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16:2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1.通过分析具体的化学反应,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重 难 点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导入
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
微观上,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C + O2 ═══ CO2
点燃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2 : 32 : 44
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表明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为:1 : 1 : 1
质的方面:
量的方面:
你知道下面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含义吗?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下面两个式子是化学方程式吗?
不是,该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不是,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H2+O2 H2O
点燃
H2O2 H2+O2
催化剂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一、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不能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不能任意编造物质的化学式。
准确反应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的定量关系,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必须相同,原子个数必须相等。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怎样才能使H2+O2 H2O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呢?
点燃
H2 + O2 H2O
H原子个数: 2 2
O原子个数: 2 1
原子总个数: 4 3
点燃
H2 + O2 H2O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点 燃
2
2
H原子个数:4 4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6 6
配平的数字在化学方程式中叫做化学计量数,使化学方程式
左右两端的各原子的个数相等的过程就叫做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二、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写”:根据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例:写出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化学方程式。
P + O2 —— P2O5
4P + 5O2 —— 2P2O5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3.“标”:标明反应发生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
通电、高温等以及生成物状态“↑”或“↓”。
4.“等”:将短横线改为等号。
4P + 5O2 2P2O5
5.“查”:①化学式是否正确;
②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③生成物状态是否标注、标注是否恰当;
④反应条件是否标明。
4P + 5O2 2P2O5
点燃
点燃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2H2O 2H2 + O2
通电
1. 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号。
注意:生成物的状态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三、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S + O2 SO2
点燃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2.溶液中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溶液中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号。
注意:生成物的状态
Fe + CuSO4 = Cu + FeSO4
三、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新课导入
完成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左反右生一横线
KClO3 KCl+ O2
配平以后加一线
等号上下注条件
2KClO3 2KCl+ 3O2
MnO2

箭头标气或沉淀
2KClO3 2KCl+ 3O2↑
MnO2

2KClO3 2KCl+ 3O2
MnO2

新课讲解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拓展延伸
化学反应发生的反应条件
反应条件指化学反应所必须或可提高反应速率的方法。
反应条件有哪些?
1.加热(300~600℃);2.高温(600~1000 ℃ );
3.加压(如合成氨的反应);4.催化剂(有机化学中常见);
5.点燃;6.放电(如生成臭氧的反应);
7.紫外线(大气层中氟利昂与臭氧的反应);
8.光照(次氯酸见光分解);10.通电(电解水);
11.超声波(有机化学中的物质合成);
12.震荡(不常见,一些络合物反应,如银氨溶液,震荡后剧烈分解爆炸)等等。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1. 已知:氨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氧化 氮和水,则在该反应中,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A.1﹕1 B.2﹕1
C.1﹕2 D.1﹕3
A
4NH3+5O2 4NO+6H2O
点燃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2. 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是否正确。如有错误,
请指出错误之处。
(1)3Fe+2O2=Fe3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l+O2=Al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gO = Hg+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没写反应条件。
错误,氧化铝的化学式错误。
错误,没有配平,没写反应条件。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随堂练习
3. 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
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
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
(1)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______________
2KClO3 2KCl+3O2↑ 。
MnO2

4P + 5O2 2P2O5 。
点燃
S+ O2 SO2 。
点燃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新课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课

01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02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步骤


布置作业
新课讲解
拓展延伸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