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洋务运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课初中历史说课流程教材分析教 材 地 位 与 作 用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与 难 点423课标要求教材地位与作用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措施:目标导读为线,学生活动为主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 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清军武器装备
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为什么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仍难逃
失败的命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设疑导入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设疑导入活动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前两目,找到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成表格形式进行展示,自主完成讲学稿中的第一部分——自主学习
背景 时间 主张 口号 代表人物设计意图:
这一目是本节课的重点,了解洋务运动的概况。因顾及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故将主要信息进行简单的提示,用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要求制作表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教学过程 (1)军事工业(第一小组)
(2)民用工业(第二小组)
(3)新式教育(第三小组)
(4)新式海军(第四小组)
分组合作流程:
1、每个小组按照学案上面
的要求完成两种问题。
2、第一种问题为基础知识,
从课文可以中直接找出。
3、第二种问题是思考探究需
要分析材料并联系前后知识
思考作答。
4、完成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5、讨论后进行成果展示。分组合作 突出重点教学过程 活动二:(1)军事工业(第一小组)
①基础知识:时间口号 企业名称 创办人特点
19世纪60年代
————
19世纪70年代
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 最早的近代
兵工厂江南制造总局 曾国藩
李鸿章规模最大的
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左宗棠设备最齐全的船舶制造厂
教学过程 引进西方武器和进行西式操练的清军士兵 教学过程 通过分析图片材料,比较洋务运动前后,
中国军队使用兵器发生的变化,以及制作方式的不同。思考探究一:
近代的本质含义
是使用机器生产。
教学过程 (2)民用工业(第二小组) ①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
近代企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中国
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分析轮船招商局、开平矿物局和汉阳铁厂
的图片及文字材料,理解民用企业的作用。思考探究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观点1、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应该否定。 观点2、促使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值得肯定。辩论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
是否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事件
正反辩论 突破难点教学过程 活动三:教学过程 四、评价:
1、积极:
(1)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技术人员,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2、局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中
国
近
代
化
的
开
端教学过程 洋务运动4、内容军事工业——“自强” 民用工业——“求富”新式海军新式教育四、评价1、局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积极: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一、背景: 内忧外患二、概况:1、核心: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2、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三、结果: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教学过程归纳总结 巩固创新活动四:课后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参考:
(2)李鸿章出访欧美七国,惊讶和陶醉于摩天大楼,电话、电报
等工业化的产物,然而被邀请参观英国议会时,李鸿章却婉言相拒,
因为李坚持认为中国的制度很好,需要学习的仅仅是技术,而对于
支撑技术发展的制度体系,李鸿章是不愿去思考的。
——cctv大型记录片《华尔街》
(3)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
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
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
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
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教学过程归纳总结 巩固创新
学案导学和分组合作是我校历史组努力践行和坚持探索的模式。取得很不错的效果,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不断改善。
比如:
1、学生对其他小组学习内容的熟悉程度,远不如自己小组,
还需要通过习题进行巩固。
2、此模式需准备、展示、巩固三个环节,使用课时较多,
因此一个单元只能精心挑选1至2篇课文进行操作。
3、部分学生纪律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还需要相应的评价
机制进行约束和鼓励。教学反思 初中历史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