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度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三(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度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三(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5.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20:34: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三【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蜈蚣不同的是(  )
A.蜗牛 B.螃蟹 C.蛇 D.大雁
【答案】D
【解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大相径庭,动物的运动方式是与动物的结构相适应的,同时,它的运动方式必须要一定的结构作基础。所以,“蜗牛”、“蛇”、“螃蟹”和“蜈蚣”的运动方式都属于爬行,而大雁的运动方式是飞行。
2.行走是动物适应何种环境的运动方式呢?(  )
A.水环境 B.陆地环境 C.空中 D.任何环境
【答案】B
【解析】动物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动物的运动器官与运动方式相适应,行走是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3.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相匹配的是(  )
A.蚯蚓——爬行 B.鲨鱼——游泳
C.蟒蛇——蠕动 D.蜗牛——行走
【答案】B
【解析】蚯蚓的体内无骨骼 ,运动方式是蠕动;蟒蛇的运动方式是爬行;蜗牛的运动方式是爬行。
4.下列关于骨、关节、肌肉的结构模式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5.从结构层次上看,一块骨是一种(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答案】C
【解析】骨的基本结构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组成,骨膜中有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组织其营养作用。因此,从结构层次上看,一块骨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属于器官。
6.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
【答案】C
【解析】A、图中可知,该患者受损的是肱二头肌,捕食肱三头肌,A说法错误。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不同的一块骨上,应至少跨越一个关节两个块骨,B说法错误。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相当于骨骼肌收缩牵引着骨运动,完成屈肘运动,C说法正确。
D、屈肘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牵引着骨绕着肘关节活动,肘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D说法错误。
7.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与“飞鸽传书”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鹦鹉学舌 B.蜘蛛结网 C.小鸟喂鱼 D.孔雀开屏
【答案】A
【解析】鹦鹉学舌属于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蜘蛛结网、小鸟喂鱼和孔雀开屏均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属于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惊弓之鸟②小狗做算术③蜘蛛结网④蜻蜓点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惊弓之鸟、②小狗做算术是动物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而③蜘蛛织网、④蜻蜓点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B.孔雀开屏、公鸡报晓
C.蜘蛛结网、小狗算术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答案】B
【解析】A.猫捉老鼠、鹦鹉学舌中猫捉老鼠属于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属于学习行为,A不符合题意。
B.孔雀开屏、公鸡报晓都生来就有,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B符合题意。
C.蜘蛛结网、小狗算术中蜘蛛结网属于先天性行为、小狗算术属于学习行为,C不符合题意。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D不符合题意。
10.电影《囧妈》中徐伊万母子两个遭遇了熊的攻击。徐伊万母子俩开始被小熊吓着了,拼命躲避小熊的过程中把小熊戏弄了一番。小熊的妈妈发现了,认为人类是在欺负小熊,于是疯狂“反攻”人,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答案】C
【解析】A.取食行为是指动物获得营养的诸多活动,A不符合题意。
B.社会行为的动物有明确的组织,一定的分工,有的还有等级,B不符合题意。
C.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小熊的妈妈发现了,认为人类是在欺负小熊,于是疯狂“反攻”人,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属于防御行为,C符合题意。
D.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等而发生相互攻击的行为称为攻击行为,D不符合题意。
11.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人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答案】B
【解析】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这种行为可以使黄鼬防御敌害,保护自己,因此该行为还属于防御行为,故B符合题意。
12.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C.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答案】B
【解析】A.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它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A不符合题意。
B.捕获的蚂蚁必须来自同一个蚁穴,控制无关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符合题意。
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粗细大致要一致,控制无关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C不符合题意。
D.蚂蚁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所以实验时,不可用手直接移动木条,以免影响实验结论,D不符合题意。
13.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的步骤是(  )
A.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发现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表内步骤1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步骤2“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作出假设;步骤3是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步骤4是得出结论。
14.下列关于奥地利学者劳伦兹及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B.劳伦兹研究的是小野雁的先天性行为
C.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
D.劳伦兹认为: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答案】B
【解析】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他研究的是动物的学习行为。一般情况下,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着自己的母亲走。劳伦兹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15.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帮助鬼针草传播花粉
【答案】B
【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鬼针草种子外有一带刺的针状结构,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脚上常被沾上一些鬼针草的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扩大了鬼针草的分布范围。
1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对菜花的作用是(  )
A.提供养料 B.防治害虫
C.延长花期 D.帮助传粉
【答案】D
【解析】黄碟在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菜花完成了传粉,可见D说法正确。
17.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同时也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取食植物的果实其实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
C.狐、狼等肉食动物有助于生态平衡,不能彻底消灭
D.动物能把摄取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反映了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
【答案】B
【解析】A、动物可以自由运动,所以动物取食植物的果实,可以间接地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帮助植物传播种子,A说法正确。
B、农业害虫能造成粮食减产,但有些害虫可能存在着潜在的利用价值,B说法错误。
C、狐、狼等肉食动物有助于生态平衡,不能彻底消灭,C说法正确。
D、动物能把摄取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二氧化碳可以被植物利用,水和无机盐回归土壤,反映了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D说法正确。
18.下列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一项是(  )
A.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
B.中华鲟、大熊猫、孔雀
C.白唇鹿、扭角羚、大鲵
D.金丝猴、大鲵、丹顶鹤
【答案】A
【解析】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是我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生活于我国长江流域,别处未见,真可谓“活化石”。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在扬子鳄身上,至今还可以找到早先恐龙类爬行动物的许多特征。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我国已经把扬子鳄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严禁捕杀。但是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
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哺乳动物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白唇鹿属于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
孔雀是普通的鸟类。
扭角羚别名羚牛、金毛扭角羚分布范围陕西、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外形特征体型粗壮,体长 200厘米左右,肩高150厘米左右,体重250千,大型食草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丹顶鹤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9.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进行迁地保护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答案】D
【解析】A.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不符合题意。B.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又叫迁地保护,不符合题意。
C.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不符合题意。
D.大力引进外来物种,会因为外来物种没有天敌,造成本地物种遭到破坏和减少,D符合题意。
20.假设小明同学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小时繁殖两代计算,在没有
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3小时后小明同学手上的细菌数目(  )
A.1200个 B.3600个 C.6400个 D.12800个
【答案】C
【解析】新细胞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一个细菌分裂N次的个数是1×2N。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3小时后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细菌共分裂了6次。假设你手上有100个细菌,3小时后手上的细菌可达100×26═6400(个)。
21.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越来越多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一种对一些抗生素普遍耐药的超级耐药细菌。下列有关这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菌与真菌的明显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B.按形态结构分,该细菌属于球菌
C.该细菌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靠孢子繁殖
D.该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
【答案】C
【解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细菌,与真菌的明显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按形态结构分,该细菌属于球菌;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
22.2020年将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勤洗手,戴口罩”,可降低传染风险
B.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新冠病毒具有细胞核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答案】C
【解析】A.勤洗手、戴口罩、少集聚、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可降低传染风险,A不符合题意。
B.病毒寄生在活细胞中,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B不符合题意
CD.病毒结构非常简单,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23.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痢疾 B.肺炎
C.流感 D.脚癣
【答案】C
【解析】A.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A不符合题意。
B.肺炎是由肺炎双球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B不符合题意。
C.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C符合题意。
D.脚癣是由真菌引起的体表传染病,D不符合题意。
24.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正确的是(  )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治疗流行性感冒
C.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D.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要通风换气
【答案】C
【解析】A.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A不符合题意。
B.青霉菌提取的青霉素,对细菌起作用,对病毒无效,所以不能治疗流行性感冒,B不符合题意。
C.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C符合题意。
D.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可用来制作酸奶,发酵需要无氧环境,所以不能通风,D不符合题意。
25.下列对病毒的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细胞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可以利用寄主细胞中除遗传物质外的其他物质制造新病毒
C.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
D.经人工处理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以用作医疗预防的疫苗
【答案】C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A不符合题意。B.病毒在寄主的细胞里,利用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和寄主细胞内的物质,通过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后代,B不符合题意。
C.噬菌体指的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大肠杆菌只是细菌的一种,C符合题意。
D.疫苗指的是减毒的或无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D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2分)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   。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   内的滑液和[⑤]   ,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用相关数字排序)。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   处于   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包含的关节名称   (至少写出1个)。
(5)图甲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产生收缩,牵动   绕过   活动。若运动过度,会使[①]
   从[④]   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答案】(1)肌腱;器官
(2)关节腔;关节软骨
(3)③④①②
(4)肱二头肌;收缩;肩关节等
(5)骨;关节;关节头;关节窝
【解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图二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图3中①肱二头肌。
(1)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具有遇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包括肌腱和肌腹,图一中A为骨,B为肌腱。一块骨属于器官。
(2)关节的结构与关节既牢固又灵活特性相适应,其中与关节牢固性相关的结构是图中②关节囊。关节面上覆盖着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
(4)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人体上肢的关节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5)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若运动过度,会使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27.(11分)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蜜蜂群体由雌性工蜂、蜂王、雄蜂组成。一个蜂巢中常常有数万只蜜蜂,而蜂王只有一只,工蜂维持整个蜂群上万个个体的生存,它们建筑蜂巢、清扫蜂室、喂养幼蜂、外出采集花蜜、保卫蜂巢等。雄峰唯一任务就是与蜂王交配,蜂王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根据以上回答问题。
(1)动物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门动物, 蜜蜂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体内没有    ,但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具有    对足,   对翅。
(2)在像蜜蜂这样不同个体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叫做   行为,工蜂采蜜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一种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蜜蜂体内的   决定的。
(3)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行为目的分类,这是动物的   行为。
(4)在很多诗句中常常同时描写蜜蜂和蝴蝶,其中唐朝文学家刘孝绰《咏素蝶诗》的一句诗“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从行为目的上看,分别描写了   行为和   行为。
【答案】(1)节肢;脊柱;3;2
(2)分工合作;社会;先天性;遗传物质
(3)节律
(4)觅食;防御
【解析】(1)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包括昆虫类、多足类、甲壳类和多足类,蜜蜂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类,蜜蜂体内没有脊柱,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和足均分节,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
(2)在像蜜蜂这样不同个体之间分工合作,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叫做社会行为,工蜂采蜜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蜜蜂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是一种本能。
(3)节律行为是指随着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潮汐涨落产生有规律的行为,所以,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这是蜜蜂的昼夜节律行为,是由体内的生物钟控制的。
(4)在很多诗句中常常同时描写蜜蜂和蝴蝶,其中唐朝文学家刘孝绰《咏素蝶诗》的一句诗“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从行为目的上看,分别描写了觅食行为和防御行为。
28.(9分)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甲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9.5 64.8 49.0. 35.0
(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性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   (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   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人自然环境中,请推测小鼠   (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的能
力可能最强。
(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   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乙所示) ,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   (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答案】(1)先天
(2)减少(或缩短);强化;复杂(或多变)
(3)不同;C
(4)平均值;少;随着个体发育,其学习能力增强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2)通过表格数据可知:四只小白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都在减少,说明通过训练可以强化学习行为。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由图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C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最短,因此若将这四只小鼠放人自然环境中,可推知C小鼠获取食物的能力可能最强,理由是其在同一迷宫中寻找食物的用时最少。
(4)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应该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平均值。由图乙所示可知: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少,其原因可能是随着个体发育,其学习能力增强。
29.(8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图一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二中蜜蜂正在采蜜。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图二中的蜜蜂属于图一中的   (填字母);食物中的   随着e过程流入到B体内。
(2)图一中a过程表示    ,该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3)图二中的蜜蜂能帮助植物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这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哪种特征?   。
(4)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短时间内在羊体内被分解,说明动物能   。
【答案】(1)太阳能 (光能);B;物质和能量
(2)光合作用;碳—氧平衡
(3)传粉;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4)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解析】(1)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图二中的蜜蜂在生态系统中属于B消费者;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随食物链流动。
(2)a过程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到生产者中,这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光合作用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3)生物圈中的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图中的蜜蜂帮助植物传粉。蜂营群体生活,具有社会行为,社会行为的特征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有的高等动物群体内还形成等级。题述蜂群的群体生活体现了具有社会行为的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4)题中例子说明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0.(10分)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字母),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2)图   (填字母)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
(3)[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是   繁殖。
(4)图中A,如果是硫细菌,它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5)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它是一种单细胞的   菌。都属于身体的正常生理变化。
【答案】(1)E;消费
(2)A;分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孢子
(4)自养;生产者
(5)出芽;真
【解析】图A为细菌、B为霉菌、C为蘑菇、D为酵母菌、E为病毒。
(1)E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在生物圈中充当消费者。
(2)图A是细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3)B霉菌和C蘑菇都属于真菌,它们都靠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
(4)硫细菌是在生长过程中能利用可溶或溶解的硫化合物,从中获得能量,且能把低价硫化物氧化为硫,并再将硫氧化为硫酸盐的细菌,按其取得能量的途径可分为光能营养菌和化能营养菌两类,营养方式是自养,在生物圈中充当生产者。
(5)D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其主要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也可进行孢子生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三【北师大】
生物·答题卡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22.[ A ] [ B ] [ C ] [ D ]23.[ A ] [ B ] [ C ] [ D ]24.[ A ] [ B ] [ C ] [ D ]25.[ A ] [ B ] [ C ] [ D ]
26.(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7.(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8.(每空1分)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9.(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30.(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三【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蜈蚣不同的是(  )
A.蜗牛 B.螃蟹 C.蛇 D.大雁
2.行走是动物适应何种环境的运动方式呢?(  )
A.水环境 B.陆地环境 C.空中 D.任何环境
3.下列动物与其运动方式相匹配的是(  )
A.蚯蚓——爬行 B.鲨鱼——游泳
C.蟒蛇——蠕动 D.蜗牛——行走
4.下列关于骨、关节、肌肉的结构模式图中,表达正确的是
A. B.
C. D.
5.从结构层次上看,一块骨是一种(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6.某患者上臂肌肉损伤,借助气动人工肌肉实现了运动(如图)。气动人工肌肉主要由合成纤维和橡胶软管构成,通过对软管充气、放气模拟肌肉收缩和舒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患者受损的肌肉是肱三头肌
B.气动人工肌肉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骨上
C.气动人工肌肉充气时可实现屈肘运动
D.屈肘运动过程不需要关节参与
7.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下列动物的行为中与“飞鸽传书”属于同一类的是(  )
A.鹦鹉学舌 B.蜘蛛结网 C.小鸟喂鱼 D.孔雀开屏
8.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惊弓之鸟②小狗做算术③蜘蛛结网④蜻蜓点水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猫捉老鼠、鹦鹉学舌 B.孔雀开屏、公鸡报晓
C.蜘蛛结网、小狗算术 D.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0.电影《囧妈》中徐伊万母子两个遭遇了熊的攻击。徐伊万母子俩开始被小熊吓着了,拼命躲避小熊的过程中把小熊戏弄了一番。小熊的妈妈发现了,认为人类是在欺负小熊,于是疯狂“反攻”人,这种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社会行为 C.防御行为 D.攻击行为
11.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人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攻击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12.如图是“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的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时蚂蚁处于饥饿状态
B.从甲、乙两蚁穴各捕10只蚂蚁进行实验
C.木条AB和BC的粗细、长短应保持一致
D.实验过程中不能直接用手移动木条
13.下表是探究蚂蚁食性的过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的步骤是(  )
A.步骤1 发现一群蚂蚁正在往洞里搬食物,心想蚂蚁爱吃哪些食物
B.步骤2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推测蚂蚁喜欢吃甜食
C.步骤3 在一个培养皿的两端分别放上少许盐和少许糖,放进蚂蚁进行探究
D.步骤4 通过几次反复实验,发现蚂蚁爱吃甜的食物
A.A B.B C.C D.D
14.下列关于奥地利学者劳伦兹及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劳伦兹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B.劳伦兹研究的是小野雁的先天性行为
C.刚孵化出来的小野雁总是追随自己的母亲走
D.劳伦兹认为:如果小野雁在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失去了母亲,就会跟随一种替代物
15.有一种名为鬼针草的植物,当人在草丛中行走时,裤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带刺的“针”,人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毁坏了鬼针草
B.帮助鬼针草传播种子
C.人不会对鬼针草产生作用
D.帮助鬼针草传播花粉
16.“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蝶对菜花的作用是(  )
A.提供养料 B.防治害虫
C.延长花期 D.帮助传粉
17.动物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来适应环境,同时也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
A.动物取食植物的果实其实可以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B.农业害虫造成粮食减产,对人类没有利用价值
C.狐、狼等肉食动物有助于生态平衡,不能彻底消灭
D.动物能把摄取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反映了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
18.下列都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一项是(  )
A.中华鲟、大熊猫、扬子鳄
B.中华鲟、大熊猫、孔雀
C.白唇鹿、扭角羚、大鲵
D.金丝猴、大鲵、丹顶鹤
19.近几十年来,人类的活动对于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如何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B.把某些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进行迁地保护
C.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20.假设小明同学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若按每小时繁殖两代计算,在没有
洗手或其他影响细菌生活繁殖的情况下,3小时后小明同学手上的细菌数目(  )
A.1200个 B.3600个 C.6400个 D.12800个
21.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越来越多耐药性细菌的产生,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就是一种对一些抗生素普遍耐药的超级耐药细菌。下列有关这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细菌与真菌的明显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B.按形态结构分,该细菌属于球菌
C.该细菌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靠孢子繁殖
D.该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一般比真菌的菌落小
22.2020年将是让人难忘的一年,新冠病毒的侵袭让我们整个中国按下了暂停键。了解病毒及相关知识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勤洗手,戴口罩”,可降低传染风险
B.新冠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C.新冠病毒具有细胞核
D.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3.由病毒引起的疾病是(  )
A.痢疾 B.肺炎
C.流感 D.脚癣
24.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正确的是(  )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治疗流行性感冒
C.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D.用乳酸菌制作酸奶过程中需要通风换气
25.下列对病毒的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A.病毒的细胞结构很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B.病毒可以利用寄主细胞中除遗传物质外的其他物质制造新病毒
C.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细胞内的细菌病毒
D.经人工处理减毒或无毒的病毒可以用作医疗预防的疫苗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2分)生命在于运动,图一、二、三是与人体运动相关的概念图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B是   ;从结构层次上来看,A属于   。
(2)图二中,关节很灵活,离不开[③]   内的滑液和[⑤]   ,减少运动时的摩擦作用。
(3)当你完成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请将以上步骤进行正确排序:   (用相关数字排序)。
(4)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   处于   状态。请写出图三中的包含的关节名称   (至少写出1个)。
(5)图甲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会产生收缩,牵动   绕过   活动。若运动过度,会使[①]
   从[④]   中脱离出来,这种现象称为脱臼。
27.(11分)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蜜蜂群体由雌性工蜂、蜂王、雄蜂组成。一个蜂巢中常常有数万只蜜蜂,而蜂王只有一只,工蜂维持整个蜂群上万个个体的生存,它们建筑蜂巢、清扫蜂室、
喂养幼蜂、外出采集花蜜、保卫蜂巢等。雄峰唯一任务就是与蜂王交配,蜂王主要任务是产卵,繁殖后代。根据以上回答问题。
(1)动物界中数量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是   门动物, 蜜蜂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体内没有    ,但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具有    对足,   对翅。
(2)在像蜜蜂这样不同个体   ,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叫做   行为,工蜂采蜜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一种   行为,这种行为是由蜜蜂体内的   决定的。
(3)蜜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从行为目的分类,这是动物的   行为。
(4)在很多诗句中常常同时描写蜜蜂和蝴蝶,其中唐朝文学家刘孝绰《咏素蝶诗》的一句诗“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从行为目的上看,分别描写了   行为和   行为。
28.(9分)兴趣小组开展“训练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随机选取四只(A、B、C、D)经饥饿处理的1月龄小鼠,在如图甲所示迷宫中分别进行寻找食物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月龄小鼠 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s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A 106 88 80 60 30
B 111 98 59 51 49
C 97 77 72 32 28
D 155 95 48 53 33
平均值 117.3 89.5 64.8 49.0. 35.0
(1)刚出生的小鼠即可吸吮乳汁或吃食物,从获得的途径看,该行为属于   性行为。
(2)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小鼠穿越迷宫找到食物所用时间   ,说明此类行为可通过训练得以   (填“强化"或“弱化"),该行为的建立,提高了小鼠适应   环境的能力。
(3)四只小鼠经过5次训练后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存在个体差异。若将这四只小鼠放人自然环境中,请推测小鼠   (填小鼠编号)获取食物的能
力可能最强。
(4)为减少个体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可用多只小鼠做实验,计算   分别得到1月龄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所需时间(如图乙所示) ,该结果可以用来比较1月龄小鼠和2月龄小鼠走迷宫寻找食物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2月龄小鼠找到食物所用时间比1月龄小鼠   ( 填“多”或“少”),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29.(8分)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图一表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图二中蜜蜂正在采蜜。据图回答问题:
(1)生物圈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图二中的蜜蜂属于图一中的   (填字母);食物中的   随着e过程流入到B体内。
(2)图一中a过程表示    ,该过程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
(3)图二中的蜜蜂能帮助植物   。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这体现了社会行为的哪种特征?   。
(4)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短时间内在羊体内被分解,说明动物能   。
30.(10分)下图所示为几种常见生物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的生物是   (填字母),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2)图   (填字母)是细菌,它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A与B、C、D的结构相比,主要区别在于A细胞内   。
(3)[B]和[C]有着共同的生殖方式是   繁殖。
(4)图中A,如果是硫细菌,它营养方式都是   (填“自养”或“异养”),在生物圈中充当
   者。
(5)D的主要生殖方式是   生殖,它是一种单细胞的   菌。都属于身体的正常生理变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