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专题九 实验: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20-21 潍坊寿光期末)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丽发现她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她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解析:(1)调节时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线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右侧,
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直至横梁平衡。
左
零刻度线
1.(20-21 潍坊寿光期末)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丽发现她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她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2)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7 g。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石榴汁,将其放在天平左盘上,在右盘内
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 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
进行的操作是: ,直到
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石榴汁的总质量为 g。
③将烧杯中的石榴汁倒入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石榴汁的体积为 cm3。
④用上述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石榴汁的密度为 kg/m3。
将5 g砝码拿下来,向右移动游码
62
40
1.125×103
1.(20-21 潍坊寿光期末)为积极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石榴种植。小丽发现她家的石榴比其他品种的石榴甜,汁更浓,她想测一下石榴汁的密度。
解析:(3)如果液体有残余,会使得测得的体积偏小,最终计算出的密度偏大;只需要调成②③①④,这样测的空烧杯的质量就将残留的液体质量包含在内了,最终结果会更准确。
(3)分析实验过程,小丽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石榴汁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
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她提出只要将(2)中实验步骤的顺
序稍作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合理的顺序是 。
②③①④
偏大
2.(2021 枣庄中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解析:(1)调节天平的主要步骤: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最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如题图所示,指针向左偏转,则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天平水平平衡。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静止时如图所示。要使天平水平平衡:首先将游码移到
标尺左端的 处,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
到指针指在 为止。
右
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零刻度线
2.(2021 枣庄中考)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大豆、花生等食材制作了美味豆浆,为测量豆浆的密度,他们从实验室借来相关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一(或三)
体积(或质量)
大(或小)
3.(2021 德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解析:(1)天平在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则需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
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左
3.(2021 德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解析:(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的砝码过重,则接下来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D正确。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
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序号)。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D
3.(2021 德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3)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
为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由此
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0
2.7×103
54
3.(2021 德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4)若他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选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真实值。
大于
4.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 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数据处理】
在下表中填入上述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
49
31
30
1.03
4.某物理兴趣小组为检测学校附近某条河的水质,需要测量河水的密度。取样后,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测量,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1)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 g;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河水,测出烧杯和河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3)将烧杯中的河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河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
【实验评估】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的河水密度比实际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偏大
解析:(1)因为石蜡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需用沉坠法测石蜡块的密度,为了防止石蜡块上沾有水影响测量结果,应先测石蜡块的质量,再测石蜡块的体积;将铁块与石蜡块系牢坠入水中,目的是求石蜡块排开水的体积,只要知道放入石蜡块前后水面到达的刻度,便可求出石蜡块的体积,故只记录铁块放入后水面到达的刻度及铁块、石蜡块同时放入后水面到达的刻度即可,所以测铁块的质量即步骤e不必要。
(1)上述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e
(2)步骤 中可省略的是 。
c
解析:(3)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dcabf。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dcabf
6.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并回答相应问题。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题图甲所示,指针向左偏转,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移动。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
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
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移动。
右
6.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并回答相应问题。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
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175.6
6.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并回答相应问题。
(3)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烧杯和量筒,按图丙所示方法进行测量:
先将矿石浸没在适量的水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取出矿石,将量筒中的适量
水倒入烧杯中,直至水面重新达到标记处。量筒中初始水面位置及剩余水面位置如
图丁所示,则矿石的体积是 cm3。
70
6.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并回答相应问题。
(4)由实验数据可得出该矿石的密度为 kg/m3。(保留1位小数)
2.5×103
6.某同学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他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帮他补
充完整,并回答相应问题。
(5)经图丙所示的操作过程所测出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
小”或“不变”)。
偏小
7.小雨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小慧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解析:(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
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右
7.小雨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小慧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
量如图乙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烧杯中
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小雨用这种方法测出的
酱油密度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45
1.125×103
偏大
7.小雨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小慧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7.小雨同学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她和小慧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4)实际操作中,小慧同学发现该方法存在一定问题,应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