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16:5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1课时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知道分子的基本特征。
3.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4.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由宏观实验现象感知、想象微观世界
的方法。
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重点
难点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梅花》(王安石)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思考:为什么我们能闻到鲜花和香水的气味儿?这蕴含了哪些化学知识?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操作: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记录发生的现象。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品红不断向水中扩散,经过一段时间,整个烧杯里的水都变成红色。
现象
构成品红的小微粒不断向水中运动,就会出现品红向水中运动。
实验记录
假设: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分析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相同点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水分子的自我介绍
哈喽!同学们好,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每一滴水中含有我们水分子大约为1.67×1021个。我们这么小,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哩!你们猜一猜当我们分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水时,我们是静止的吗?我们彼此之间还会存在空隙吗?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s
思考讨论
湿衣服上的水“跑” 哪去了?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1
向盛有20 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溶液无色
溶液变红
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浓氨水使酚酞溶液变色。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向蒸馏水中加入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浓氨水后,溶液变成了红色?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另取小烧杯B,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溶液无变化
浓氨水中挥发出的氨分子运动到A中与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
实验记录
烧杯中的物质没有挥发性,分子无法运动烧杯B中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s
湿衣服上的水“跑” 哪去了?
湿衣服上的水运动到空气中去了,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爱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的越快。
成果展示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苯分子之间的这些黑色的区域是什么?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此图片为视频缩略图,下载【教学实验】分子间存在间隙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新课导入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闻到花香
湿衣服变干
气体被压缩到钢瓶内
糖水有甜味
说一说这些现象体现了分子的哪些性质?
新课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药物分子运输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直径只有200纳米,装载的药物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泄露分毫,直到被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疾病靶点,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才释放出来,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这种运输药物的方法不仅能充分发挥药物的效力,而且只针对患处,不对其他组织造成影响。药物分子运输车能在器官和血管中自由通行,在完成任务后,会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人体。
1.为预防“非典”(SARS),教室喷洒过氧乙酸溶液后,室内充满过氧乙酸气味,这说明(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B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2.在加压条件下,25 m3石油气(含丙烷、丁烷等气体)可以装入0.024 m3钢瓶中,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的体积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3.“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能够使人心情放松;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能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此语句中隐含的分子的性质有(   )
①分子的质量很小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④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B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解析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所以人们能闻到茉莉、檀木的香气;茉莉的香气清新淡雅,檀木的香气持久醇厚,香味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物质的构成、
分子的性质
物质的构
成微粒
分子的性质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有间隔
原子
分子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