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7《鹿角和鹿腿》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本文是一个寓言故事,浅显易懂,讲述了在丛林中,一只鹿遇到狮子而奋力脱险的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教学中,我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通过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及原因,使学生领悟故事要说明的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鹿的心情变化,能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称、禁、撒、挣”。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的不同态度,体会故事所讲述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四、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但个别同学由于基础不好,认识的字太少,影响阅读成效,阅读速度较慢。阅读量小,阅读经验贫乏,没有掌握阅读方法。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学有所获 . 平时我在阅读的技能技巧方面,从基础抓起,加强对字词的辅导,学生结合特定语言环增对词语意思进行理解,重视词语的积累。并进行适度阅读技能的专项训练。例如;感知课文内容,谈个人感受和体会。从课文内容想开去;边读边想;边读边想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读文质疑;分析文段内容等等。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 启发教学法
学法:365 小组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出示鹿和鹿角的图片,认识鹿和鹿角的样子。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一说眼中的鹿角。
3.鹿,是一种很漂亮的动物,它们温驯善良,课文中的一只鹿喜欢自己美丽的鹿角,但鹿角差点儿就让自己成为狮子的口中餐……
4.齐读课题《鹿角和鹿腿》。
5.走近《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为古希腊伊索作。从总体看,应是长期流传在古希腊的寓言的汇集。其中著名的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
(二)、初读感悟,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出示生字:称、禁、皱、配、怨、狮、逼、撒、挣。
3.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4.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5.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 二小进树林——禁 走得只剩一口田——逼
(2)多音字:撒 挣
(3)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撒欢儿奔向西河滩。
(4)我们播撒希望,等待着明年的收获。
(5)一只壁虎被卡住了身子,它拼命挣扎,最后挣断尾巴逃走了。
6.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5)教师指导:
“鹿”“广”的外展写法;“致”是反文旁;“映”注意左右结构的均衡分配……
(三)、整体感知,再读课文
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在大森林中有一只美丽的鹿,他在溪边欣赏着自己的鹿角……他的鹿角很美,可是经历了一些事,改变了他的看法。
(1)读一读第1—4自然段,读出鹿角的美丽吧! 出示句子:
1.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2.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预设:
读准每一个字,读出鹿对鹿角的满意和欣赏。“啊”朗读时音调拉长,表达赞叹之情!
(2)读一读第4自然段,看一看鹿腿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句子: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预设:读准每一个字,“唉”朗读时语调低,语速慢。
(3)读一读第5—6自然段,看看鹿角和鹿腿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吧。 出示句子:
1.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预设: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要重读“撒开”“蹦来跳去”等词语,体会鹿腿的作用。
2.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
预设: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要重读“却”“猛扑”,感受鹿角在逃命时的害处。
(4)读一读第7自然段,感受鹿说的话。
出示句子: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预设:读这一部分的时候要意味深长的,这是一个道理哦!
(四)、巩固练习
1.你喜欢鹿角还是鹿腿,你有怎样的看法呢?
2.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提示: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五)、作业布置
把课文读通顺,把故事讲给妈妈听,听一听妈妈的意见。
七、说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鹿角 美丽
鹿腿 难看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著名的《伊索寓言》。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记叙了鹿在池塘边欣赏自己两束美丽的角,抱怨细长的腿,狮子扑来了,鹿四条细长的腿让它逃脱 了,而美丽的角却让它险些送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不要光图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9个生字,会规范书写12个生字。学习“称、禁、撒”三个多音字,正确读写“鹿角、池塘”等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4.任何事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在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四、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初步具备了独立阅读和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的能力,基于前两课的的学习,已经对寓言之一文体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他们阅读经验尚停留在感知层面,对文章的寓意还不能准确把握。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教学内容,结合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釆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 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 "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 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鹿角和鹿腿》,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朗读下面的词语,开火车读。 匀称 不禁 皱眉头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逼近 撒腿就跑 挣脱
2、天,我们继续学习《鹿角和鹿腿》。 板书:鹿角和鹿腿
二、讲授新课
【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2-3自然段
1.自由品读第2-3自然段, 读:读课文2、3自然段 找:鹿称赞自己角的语句。
思:鹿开始对自己的角是什么态度?体会鹿的心情。
2.示第2-3自然段: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3.是怎么称赞自己的角的呢?
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出示珊瑚图片
把鹿角比作珊瑚,突出了鹿角的美丽。
(3)此时,鹿的心情怎样呢?高兴、自豪。
(4)交流:能把这句话中的“啊”字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要是少了“啊”,鹿认为自己的角精美别致的自豪感就会减少一大半。
(5)朗读,读出鹿的高兴、自豪。
4.结:就是这样一只美丽的鹿,让他自己感到很自豪,难怪他会对着池水一遍又一遍欣赏自己的美丽。
(二)小组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课文第4自然段,学习课文4自然段,思考:鹿开始对自己的腿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体会鹿的心情。
2.示第四自然段,小组汇报: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对自己的腿事怎样评价的呢?运用了什么修辞? “哎,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1)反问的修辞手法
反问加强语气,让读者认识到这四条腿配不上美丽的角。
(2)改为陈述句。
唉,这四条腿太细了,配不上这两只美丽的角。
4.鹿在说这句话时的动作和神情是怎样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动作写:不禁撅起了嘴 神态描写:皱起了眉头 表现了鹿对它的腿非常不满,心情沮丧。
5.一做:噘起嘴,皱起眉头来读一读这句话。
6.考:“唉”这个语气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抒发了鹿的情绪,进一步强调了鹿对腿的不满和无奈。读课文,读出鹿的不满,沮丧。
(三)学习第5-7自然段
1.自由品读课文第5-7自然段,思考:你认为鹿的腿是怎样的?鹿为什么又抱怨美丽的角呢?
2.出示课文第5-7自然段:
鹿开始抱怨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侯,忽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鹿不敢犹豫,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3.“有力”、“蹦来跳去”说明它的腿很灵话。
4.“把狮子远远的甩在了后面”说明它的腿跑的很快。
5.思考:鹿为什么又抱怨美丽的角呢?
鹿的角被树枝挂 住了,让他陷入了危险,差点送了命。
6.根据下面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角:美丽 欣赏 差点儿送命 腿:难看 抱怨 狮口逃生 7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四)写法指导
1.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的变化:
对角的态度 欣赏→抱怨
对腿的态度 抱怨 →欣赏
课文都告诉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正确地对待自己和别人。
2.学完了课文,你想对鹿说些什么?
任何事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待事物!
三、拓展阅读
1.课件出示:丛书学习:
读:丛书83页《黑兔的借口》。
思:白兔和黑兔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悟: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阅读,指名读,教师范读。
2、互相交流,说说
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一听。
六、课堂小结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
七、说板书设计
7、鹿角和鹿腿
鹿角 美丽 差点送命夕。
鹿腿 难看 狮口逃生
八、说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对鹿角的精美别致和鹿腿的细长难看有了清楚的断定。通过这样的对比,再结合课文最后鹿说的话,,学生对故事中蕴含的道理也清楚明了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