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18:3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2课时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重难点
1.掌握化学方程式常用的几种配平方法
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C3H8+5O2 3CO2 +4 H2O
点燃
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其燃烧生成CO2和H2O,即:
该方程式书写正确吗?
2008年北京奥运会燃烧的火炬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使式子(短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配平时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能改变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下标数字;
(2)要将化学计量数化为最简整数比。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①首先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1次而且原子个数相对较大的元素(已相等的暂时不管)
Fe + 2 Fe3 4
O
O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氧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对较大
②确定这种元素的左右两边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确定含该元素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使该元素的原子达到相等。
Fe + O Fe3O
2
4
2
2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4,需要在O2前面加2
3Fe + 2O2 Fe3O4
③以此类推使其他元素的原子都达到相等。
Fe + 2O2 Fe3O4
3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在Fe前面加“3”,使铁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④化学方程式达到平衡,然后再注明条件和状态符号。
检查Fe元素和O元素的原子个数平衡后,
将“ ”改为“ ”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练习:请同学们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Al + O2 Al2O3
4 3 2
点燃
2 2 3
KClO3 KCl+ O2
MnO2
Al + O2 Al2O3
KClO3 KCl + O2
练习 1
练习 2
答案
(2)奇数配偶法:
①找出化学方程式中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看该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是否为一奇一偶。
C2H2 + O2 CO2 + H2O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氧元素出现次数最多,且反应前后符合奇偶性原则
②在奇数原子的化学式前添加“2”
C2H2 + O2 CO2 + H2O
2
H2O中的“O”原子为奇数,前面加“2”
③然后再依此化学式为起点,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
C2 + O2 CO2 + O
H2
H2
2
2
H2 + O2 O2 + 2H2O
2
C
2
C
4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2)奇数配偶法: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④最后回到该元素原子的配平
2C2H2 + C + H2
O2
O2
O
2
4
5
⑤注明条件与状态符号
2C2H2 + 5O2 4CO2 + 2H2O
点燃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2)奇数配偶法: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C2H6O + O2 H2O + CO2
点燃
FeS2 + O2 Fe2O3 + SO2
高温
练习:请同学们用奇数配偶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 1
练习 2
答案
3 3 2
C2H6O + O2 H2O + CO2
点燃
4 11 2 8
FeS2 + O2 Fe2O3 + SO2
高温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3)观察法: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以反应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为“基准”,令其化学计量数为“1”,再推求其它化学计量数。
H2 + O2 H2O
由于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的是分子或原子个数,即为整数,所以方程式两边同时乘以分母2把分数转化为整数,从而配平,最后注明条件与状态符号。
1
令H2O的化学计量数为1
1
1
2
则H2的化学计量数为1
O2的化学计量数为
1
2
H2 + O2 H2O
2
1
2
点燃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练习:请同学们用观察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练习 1
练习 2
答案
Cu2(OH) 2CO3 CuO + CO2 + H2O
加热
CO + Fe2O3 Fe + CO2
高温
Cu2(OH) 2CO3 2CuO + CO2 ↑+ H2O
加热
3
2
4
3
CO + Fe2O3 Fe + CO2
高温
新课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第一个已知的书面化学方程式——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图表——出现在被认为是第一本化学教科书的 Tyrocinium Chymicum(意思是“开始化学”)中。它由法国科学家兼教师让·贝甘 (Jean Beguin) 于 1615 年在巴黎撰写,描述了贝甘 (Beguin) 在用氯化汞加热硫化锑时所观察到的情况。
世界上第一个已知的书面化学方程式
该图传达了一种理解,即化学反应始于特定的反应物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1.在化学方程式 aC2H6+bO2 mCO2+nH2O中,各化学式系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2m=3n D.2b=m+n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各原子在反应前后的关系如下:C原子:2a=m;H原子:6a=2n,即3a=n;O原子:2b=2m+n;
A.根据碳原子数目相等可知,2a=m,故A错误;
B.根据氢原子数目相等可知,6a=2n,即:3a=n,故B正确;
C.2a=m,6a=2n,可得3m=2n,故C错误;
D.根据氧原子数目相等可知,2b=2m+n,故D错误。
B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2.在反应□SO2+□H2S=□H2O+□S中,方框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应该对应的是(  )
A.1,3,3,2 B.1,2,2,3
C.1,2,3,2 D.1,3,2,3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标志: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相等,可将上述方程式配平。
本题可利用“观察法”进行配平,把SO2的计量数定为1,则H2S、H2O、S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2、3。
B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3.化学方程式aC2H2 +bO2 cH2O+dCO2配平后a、b、c、d之和为(  )
A.15 B.14 C.13 D.10
点燃
解析: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2C2H2+5O2 2H2O+4CO2,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错误。
点燃
C
4.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2KClO3 2KCl+3O2↑
MnO2

S+ O2 SO2
4P + 5O2 2P2O5
点燃
点燃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课

01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02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0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
奇数配偶法
观察法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