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13《花钟》说课稿(部编版)
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一揭示原因一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其原因,揭示了花朵分时开放的奥秘。作者先讲观察后的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并形象地列举了牵牛花等九种不同花的开放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的,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①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②与昆虫活动时间有关。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根据开花时间的不同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学习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修”、“醒”“示”“组”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借助关键句概括第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了解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不同说法,体会多样表达的好处。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规范书写,感知课文内容,认识"花钟"。
教学难点:体会多种形式的表达方法并学会运用。
四、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不是特别好,经常会出现大片段概括的现象,这是小学生的通病,不了解课文大意,盲目进行概括,所以在对这篇课文进行概括训练时,应该注意对概括技巧的重视,让学生正确概括。
五、说教法学法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提出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说说生活中的钟表都是由什么材质制作的?有没有见过有鲜花制作而成的钟表?这种由鲜花制作而成的钟表叫花钟。 板书课题:花钟。
(二)、整体感知,理解课题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什么是花钟吗?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全班认读。
(2)教写生字。
①观察字形,说说书写要领。
②师教写生字,生练写生字。
3.交流对“花钟”的理解,指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什么是花钟?
4.这位植物学家为什么能修建这样的花钟?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时间是不同的。
1.自读第一自然段,想想哪句话提示了这一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说说理由。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句子: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指导学生借助这句话把这段话的主要意思说得更简洁。 (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板书:花开不同 时间不同
3.引导学生边默读边圈出这一段中花的名称,然后想想课文是怎么介绍它们的。
(1)交流花的名称,说出省略号表达的意思。
(2)出示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花开的句子。(红色字体为表示时间的词语,黑色字体为描写花怎样开的句子。)
男女生合作朗读:男生读表示时间的词语,女生读表示花开的句子。
(3)在引读中发现课文的写法:什么时候,牵牛花怎么了?什么时候,蔷薇花怎么了?……
小结:课文先写花开的时间,再写花是如何开的。
(4)出示改写的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年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 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七点左右开了;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了;昙花在九点左右也开了……
①学生自读,说说更喜欢哪种表达。
②学生交流,发现文章语言的丰富、生动。
小结:文章用不同的语言介绍了花的开放,生动而又充满情趣。
(5)师生合作,配乐朗读第一自然段。
(四)、体会课文中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填一填,说一说。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睡莲▁▁▁▁▁▁▁▁▁▁▁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五)、拓展延伸
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说一说你喜欢的花。 出示牡丹花、向日葵、蝴蝶兰、迎春花、倒挂金钟、铃兰花图片,学生观察,练习说话。
七、说板书设计
13 花 钟
花开不同
时间不同
留心观察
八、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习 。
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花钟、赞美花钟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激起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2.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
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治情操,感受花钟之美、神奇。
不足之处∶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来定。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花钟》这篇课文是按照"归纳现象一揭示原因一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及原因,最后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的奇妙做法。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如何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课文思路清晰,语言精美。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花钟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达到有感情朗读,并能昭着书中的
写法仿写花开的样子。
3、初步体会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好处及第一自然段总分段式的结构特点。
4、积累语言,,背诵喜欢的段落
5、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制作花钟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的好处及第一自然段总分段式的结构特点。
四、说学情
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已有自己的主见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仍停留在粗略的表象认识上。本课教学为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感知了课文的内容,掌握了本课的生字,但是对于花能表示时间这一概念还不能清楚的建立联系,同时学生有了对第三单元的学习基础,对拟人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仅停留在能判断句子是拟人的写法,到底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把花当成人来写,写哪方面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还有一定困难。
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制作花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制作过程中读懂课文内容.理解不同的花开放能表示不同的时间。运用对比读,体会拟人写法的生动,结合图片视频来感悟学习作者抓住花的特点描写花开样子的方法。
五、说教法学法
1.通过朗读感悟,感受鲜花开放的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六、说教学过程
1、(板书课题:花钟)师述: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花钟》。
二、复习检测
(一)回顾上节课的知识: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二)我会读:(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干燥 灼伤 娇嫩 适宜 暮色 绽开
昙花 淡雅 花圃 吻合 芬芳 花蕾
(三)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花钟。
(出示: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p)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
三、课堂探究
(一)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这些花开放有什么奇特的现象?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每种花开放的时间和开放的姿态都不同
(二)我会比较。出示 第一自然段,对比两种写法的不同,体会文章语言的魅力。
例如:1、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2、 五点左右,蔷薇开了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
……
3、引导学生们说出: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开放的姿态也不同。
四、小组合作
(一)课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小组内读一读,说一说,选择你喜欢的一处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牵牛花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
睡莲
万寿菊
烟草花
月光花
昙花
(二)有感情的朗读优美句子。
1、指名读,女生齐读,男生齐读,全班齐读(配合相应的动作)。
五、小练笔
仿照课文中表达鲜花开放的语句,写一写你喜欢的花。
六、总结提升
请同学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七、说板书设计
现象 原因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发现
八、说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活动如果能及时地、适度地作出评价,就能够保持、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能在评价中启发、点拨学生,就能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在本课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了恰当评价学生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我尽量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课堂效果不错。
2.回顾这节课,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重要的过程属于学生,我们要根据情况把这个权利还给学生们,让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不足之处∶今后还应该不断探索,使评价的语言再丰富一些,形式再多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