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二章第三节 快与慢课件(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二章第三节 快与慢课件(共3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14:5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三节 快与慢
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了解测量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难点)
速度
概念: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
m/s、 km/h
换算:1m/s=3.6km/h
运动形式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
公式:
快与慢
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样比较快慢?
汽车2min行驶1200m
飞机2s飞行1000m
时间
速度
路程
汽车2min行驶1200m
飞机2s飞行1000m
1m/s =
1m
1s
=3.6km/h
这一关系式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
h
1
3600
km
1
1000
1m/s =3.6km/h
v车=416.6km/h=115.7m/s
v机=90m/s
v机<v车
“和谐号”动车组更快。
使用公式时应注意的事项:
解: 
答:需要大约2.94s才能听到相距1km处产生的雷声。
0
31
2
33
4
35
6
37
8
39
41
10
43
12
14
45
16
47
18
49
20
51
22
53
24
26
55
57
28
59
0
1
2
6
7
8
9
10
11
3
4
5
12
13
14
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t
s
v
t
讲授新课
(4)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由图像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个恒量,与路程s和时间t没有关系。
例:甲、乙两同学沿平面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讲授新课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8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t/s
s/m
O


4
8
12
C:0-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D
10m/s
13.3m/s
20m/s
   
v
t
v
t
s
t
s
t
A
B
C
D
匀速
变速
变速
变速
运动员做变速运动
A
B
变速
1.9
往上海方向(里程: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43 09:45 12:31
D413 10:04 10:06 11:53
(2)
动车D413运行时间t1=1h47min=107min
特快T131运行时间t2=2h46min=166min
t2-t1=59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