题取材柳宗元《非国语》,围绕国语批驳了其中的哪些观点
2.划出文中“我、是、夫、若、且曰、又曰、而曰”等词引导的句子,思考其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讲解:
左氏 《国语》,其文深闳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而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本诸理,作《非国语》。
一、交待写作目的: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是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1】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若过其序,民乱之也。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而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若国亡,不过十年。十年,数之纪也。夫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是岁也,三川,岐山崩。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二摘录国语中的沦于是非的事实,树靶心
非曰:山川者,特(只)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2】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三、围绕国语中的三个错误观点加以批驳 (取材于柳宗元《非国语》)
注释:【1】伯阳父:周朝大夫。【2】澒洞轇轕:弥漫无际广阔深远。
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不概于圣 概:大略(否定词后作动词,概括)
②不得由中庸以入尧、舜之道 由:沿着
③特天地之物也 特:只是
④是恶乎与我谋恶 乎:于何、怎么会
⑤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 糜:使……熟烂
⑥抑人事乎 抑:还是
⑦吾既陈于前矣 既:既然(已经)
⑧不有他术乎 术:途径、原因
A.①⑦ B.②⑧ C.③⑥ D.④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和虚词。实词,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常见的实词,同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意思。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本题考查课内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夯实基本功。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需掌握高考要求的18个虚词,同样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还要注意有些虚词有时也用作实词。最重要的是加强课内外阅读,培养在语境中推断的能力。“概”,概括。“既”,已经。故选A。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其文深闳杰异
《国语》文章深刻宏阔杰出特异。
B.其说多诬淫
其中所言多是诬陷和混乱的。
而其说多诬淫(欺骗迷惑),不概(概括)于圣。余惧世之学者溺其文采而沦于是非
C.彼固有所逼引
以上事物本来自有其相互作用的条件。
D.又况天地之无倪
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
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的基础是要读懂原文,注意重要字词的翻译、理解。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同时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B项“诬”应为“欺骗”的意思而不是“诬陷”,故选B。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认为世人因喜好《国语》的文采而沉溺其中,模糊了是非,作此文拨乱反正。
B.伯阳父将三川震、源塞和国亡联系在一起,是以“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
C.柳宗元以老妇烹调、老圃灌园类比,说明自然界自动自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
D.此文表达了柳宗元“天人相分”、反对迷信的观点,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纳,考生需熟悉常见的陷阱如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信息错位、以偏概全等。C项“说明自然界自动自发的机理是可以被认识的”曲解原文。原文是说可以改变,而且后文也说“其孰能知之?”(它们的变化我们怎么能够知道呢?)。
10.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4分)
(1)认之者不塞则惑
(2)吾无取乎尔也
【答案】(1)认同伯阳父说法的人不是孤陌寡闻的就是糊涂的。
(2)我对于《国话》的上述说法无所采纳。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中“认”,辩认;“塞”,闭塞;“惑”,惑乱。中“取”,赞同,同意;“尔”,此、这个。
文章第三段对伯阳父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请具体说明该段是如何逐层展开批驳的。(6分)
如何逐层:本题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题方法:划分层次,关注标志性词语,梳理观点性语句。
非曰: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 自斗自竭,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 彼固有所逼引,而认之者不塞则惑。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郁以糜百物;畦而灌者,必冲荡濆激以败土石。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 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 ”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 抑人事乎 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 而曰是川之为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吾无取乎尔也。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需要明确伯阳叔的观点,划分韩愈批驳的那段话的层次,明确是针对伯阳叔哪些观点的。同时注意论据以及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文中“且曰”、“又曰”这样的提示性词语也有助于考生划分层次,定位信息。
【答案】文章第三段首先批驳川震亡国说,指出自然界自动自休,与人世间的祸患没有关系:接着批驳源塞造成财用匮乏从而导致国亡说,指出财用匮乏自有其原因,不能归因于川震;最后批驳“天之所弃,不过其纪”说,指出此论之荒谬更甚于前者。
考题源头: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宋代〕
一、提出观点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二、叙述庄宗忧劳兴国的历史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对比论证,分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五、议论抒情,强化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观点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参考译文】
左氏写的《国语》,那文章深刻宏大杰出奇异,确实是世人所深切爱好而不能自已的。且文中有很多荒诞虚浮之事,不仅限于圣人之事。我担心世上求学之人沉溺于它的文采而沦陷于是非判断中,因此不能由中庸之道而进入尧、舜之道。推究事理根源,创作《非国语》。
周幽王二年,西周泾、渭、洛三川之地都有地震。伯阳父说:“周朝将要灭亡了!天地间的阴阳之气,不应该没有秩序;如果打乱了秩序,那也是百姓使它乱的。阳气沉伏在下,不能出来,阴气压迫着它使他不能上升,所以就会有地震发生。如今三川地区发生地震,是因为阳气离开了它原来的位置,而被阴气压在下面了。阳气不在上面却处在阴气的下面,水源就必定受阻塞。水源阻塞,国家必亡。民众财用匮乏,这样的话不亡国还等什么呢?如果是国亡,不会超过十年的。十年,这是规律。上天让你亡国,你是逃脱不了这个规律的。”就在这年,泾水、渭水、洛水枯竭,岐山崩塌。周幽王灭亡,周平王将都城东迁至洛邑。
《非国语》提到:山川大地,不过是大自然的造化罢了。阴与阳,有气在其间流动。大地上的山震动了,是大地自己在动,不跟我商量?自行争斗,自然衰竭,自行崩塌,自然卤,不是为我准备的?它确实有所逼迫引导,然而(像伯阳父那样O识它的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在炊器里煮饭,必定让蒸气涌溢来使食物碎烂;汲水灌溉田地,必定让水流冲荡濆激来松动土石。这些只不过是老妇烹调、老圃灌园者的作为罢了,仍然足以撼动事物,又何况天地之无边无际,阴阳之无穷无尽,而弥漫于无际广阔深远之间,有时相会有时分离,有时吸有时吹,如轮如机,谁能知道这些?又说:“源头堵塞,国家必亡。百姓财用匮管,不亡还等待什么呢?”那又是我所不了解的了。更何况涉及天事呢?或许是人事吗?有人认为,天,那么我已经陈列在前了;人,则缺乏财用而走向灭亡,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而认为这三川更加严重。又说:“上天让你亡国,你是逃脱不了这个规律的。”更加过分了!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5分)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1】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2】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 里仁》)
注释:【1】处:处在、居处。【2】造次:仓促之间。
12.(1)“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本句中的“其道”指什么 全段表达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杨伯峻《论语译注》认为,“得之”应改为“去之”;也有学者认为,“不以其道得之”的“不”字应删去。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
【答案】(1)“其道”指仁或仁道。全段表达了君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离开仁的思想。
(2)根据第一种解读,句意为:不是通过仁道脱离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殿,根据第二种解读,句意为:因行仁道而陷入贫贱,那么就不离开贫贱。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和观点的把握。对于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对于观点的把握要在理解选段的基础上,结合对孔子及其思想的了解来把握。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我们仔细推敲。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对于古文的理解,学者们见仁见智。题干提出了两种解读,考生首先要明确这两种理解各是从什么角度解释的,而且要明白解读的实质、核心应该是一样的。学生据此写出自己的理解就可以了,注意每种理解要符合观点。
【参考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议论文:2021年北京高考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阅读文章,划出文中带有“夫、故、使”的句子,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2.标划论证过程中人事转换词,想想其在文中的作用
3.本文选自王充《论衡·非韩》,思考文章围绕阐述了什么问题?
课前测试: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贵耕战而贱儒生
上下乱而阴阳谬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却强秦之兵
以儒名而俗行
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无所却、无所全
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赞赏)太公之诛非也。
参考答案:
贵(重视)耕战而贱儒生
上下乱而阴阳谬(错乱)
故以旧防(堤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
兵(作战)无不胜,兵(战争)加于魏,却强秦之兵(军队)
以儒名而俗(俗人)行
贪官尊(尊享)荣,故不足贵
无所却(消除)、无所全;
使韩子善((认为…好,赞赏))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正确)也,则善(赞赏)太公之诛非(错误)也。
论衡·非韩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错乱)。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一、儒生与礼的关系
韩子非儒,谓之无益有损,盖谓俗儒无行操,举措不重礼,以儒名而俗行,以实学而伪说,贪官尊荣,故不足贵。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履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今儒者之操,重礼爱义,率无礼义士,激无义之人。人民为善,爱其主上,此亦有益也。闻伯夷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风者,薄夫敦,鄙夫宽。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二、儒生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性
段干木【2】阖门不出,魏文【3】敬之,表式其闾,秦军闻之,卒不攻魏。使魏无干木,秦兵入境,境土危亡。秦,强国也,兵无不胜,兵加于魏,魏国必破,三军兵顿,流血千里。今魏文式阖门之士,却强秦之兵,全魏国之境,济三军之众,功莫大焉,赏莫先焉。
三、举正面事实,论证重视儒生有益无损
齐有高节之士,曰狂谲、华士,二人昆弟也,义不降志,不仕非其主。太公封于齐,以此二子解沮【4】齐众,开不为上用之路,同时诛之。韩子善之,以为二子无益而有损也。
四、举反面事实,论证不重视儒生有益无损
夫狂谲、华士,段干木之类也,太公诛之,无所却、无所全;魏文侯式之,却强秦而全魏,功孰大者?狂谲、华士之操,干木之节也,使韩子善干木阖门之节、高魏文之式是也,则善太公之诛非也。使韩子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则干木以此行而有益,魏文用式之道为有功;是韩子不赏功、尊有益也。
五、议论抒情,得出“韩子不赏功、尊有益”的结论
(取材于王充《论衡·非韩》)
阅读小结:
“夫、故、使”引导的句子在文中起阐述观点的作用
关注题目,把据文章论题
根扰对称句式,推断文言实词
文章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观点,强化论题作用
标划人事转换词,把握文章论证思路。
本文题目是《非韩》,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非韩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注释:【1】须:等待,这里是依靠的意思。【2】段干木:战国时魏国隐士。【3】魏文:魏文候,战国初魏国君主。【4】解沮:瓦解、涣散。
6.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耕战而贱儒生 贱:轻视
B. 使礼义废,纲纪败 使:假如
C. 故以旧防为无益而去之 防:防备
D. 薄夫敦,鄙夫宽 敦:敦厚
故以旧防(堤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上下乱而阴阳谬 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
A.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
B. 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 以此二子解沮齐众
B.两个“以”均为动词,认为。
C. 此礼义为业者也 国之所以存者
C.代词,……的人;助词,表句中停顿。
D. 人民为善 开不为上用之路
D.动词,变得;副词,替。
8.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儒名而俗行 名义上是儒生,行动却跟一般人一样
B. 不徇爵禄 不为了爵位和俸禄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夫志洁行显,不徇爵禄,去卿相之位若脱履者,居位治职,功虽不立,此礼义为业者也。
C. 此上化也,非人所见 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常人能看到的
D. 非干木之行、下魏文之式 指责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扶轼致敬
9.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非认为儒生没有用处只有害处,本文认为儒生很有用处,不应抛弃。
B. 本文赞赏魏文侯向段干木扶轼致敬的做法,认为功劳很大,无法超越。
C. 韩非认为留着狂谲、华士没有好处只有坏处,因而赞赏太公杀了他们。
D. 本文认为狂谲、华士与段干木同一类人,对保全国家没有什么用处。
10. 本文第一段体现了相反相成的思想,即相互对立的事物之间也有相互依赖、相互促成的一面。请结合本段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思想的。
用自己的话:说清楚,说明白,比翻译要求低,不必字字落实。
如何:考查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思路包括论证方法和观点
第一段原文:
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看重)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使礼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谬(错乱)。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不得战也。故以旧防(堤防)为无益而去之,必有水灾;以旧礼为无补而去之,必有乱患。儒者之在世,礼义之旧防也,有之无益,无之有损。夫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1]礼义而成。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
解题过程:
第一段的“相反相成”思想,主要通过举例论证来体现。
如“旧防”看似平时无益,去掉却不能防范谁在;
“犹足蹈路而行,所蹈之路须不蹈者;身须手足而动,动者待不动者”,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看似相反的事物实则相互补充、依赖。从而得出结论“故事或无益,而益者须之;或无效,而效者待之”,即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以此证明自己的观点:“礼义,无成效于人,然成效者须礼义而成”,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参考答案:
①本文第一段通过几个例子(举例论证法)来体现相反相成的思想。
举例:人走路时,脚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踩着的地方才能成为路。人的身体要靠手足才能活动,但能动的手足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
观点:由此得出结论,有的事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用处,但是有用处的事情却要依靠它;礼义表面上对人没有成效,但有成效的事情要靠礼义才能完成。
2021年考题源头
师 说
师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亮出观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举出反面事实,论证师道不传的危害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举出正面事实,论证从师重要性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四、联系现实,强化从师之道观点
参考译文:
儒生讲的是礼义,耕战讲的是饮食。重视耕战而轻视儒生,是抛弃礼义找饭吃。假使礼义被废掉,维持统治秩序的礼法就会被破坏,上下关系一片混乱,阴阳二气也会错乱,天晴下雨违背时节,五谷没有收成,于是老百姓饿死,农民无法耕种,士兵也无法打仗。原以为旧堤防是没用的而把它拆掉,肯定要遭水灾;认为原有的礼义没帮助而把它取消,肯定要有灾祸。儒者活在世上,就是维护礼义的原有堤防,有他们看来没有好处,但要没有他们就会带来损害。礼义对于人不产生直接的具体效果,但有具体效果的事情都要依靠礼义来完成。就像脚踩着路行走,踩着的路,要靠没有被脚踩的地方才能存在;人的身体要靠手脚才能行动,然而行动要靠不动的身躯才能活动。所以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好处而好事却要靠它,一件事或许看来没有直接效果而有直接具体效果的事却要依靠它。儒生,耕战必须依靠他们,要是抛弃而使他们不存在,那怎么行呢?
韩非指责儒生,认为他们有害无益。大概是说一般儒生操行不好,举止不重礼义,名义上是儒,行动却和一般人一样,用真才实学作幌子,而提出些有害的主张,一心想做官发达,所以值不得尊重。至于志向纯洁,行为光明,不追求爵位、俸禄,抛弃卿相官位就像脱鞋一样的人,才会居于官位处理政事,即使他们没有建立功绩,但却是以推行礼义为事业的人。国家能存在的原因,是有礼义。老百姓不懂礼义,国家就要灭亡,君主就要遭殃。今天儒者的操行,是重礼爱义的,他们引导不懂礼的人,激励没有义的人,使人民变得善良,喜爱自己的国君,这也是很有好处的。听说伯夷的作风,会使贪婪的人变得廉洁,软弱的人树立志向;听说柳下惠的作风,会使轻薄的人变得敦厚,心胸狭隘的人变得宽宏大量。这是最高的教化,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到的。
段干木闭门隐居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很敬重他,坐车经过他居住的里巷时也要扶轼俯身表示敬意,秦军听到这事,终于不敢攻打魏国。假使魏国没有段干木,秦兵一进入国境,国家就有被灭亡的危险。秦是强国,打仗没有不胜的。把战争强加给魏国,魏国必败,三军即使苦战,也要血流千里。如今魏文侯向闭门隐居的人表示敬意,就使强大的秦国军队退却,保全了魏国的领土,拯救了三军士兵的生命,论功没有比他更大的,论赏没有能超过他的。
齐国有节操高尚的人,叫狂谲和华士。二人是兄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屈从别人的意志,不在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君主那里做官。姜太公吕尚被封在齐,认为这两个人使齐国人士气瓦解人心涣散,开了不为君主效劳的先例,就同时把他俩杀了。韩非赞赏这种做法,认为他俩留着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其实,狂谲、华士、段干木这类人,姜太公杀了他们,并没有排除和得到什么;魏文侯扶轼俯身向段干木表示敬意,退了强大的秦军而保全了魏国,功劳谁的大呢?假使韩非赞赏段干木闭门隐居的高尚节操,那么魏文侯尊敬段干木,就是对的;狂谲、华士的节操与段干木的节操一样,韩非称赞姜太公杀了他们,那就错了。即使韩非指责段干木的操行,贬低魏文侯对他的尊敬,但段干木正以这样的操行而使国家得到好处,魏文侯正以尊敬段干木的办法而收到了功效,这可见韩非不奖赏功劳,不尊敬有益的人。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注】六蔽矣乎?”对曰:“未也。”
“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
【注】言:德。
孔子为什么把学习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请从“六言六蔽”中任选两个,用自己的话加以解释。
【答案】①通过学习可以加强或提升道德修养,如果不学习就会产生各种弊病。
②“好仁”二句:追求仁德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憨傻易欺。
“好知”二句:喜好聪慧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放荡无守。
“好信”二句:讲求诚信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带来伤害。
“好直”二句:讲求直率而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尖刻伤人。
“好勇”二句:追求勇敢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好斗作乱。
“好刚”二句:喜好刚强却不喜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答出其中的两个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观点的理解把握能力。
第一问,根据原文“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可知,只有品德而不爱好学习,就会有六种弊病;而如果爱好学习,也能够帮助人更好地实践道德。
第二问,注意关键词:其弊,它的弊病;知,智慧;荡,放荡;信,诚信;贼,危害亲人;绞,说话尖刻;乱,犯上作乱;狂,狂妄自大。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句进行解释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说:“由呀,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六种弊病了吗?”子路回答说:“没有。”
孔子说:“坐下,我告诉你。爱好仁德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危害亲人;爱好直率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