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噪声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让学生感受用铁皮刮玻璃和敲击音叉所发出的声音.并观察示波器中两种声音的图形.学生感受到音叉发出的声音悦耳,而铁皮刮玻璃的声音刺耳难听,令人烦躁不安.再让他们比较在示波器中显示的两种波形的区别,学生通过感受和观察,从物理和环保制度初步认识噪声.
图3—2—2和图3—3—3是噪声的两个例子.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对如下问题进行交流讨论.1.什么是噪声?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3.举例说明噪声对人的危害.
4.根据第47页的表,将一天中通常可能听到的声音的响度作估计,描述你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觉.5.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哪些?有关这方面你能做哪些工作?
新课讲解
一、噪声的来源
思考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进行补充讲解)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因此,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音.
3.城市噪音的来源是非常多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交通运输噪音、工业噪音、施工噪音、社会生活噪音.
4.举例:(1)交通运输噪音: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音: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3)施工噪音: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音等.
(4)社会生活噪音:家庭噪音、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课件“乐音和噪音”,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乐音和噪音的区别和联系.
二、噪声的大小及危害
噪声的等级由响度的单位分贝来表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7页的表,引导学生注意在这些环境中的分贝数,让曾经体会这些噪声污染的学生描述当时的主观感受.同时,可以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对于城市、工业区等区域内噪声标准的界定,说明噪声在当代社会造成的危害已需通过法律进行防治,提高学生的公民环保意识及法律意识.
根据学习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_____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为______dB;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的声音为_______dB;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并产生神经衰弱、头疼、高血压等疾病的声音为______dB以上;能引起鼓膜破裂出血,双耳完全失去听力的身音为_______dB.
2.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dB.
3.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