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金色的鱼钩
15
*
背诵:《七律 长征》
翻越五岭
翻越乌蒙山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越岷山
长征中还有一个伟大的历程:过草地!
说说你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过草地的资料。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气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恶劣。
要求: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接受任务→钓鱼照顾→壮烈牺牲
在红军过草地的过程中,炊事班长接受任务照顾三个小伤员,钓鱼给伤员吃,最后三个小队员走出草地,他壮烈牺牲的事情。
这篇小说讲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一件事。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然后和同学交流: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他的哪些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①
②
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关注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清瘦的老班长
和蔼可亲的老班长
外貌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乐观的班长
外貌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动作
为了让小战士相信自己真的吃了鱼肉,故意做出这个动作。善良。
动作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为了小战士的身体,宁愿吃草根吃鱼骨。
舍己为人。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我(失声喊):老班长,你怎么……
老班长(支吾着):我,早就吃过了。看到碗里还没吃干净,扔了怪可惜的……
我(打断):不,我全知道了。
老班长(轻声):小声点儿,小梁!咱们俩是党员,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动作
此时老班长的身体已经很差了,但是仍然心系小战士。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语言
与动作描写相结合起来读,老班长为了让我们相信,说了善意的谎言。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语言
自己身体这么糟糕,但是他仍然不忘记自己的任务。责任感强。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一棵一棵地摸……”
语言
虽然自己的身体很差,但是为了让小战士有营养摄入,不辞辛苦。
“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语言
面对已经知情的我,老班长用严厉的语言让我带头吃掉鱼汤,他心里始终想着别人。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语言
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想着小战士,仍然想着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神态
老班长心里只想着别人,不想自己。
这里为什么要写“我”的心理?除了此处有“我”的心理,还有哪里有?有什么作用?
我蹲在水边,心里不停地念叨:“鱼啊!快些来吧!这是挽救一个革命战士的生命啊!”可是,等了好久,还不见鱼上钩。好容易看到漂在水面的芦秆动了一下,赶紧扯起钓竿,还是空的……
此处“我”的心理写出我的着急,侧面突出老班长钓鱼不容易!
三个病号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来里路。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到了宿营地,他就到处去找野菜,和着青稞面给我们做饭。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其实,这些天他比我们瘦得还厉害呢!
关心小战士
关心小战士
为了他人不顾自己
从那以后,老班长尽可能找有水塘的地方宿营,把我们安顿好,就带着鱼钩出去了。第二天,他总能端着热气腾腾的鲜鱼野菜汤给我们吃。虽然我们还是一天一天衰弱下去,但比起吃光草根野菜毕竟好多啦。可是老班长自己呢,我从来没见他吃过一点儿鱼。
尽心尽力照顾小战士的班长
舍己为人的班长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这是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舍己为人
关心战友
忠于革命
学完这篇课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过草地那些日子,天气是风一阵雨一阵,身上是干一阵湿一阵,肚里是饱一顿饥一顿,走路是深一脚浅一脚。软沓沓,水渍渍,大部分人挺过来了,不少人却倒下去了。 ——《聂荣臻回忆录》
思考:作者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我想,等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这个闪烁着金色光芒的鱼钩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孙都来瞻仰它。
金色的光芒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 辉,象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
“金色的鱼钩”是文章的写作线索,记录了老班长尽心尽责照顾病号的英雄历程,赞扬了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是整个长征精神的缩影。同时也提示了课文的主题。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在长征路上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同学们可以观看八集大型纪录片《长征》,去了解更多的长征故事,去认识更多的红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