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2022-2023学年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考试卷+解析卷+答题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30 11:57:33

文档简介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生物·答题卡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非选择题
贴条形码区
考生禁填: 缺考标记
违纪标记
以上标志由监考人员用2B铅笔填涂
选择题填涂样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 [√] [/]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 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注意事项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1.[ A ] [ B ] [ C ] [ D ]2.[ A ] [ B ] [ C ] [ D ]3.[ A ] [ B ] [ C ] [ D ]4.[ A ] [ B ] [ C ] [ D ]5.[ A ] [ B ] [ C ] [ D ] 6.[ A ] [ B ] [ C ] [ D ]7.[ A ] [ B ] [ C ] [ D ]8.[ A ] [ B ] [ C ] [ D ]9.[ A ] [ B ] [ C ] [ D ]10.[ A ] [ B ] [ C ] [ D ] 11.[ A ] [ B ] [ C ] [ D ]12.[ A ] [ B ] [ C ] [ D ]13.[ A ] [ B ] [ C ] [ D ]14.[ A ] [ B ] [ C ] [ D ]15.[ A ] [ B ] [ C ] [ D ]
16.[ A ] [ B ] [ C ] [ D ]17.[ A ] [ B ] [ C ] [ D ]18.[ A ] [ B ] [ C ] [ D ]19.[ A ] [ B ] [ C ] [ D ]20.[ A ] [ B ] [ C ] [ D ] 21.[ A ] [ B ] [ C ] [ D ]22.[ A ] [ B ] [ C ] [ D ]23.[ A ] [ B ] [ C ] [ D ]24.[ A ] [ B ] [ C ] [ D ]25.[ A ] [ B ] [ C ] [ D ]
26.(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7.(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8.(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9.(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0.(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31.(每空1分)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包括(  )
A.游泳、爬行、跳跃、奔跑等 B.飞行、行走、跳跃、奔跑等
C.爬行、行走、跳跃、奔跑等 D.爬行、飞行、跳跃、奔跑等
【答案】C
【解析】按照其生活环境来说,主要有以下三类:第一类,水中生活的动物,大多数都是以游泳的方式,通过鳍或身体附肢的摆动产生动力,克服水的阻力产生运动;第二类,陆地生活的动物,爬行、行走、奔跑、跳跃是主要运动方式,主要依靠身体附肢的活动,完成各种运动;第三类,空中飞行的动物,依靠翅膀的扇动,产生向上和向前的动力,完成飞行,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脱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长骨断裂造成的 B.是关节韧带断裂造成的
C.是骨骼肌撕裂造成的 D.是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造成的
【答案】D
【解析】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运动时如果用力过猛就会致使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这就是脱臼。
3.如图所示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组成,一端的肌腱绕过关节连在相邻的
两块骨上。
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点,其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
A.生来就有 B.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C.能伴随动物一生 D.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能伴随动物一生,而学习行为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都有利于生存和繁衍,B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5.蚂蚁、狒狒、蜜蜂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A.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以上三项都对
【答案】D
【解析】社会行为的特征:动物营群体生活,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如在蜜蜂群体中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具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生活;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如狒狒营社会行为,在各个组成成员之间,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排成等级次序,其中只有一个雄性个体最占优势,其为社群中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表示顺从,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和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所以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a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答案】D
【解析】 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黑猩猩比蚯蚓高等,故黑猩猩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图中b属于先天性行为,而a、c、d属于学习行为;蚂蚁的群体中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和等级制度,具有社会行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7.如图,每次都让同一只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走同一个迷宫找食物,随着次数增加,它所花的时间发生了变化,那么(  )
A.随着次数增加小鼠花的时间会变长
B.小鼠学走迷宫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不同小鼠学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
D.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答案】C
【解析】A.随着次数增加小鼠花的时间会变短,A不符合题意。
B.小鼠学走迷宫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B不符合题意。
C.动物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不同小鼠学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C符合题意。
D.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D不符合题意。
8.以下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
D.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B
【解析】A、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蜜蜂可帮助传粉,增加产量,A不符合题意;
B、动物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但并不是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因为腐生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B符合题意;
C、松鼠将松子储存在树洞里、地面下,贮食的过程中有利于帮助植物传播种子,C不符合题意;
D、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不符合题意。
9.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答案】D
【解析】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A不符合题意。
B.各种生态环境是各种动物资源的生存之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B不符合题意。
C.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方法,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C不符合题意。
D.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有些动物虽然是有害动物,但我们不能使之灭绝,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它本身就是一个基因库,一旦灭绝,它所携带的基因库将永远消失,当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数量大大增加或减少时也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其次动物作为消费者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又是有害动物,也不能使之数量过多,我们应该设法控制其数量,尽量减少其危害,如采用引进天敌等生物防治的办法,D符合题意。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青霉菌 ②葡萄球菌 ③狂犬病毒 ④酵母菌 ⑤大肠杆菌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⑤
【答案】A
【解析】①青霉菌、④酵母菌属于真菌,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②葡萄球菌、⑤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③狂犬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选项A符合题意。
11.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生活方式为腐生
【答案】C
【解析】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的,遗传物质有DNA和RNA两种,A不符合题意。
B.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它可以吞噬细菌,B不符合题意。
C.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C符合题意。
D.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营腐生生活,也有的细菌和真菌营寄生生活,D不符合题意。
12.下列关于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在子宫
C.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在输卵管
D.胚胎发育到第2周末,露出人的雏形
【答案】A
【解析】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过程,A正确;卵细胞与精子在输卵管内相遇形成受精卵,B错误;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在子宫,C错误;胚胎发育到第8周末,露出人的雏形,D错误。
1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应该正确认识男女之间的关系,建立真诚的友谊
B.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D.自己可以独立做主,不用再与父母和老师商量了
【答案】D
【解析】A.进入青春期性心理的产生是人体发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培养健康的性心理而不是抑制性心理,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建立真诚友谊,和睦相处,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A不符合题意;
BC.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有疑虑不想对家人和老师说,觉得自己长大,要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积极的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健康的度过这人生的金色年华,BC不符合题意;
D.进入青春期后,虽然独立意识明显增强,但自己的事情也需要与父母和老师沟通,D符合题意。
14.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A→C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A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B时期
【答案】D
【解析】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是幼虫,B是蛹,C是成虫,A不符合题意。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发育,则发育过程为D卵→A若虫→C成虫,B不符合题意。
C.菜粉蝶的发育过程中A幼虫以农作物幼嫩的茎、叶为食,且食量大,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不符合题意。
D.已知D为卵,若此图表示春蚕的发育过程,则A是幼虫期,B为蛹期,C为成虫期,为了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符合题意。
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答案】D
【解析】A、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不符合题意;
B、青蛙的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不符合题意;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不符合题意;
D、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青蛙是体外受精而不是体内受精,符合题意。
16.在用鸡蛋孵化小鸡时,有经验的人常常事先会用书或纸卷成一个纸筒看看蛋里面是否有个小黑点,没有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从功能分析这个小黑点所代表的结构是(  )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
【答案】C
【解析】A.卵白除了保护卵细胞,还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A不符合题意。
B.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B不符合题意。
C.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因此鸡卵中的小黑点所代表的结构是胚盘,C符合题意。
D.系带起固定卵细胞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17.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繁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能发育成茎和叶的胚芽
【答案】D
【解析】A、①是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生殖的营养生殖方式的一种,A不符合题意。
B、①是嫁接、②是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③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因此,①②③都是植物的生殖方式,C不符合题意。
D、③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D,符合题意。
1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试管婴儿”在本质上相同的是(  )
A.椒草的叶片制成新植株
B.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
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
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答案】D
【解析】试管婴儿是经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逐渐发育成胎儿的过程,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A、B、C三个选项分别是利用了植物的叶片、枝条、茎进行繁殖,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花生的种子落入土壤发育成幼苗属于有性生殖,可见D和试管婴儿的本质相同,故D符合题意。
19.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能传给后代
D.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C
【解析】AB.变异对生物生存有有利的,也有有害的,AB不符合题意。
C.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能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变异,C符合题意。
D.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因此,生物的变异有的能遗传给后代,有的不能遗传给后代,D不符合题意。
20.下列关于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B.同一物种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C.同一物种一种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
D.同一物种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
【答案】B
【解析】B、相对性状就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符合题意。
ACD、A错在不同形状;C错在相同表现;D错在不同形状和相同表现,不符合题意。
21.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答案】A
【解析】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携带着许多基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基因位于DNA上,DNA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22.题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答案】C
【解析】A、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A不符合题意;
B、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据图可见:夫妻双方的基因是Aa,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显性性状,B不符合题意;
C、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下图:从图解中可以看出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状的概率为3/4,C符合题意;
D、从图解中可以看出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AA、Aa、aa三种,D不符合题意。

23.人类男女性别比例从理论上来说是1:1,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
验来验证这一理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代表含X、Y染色体精子的白色、黑色棋子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B.代表精子的围棋子和代表卵细胞的围棋子可以不相等
C.从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纸盒中各取出一枚棋子并记录其染色体组成,直至将盒子中棋子取尽后,统计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D.实验时,记录的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较大的应该舍弃
【答案】B
【解析】A.精子是由X和Y组成,并且X和Y相等,所以代表X和Y的精子的白色、黑色棋子的数量需要相等,A 不符合题意。
B.因为在生物体内精子的数量远远大于卵细胞的数量,所以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围棋子可以不相等,B符合题意。
C.从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纸盒中取出后再放回原盒中,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准确性,C不符合题意。
D.实验中的每一个数据,都是测量的结果,即使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较大,也要如实记录下来,D不符合题意。
24.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
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增加
B.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答案】B
【解析】ACD、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加倍,含糖量增加、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不符合题意。
B、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是环境影响产生的不遗传的变异,符合题意。
25.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肺结核是由结核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答案】A
【解析】A、人类的遗传病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致病的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白化病、红绿色盲就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A解释正确,符合题意。
B、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结核杆菌是细菌,B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C、人体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大脑,小脑有维持人体平衡的作用,C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人体缺乏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症,D解释错误,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5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下面分别为屈肘动作示意图和人体的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我们做运动时,图B中的[   ]   内含有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①④的表面覆盖有一层[   ]   增强了关节的   性。
(2)图A中,a是   ,b是   ,它们都是由   和   组成。
【答案】(1)③;关节腔;⑤;关节软骨;灵活
(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腹;肌腱
【解析】分析图A可知:a是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图B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
(1)③关节腔内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具有灵活性。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2)图A中:a是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27.(5分)如图表示甲、乙两只鹦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两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鹦鹉乙所示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   行为,这种行为由体内的   决定.
(2)鹦鹉甲所示的行为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答案】(1)先天性;遗传物质
(2)生活经验和学习
(3)强;少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乙图所示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本能行为,这种行为有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所以称为先天性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建立的,鹦鹉学舌是鹦鹉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的后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3)因为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8.(6分)依据下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与B、C相比,A的细胞中没有   ;在恶劣条件下它会形成   。
(2)图中的生物由于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    (填字母)的结构相似,都没有   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   构成。
【答案】(1)成形的细胞核;芽孢
(2)叶绿体
(3)D;细胞结构;内部的遗传物质
【解析】图中A细菌、B霉菌、C酵母菌、D病毒。
(1)A细菌细胞中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2)图中的细菌、真菌(霉菌和酵母菌属于真菌)和病毒都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D的结构相似,都没有细胞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29.(9分)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_____]内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鸡卵中既为胚胎发育提供必须的养料,又能提供必须的水分的是[   ]   。
(2)鸡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原因是   。
(3)鸡卵大头一端(钝端)的卵壳下有一个空腔,这个空腔是[   ]   ;鸡卵中,相当于细胞膜的结构是[   ]   。
【答案】(1)⑤;卵白
(2)④;胚盘;鸡卵胚盘里含有细胞核
(3)⑥;气室;⑧;卵黄膜
【解析】(1)⑤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2)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④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内有控制鸟类性状的基因。
(3)鸡卵大头一端(钝端)的卵壳下有一个空腔,这个空腔是⑥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⑧卵黄膜相当于卵细胞的细胞膜。
30.(11分)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人体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对认知自我,健康生活有重要作用。
(1)睾丸产生的   与   产生的卵细胞在   处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完成受精后受精卵边分裂边移动,
最终植入   的内膜上,这个过程称为   。
(2)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并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和    。
(3)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称为   。
【答案】(1)精子;卵巢;输卵管;卵黄;子宫;着床
(2)子宫;胎盘;氧气;营养物质
(3)分娩
【解析】(1)睾丸产生的精子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处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卵黄。完成受精后受精卵边分裂边移动,最终植入子宫的内膜上,这个过程称为着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怀孕。(2)着床以后,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子宫,并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3)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称为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31.(10分)综合应用
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家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请回答问题。
(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细胞的生长、   和   。生物体的性状由   控制,后者位于细胞的控制中心   中。
(2)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哥哥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或   。他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遗传信息来自   (填“爷爷”或“外公”)。
(3)妹妹的白化肤色与父母及哥哥存在的差异称为   ,这种现象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4)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   、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答案】(1)分裂;分化;基因;细胞核
(2)AA;Aa;爷爷
(3)变异;可以
(4)近亲结婚
【解析】(1)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长。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2)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因此妹妹的基因组成是aa,一半来自于父亲,一半来自于母亲,因此父母的基因组成为Aa,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知,哥哥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由遗传图可知,哥哥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遗传信息来自爷爷。
(3)妹妹的白化肤色与父母及哥哥存在的差异,体现了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变异。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属于可遗传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
(4)优生优育的措施主要有: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一【北师大】
(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
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包括(  )
A.游泳、爬行、跳跃、奔跑等 B.飞行、行走、跳跃、奔跑等
C.爬行、行走、跳跃、奔跑等 D.爬行、飞行、跳跃、奔跑等
2.下列有关脱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长骨断裂造成的 B.是关节韧带断裂造成的
C.是骨骼肌撕裂造成的 D.是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造成的
3.如图所示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点,其中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
A.生来就有 B.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C.能伴随动物一生 D.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5.蚂蚁、狒狒、蜜蜂等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重要特征是(  )
A.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B.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以上三项都对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如图表示四种动物的行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b与其他三者不同
B.c和d比较,d中的动物学习能力较强
C.a中猩猩钓食蚂蚁,蚂蚁具有社会行为
D.只有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才有重要意义
7.如图,每次都让同一只小鼠在饥饿状态下走同一个迷宫找食物,随着次数增加,它所花的时间发生了变化,那么(  )
A.随着次数增加小鼠花的时间会变长
B.小鼠学走迷宫不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C.不同小鼠学走迷宫的能力可能不同
D.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8.以下对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温室大棚中放养蜜蜂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松鼠将收获的松子储存在地面下
D.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9.下列关于动物资源和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鳍豚、大熊猫都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哺乳动物
B.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加速动物物种的灭绝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
D.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要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
10.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青霉菌 ②葡萄球菌 ③狂犬病毒 ④酵母菌 ⑤大肠杆菌
A.①④ B.③④ C.②⑤ D.①⑤
11.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细菌和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C.细菌和真菌主要依据结构特征进行分类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生活方式为腐生
12.下列关于人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B.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在子宫
C.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在输卵管
D.胚胎发育到第2周末,露出人的雏形
13.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应该正确认识男女之间的关系,建立真诚的友谊
B.正确对待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C.集中精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D.自己可以独立做主,不用再与父母和老师商量了
14.如图为昆虫的发育模式图,已知B为蛹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则D为卵期,A为幼虫期
B.若此图表示蝉的不完全变态,则发育过程为D→A→C
C.若此图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则A时期对植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B时期
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田地里有蛙声就意味着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
B.幼体像鱼,有尾、用鳃呼吸
C.鸣叫的青蛙是雄蛙,是为了呼唤雌蛙前来抱对,促进排卵排精
D.青蛙是体内受精
16.在用鸡蛋孵化小鸡时,有经验的人常常事先会用书或纸卷成一个纸筒看看蛋里面是否有个小黑点,没有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从功能分析这个小黑点所代表的结构是(  )
A.卵白 B.卵黄 C.胚盘 D.系带
17.据图分析,下列有关植物生殖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嫁接,是人工营养繁殖
B.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C.①②③均是植物的繁殖方式
D.③中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能发育成茎和叶的胚芽
18.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与“试管婴儿”在本质上相同的是(  )
A.椒草的叶片制成新植株
B.将葡萄的枝条插入土壤后生根成活
C.利用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后代
D.遗落在土壤中的花生种子发育成幼苗
19.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变异对生物生存都是不利的
B.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
C.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变异能传给后代
D.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20.下列关于相对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物种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B.同一物种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C.同一物种一种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
D.同一物种不同性状的相同表现形式
21.下列关于DNA,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DNA分子
B.一条DNA分子上包含有许多基因
C.基因是DNA上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
D.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22.题图为某夫妻体细胞中染色体上一对基因(Aa)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
B.夫妻双方都表现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状
C.该夫妻的子女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为1/4
D.该夫妻子女基因组成(基因型)有3种可能
23.人类男女性别比例从理论上来说是1:1,我们可以通过模拟“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
验来验证这一理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代表含X、Y染色体精子的白色、黑色棋子的数量可以不相等
B.代表精子的围棋子和代表卵细胞的围棋子可以不相等
C.从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纸盒中各取出一枚棋子并记录其染色体组成,直至将盒子中棋子取尽后,统计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结果
D.实验时,记录的数据与理论值偏差较大的应该舍弃
24.下列变异不能遗传的是(  )
A.化学药剂处理甜菜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含糖量增加
B.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壤中,后代得到小花生的种子
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后代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
D.普通甜椒种子经过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
25.下列对人体异常症状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B.肺结核是由结核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C.人醉酒时语无伦次是因为酒精麻痹了小脑
D.夜盲症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所致
二、非选择题(共6题,每空1分,共50分)
26.(9分)下面分别为屈肘动作示意图和人体的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我们做运动时,图B中的[   ]   内含有的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同时①④的表面覆盖有一层[   ]   增强了关节的   性。
(2)图A中,a是   ,b是   ,它们都是由   和   组成。
27.(5分)如图表示甲、乙两只鹦鹉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两种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请据图回答问题:
(1)鹦鹉乙所示的行为方式是所有动物为了生存都必须具有的   行为,这种行为由体内的   决定.
(2)鹦鹉甲所示的行为用成语表示为“鹦鹉学舌”,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而获得的行为.
(3)动物的绕道取食研究反映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28.(6分)依据下图所示的几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模式图,回答问题:
(1)与B、C相比,A的细胞中没有   ;在恶劣条件下它会形成   。
(2)图中的生物由于都没有   ,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3)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病毒与图中    (填字母)的结构相似,都没有   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   构成。
29.(9分)如图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_____]内填数字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鸡卵中既为胚胎发育提供必须的养料,又能提供必须的水分的是[   ]   。
(2)鸡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原因
是   。
(3)鸡卵大头一端(钝端)的卵壳下有一个空腔,这个空腔是[   ]   ;鸡卵中,相当于细胞膜的结构是[   ]   。
30.(11分)生殖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了解人体生殖和发育的相关知识,对认知自我,健康生活有重要作用。
(1)睾丸产生的   与   产生的卵细胞在   处结合成受精卵,完成受精过程,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于   。完成受精后受精卵边分裂边移动,
最终植入   的内膜上,这个过程称为   。
(2)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并通过   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和    。
(3)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一过程称为   。
31.(10分)综合应用
白化病是由一对基因(用A,a表示)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家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请回答问题。
(1)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细胞的生长、   和   。生物体的性状由   控制,后者位于细胞的控制中心   中。
(2)由图中信息可以推知,哥哥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或   。他体细胞内的Y染色体遗传信息来自   (填“爷爷”或“外公”)。
(3)妹妹的白化肤色与父母及哥哥存在的差异称为   ,这种现象   (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4)为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实现优生优育,应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   、提倡遗传咨询和进行产前诊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