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课稿(部编版)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还安排了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这些课文和活动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时,能从多个侧面了解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说教学目标
1.能回顾、梳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具体方法。
2.能按活动步骤,介绍某一手工活动的过程。
3,能说出有关自然段的段式特点,并模仿写一段话。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四、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在上册曾学习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是上册主要是从理解内容的角度提出的,本单元主要是从学习表达的角度提出的。知道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一段话的具体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也为学生进行“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习作实践提供方法上的引导。本单元在精读课文《赵州桥》、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中都凸显了语文要素的学习。《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的运用”通过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单元语文要素。
五、说教法学法
"交流平台"要创设轻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识字加油站"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词句段运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大胆说、大胆写。"日积月累"可配备课件、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六、说教学过程
模块一:交流平台悟方法
活动1:读一读,我发现
1.课件出示《赵州桥》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独立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看有什么发现。
(2)互相交流: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赵州桥非常雄伟。”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
(3)反复朗读,体会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课件出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文片段,互相交流。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独立阅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看能发现什么。
(2)互相交流: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什么?(“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走在街上的,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都是围绕“热闹”展开的具体描写。)
(3)反复朗读。
活动2:比一比,我拓展
1.读下面一段话,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2.和刚才两段话进行比较比较,你发现什么?(中心句在中间。)
活动3:说一说,我积累
1.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总结:
(1)围绕一个意思把这段话写得清楚,除了围绕一个主题意思写,还要把内容写具体,可以运用排比句、比喻句等。
(2)在以后写作中善于运用这种写法。要先确定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再想想可以从哪几方面来说明这个意思,然后想想怎样有条理的把这几方面说具体,想想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模块二:词句段运用学表达
活动1:围绕中心,我会写
1.读一读,想想下面两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1)出示句子:
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2)指名读,学生交流这两段话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预设:
第一段话围绕“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来写的。后面使用了排比的手法,用了五个“有的”来表现人物的形态各异。
第二段话围绕“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组织材料。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的排比句式来表达,并列关系的材料之间使用了分号。
2.按照例句的方式,写一段话。
(1)小组讨论可以围绕哪个意思来写。
(2)组织交流
引出句子的开头:
(1)天上的云朵真是变化万千啊!
(2)课间十分钟真热闹呀!
(3)菜市场的菜真丰富呀!
3.提示注意事项:
(1)围绕一个意思表达。
(2)注意使用排比修辞。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和分号。
4.学生自由表述句子,鼓励自由创造。
5.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6.选择典型的段落,由小作者读给全班同学听,互相评议。
活动2:按照顺序,我会写
1.对照流程图读读下面这段话。
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出示流程图: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1)说说蔡伦造纸分哪几步。
(2)看着流程图说说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2.照样子,口头介绍剪纸的过程。
(1)播放多媒体,看一段剪纸的视频。
(2)仿照例子把观看到的用图示呈现出来。
(3)抓住剪纸时每一步的动作,自行练习介绍剪纸活动的过程。
3.小组内介绍,组内互评。
4.各组派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小组间相互评价。
评价要点:
(1)剪纸活动的步骤是否说清楚了?
(2)所用的动词是否准确?
(3)介绍时语言是否连贯?
5.按顺序把活动过程写下来。
举例:
剪纸的方法:首先,把准备好的正方形彩纸对折,然后,在对折后的彩纸上画出燕子一半的形状。注意,一定要在折痕处画,不能在开口处画。接着,用剪刀沿着燕子的轮廓线剪开。
6.选择一项自己平时最喜欢的手工活动,按照上面方法自己练习介绍,再进行小组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排比:有的……有的……有的……
段式:总写——分写
八、说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三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启发学生学会阅读,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外,老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老师在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引导发现,使儿童渐渐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合适的方法识字,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仿写不失为提高学生读写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仿写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三年级学生由于阅历少,对“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一类的词语理解较困难,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查字典,一方面使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些词语,掌握这些词语的特点;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