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好的故事》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好的故事》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16:4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好的故事
第1课时
第八单元
《慈母情深》
《牛郎织女(二)》
《穷人》
《桥》
这个“故事”没有特定的人、特定的时间,也没有曲折的情节……
《好的故事》
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学习目标
1.会写“搁、综”等13个字,会写“预告、烟雾”等15个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理解难懂的词语,在此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把握课文内容,知道“好的故事”是指“我”的梦境,并初步感受梦境的美好。
文学常识
填一填
鲁迅,原名 ,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 、
,散文诗集 ,散文集 ,以及大量杂文。《好的故事》选自《 》。
周树人
《呐喊》
革命家
《彷徨》
《故事新编》
《野草》
《朝花夕拾》
野草
自读任务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勾画出来并跳过去。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随文识字
读准字音

膝髁
jiù
乌桕
qié
伽蓝
suō
蓑笠
cēn cī
参 差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随文识字
读准字音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yān
胭脂

泼剌

皱蹙

虹霓色
预告
烟雾
昏沉
解散
退缩
瘦削
澄碧
认读词语
错综
荡漾
浮动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让我们开火车,认读重点词语吧!
练习: 送词语宝宝回“家”。
用于合成词或成语时,读作“xuē”,如:
意思是“用刀平着或斜着去掉物体外面的一层”时,读作“xiāo”,如:
削铅笔
削除
剥削
削减
削面
瘦削
读通句子
⑤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诸影诸物,无不解散,而且摇动,扩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⑦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在一瞬间,他们又将退缩了。但斑红花影也已碎散,伸长,就要织进塔,村女,狗,茅屋,云里去。
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并:同。
复:又。
这些词语读得紧凑些。
再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中难懂的词语,并想一想:“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探究任务
自主探究
全班交流,试着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来理解难懂的词语。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初步梳理文章结构。
探究方法
这些词语可以先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意思,再借助注释准确理解。
探究活动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 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
◇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
..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朦胧:指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旧时指煤油。
现在写作“蒙眬”。
探究活动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
◇ 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 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
..
..
这些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出具体的意思。
鞭炮。
夏天成团成堆的,边缘参差不齐的云朵。
..
..
回响。
附近。
膝盖。
...
..
收缩。
探究活动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
◇ 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瘦削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
这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不用反复琢磨,联系上下文知道大致意思即可。
一种植物。
...
..
...
.
也是植物。
探究活动
1.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文中难懂的词语。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
◇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
这些词语联系上下文也无法理解,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借助网络搜索帮助理解。
..
表示水的动态的动词。
..
寺庙。
蓑衣和斗笠。
拟声词,形容鱼在水里跳跃的声音。
..
泼刺奔迸:是两个词,应该分开理解。描绘出了大红花倒影被拉长时的声音和动态。
探究活动
2.想一想:“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②我闭了眼睛,向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髁上。
③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
⑩我正要凝视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仿佛有谁掷一块大石下河水中,水波陡然起立,将整篇的影子撕成片片了。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眼前还剩着几点虹霓色的碎影。
说说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好的故事”描写的是梦境。
梦境
(10)—(12)
(1)—(2)
探究活动
3.想一想:谁能借助图示,说说本文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内容?
梦境
(3)—(9)
现实
现实
写“我”在“昏沉的夜”闭目养神的情状。
写“我”在梦境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写“我”骤然惊醒,重新回到“昏沉的夜”。
作者采用这种首尾呼应的写法,带领读者从现实逐渐进入梦境,又从梦境骤然回到现实。
默读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说一说,这个梦境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并理解概括地描写梦境的句子。
探究任务
自主探究
快速浏览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说一说,这个梦境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
找出概括地描写梦境的句子,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借助图片来理解它。
过程安排
探究活动
1.说一说:这个梦境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圈画关键词
④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⑧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无数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见,一一知道。
文中两次提到故事“美丽,幽雅,有趣”,这就是梦境给作者留下的印象。
探究活动
2.请你找出概括地描写梦境的句子。
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观察交织的图案
错综
理解
云锦:
中国四大名锦之首,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
齐读语段
边读边抓住关键词来理解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瞬=目+舜
“舛”左边的“夕”中间只有一点,右边第二笔是撇折。
凝=冫+疑
最右边的部件上半部分不要少一点。
骤=马+聚
最后一笔是捺不是点。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左宽右窄
“ ”稍小,“冃”的第一笔为垂露竖。


上下结构
“艹”舒展,遮盖下半部分,下半部分中的“氵”窄而长,和“平”“喿”高度相当。
书写指导













好的故事
鲁迅
美丽,幽雅,有趣
现实
(10)—(12)
现实
(1)—(2)
联系上下文
借助资料
梦境
(3)—(9)
难懂的词语
理 解
当堂练习
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预告 烟雾 昏沉 错综 澄碧
荡漾 解散 退缩 瘦削 浮动
瞬间 凝视 骤然 凌乱 陡然
课后作业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好的故事》。
好的故事
第2课时
第八单元
字词检测
1.河边枯柳树下的几株( )的一丈红,该是村女种的罢。
2.梦里( )的小河里,萍藻和鱼儿随着波浪一起( ),河面( )又恢复了平静。所有景物( )起来,像一幅美丽的画。
3.我正要( )他们时,水波( )起立,( )间凌乱了,再也找不到它原来的样子,但我总记得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shòu xuē
chéng bì
dàng yàng
shùn jiān
cuò zōng
níng shì
dǒu rán
zhòu rán
瘦 削
澄 碧
荡 漾
瞬 间
错 综
凝 视
陡 然
骤 然
好的故事
鲁迅
美丽,幽雅,有趣
现实
(10)—(12)
现实
(1)—(2)
梦境
(3)—(9)
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鲁迅先生的梦境,去体会梦境的美好吧!
学习目标
1.能抓住关键词句,朗读品味,体会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
2.能借助“阅读链接”等相关资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故事的“美丽、幽雅、有趣”体现在哪里。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研读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运用勾画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品读重点语句,小组代表汇报小组研读成果。
过程安排
1.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画面。思考:作者没有作任何具体描绘,只是将景物一一罗列,给你什么感觉?
探究活动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
朗读句子
这样的名词连排,不仅语句简洁,而且很有画面感,读着这段话,我们的眼前仿佛呈现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水墨长卷,真是美丽、幽雅、有趣。
探究活动
2.这一部分写了什么?
◇ 边缘都参差如夏云头,镶着日光,发出水银色焰。
水中景物倒影和夏云头有哪些相似之处?
这句话把水中诸物的倒影比作夏云头,从形状和色彩两方面具体描写了水中倒影的样子,美丽、幽雅,又有趣。
写水中景物的倒影。
探究活动
3.读一读,并说说语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上一句末尾与下一句开头采用了相同的字词。
使句子读起来更富有节奏感,写出了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倒影在水中交织融合、起伏变幻的景象,真是美丽而有趣。
探究活动
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
这时是泼剌奔迸的红锦带。
带织入狗中,
狗织入白云中,
白云织入村女中……。
配乐朗读
探究活动
4.再读第五和第七自然段,对比景物,说说自己的发现和问题。
段落 第五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
我们发现的共同点 (1) (2) (3) …… 我们发现的不同点 (1) …… (1)
……
我们的问题 (1) (2) …… 都是写水中的倒影。
都是水乡景物。
景物错综迷离。
景物随着水波变幻。
景物与“大红花”交织。
“我”的梦境中为什么会出现水乡景物?
为什么这些景物如此变幻迷离?
探究活动
5.我们的问题:“我”的梦境中为什么会出现水乡景物?

什么这些景物如此变幻迷离?
◇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指浙江绍兴西南一带风景优美的地方。
鲁迅的家乡在浙江绍兴,梦中的这些景物都是他童年熟悉的美的人和美的事。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这些水乡景
物会出现在他的梦境中。
梦境是美好的,但鲁迅心里明白它像倒影一样虚幻易碎,遥不可及。
6.配乐朗读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整体感受梦境的美丽、幽雅、有趣。
探究活动
要读懂鲁迅先生的散文诗可真不容易。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读懂文章呢?对了,我们可以结合时代背景、文学评论等拓展资
料,进一步读懂课文。
结合相关资料,思考:
1.为什么作者说真爱这好的故事?总记得这好的故事?
2.美好的梦境和昏沉的夜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
探究任务
合作探究
结合《野草》相关资料,再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
阅读“阅读链接”,结合阅读体会,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过程安排
1.阅读《野草》相关资料。
探究活动
本文选自鲁迅创作的散文诗集《野草》,该散文诗集共有23篇作品,作于1924年至1926年。这期间,鲁迅经受了一场持久、广泛、深刻、严峻的考验:先是女师大风潮,接着是“三一八惨案”,这中间贯串了他同反动军阀及其形形色色走狗们的斗争。《野草》虽然也蒙上了阴暗的气氛,夹杂着颓唐的干扰,但其基本精神是积极的,体现了人民的情绪和希望。
《野草》在艺术上的最大特征,是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诗情和哲理的结合,是《野草》艺术上的第二个特征。《野草》艺术上的第三个特征,是语言精练、隽永而富于生命力。
再次默读课文:你是否对有些语句产生了新的理解或感受?可以简单批注在课文旁边。
2.小组合作,阅读“阅读链接”,结合阅读体会完成课堂练习。
探究活动
选词填空
A.美好愿景(理想) B.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C.黑暗社会(现实)
D.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E.对故乡的眷恋
美好的梦境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 )。
(多选)
昏沉的夜
象征
象征
对比
2.小组合作,阅读“阅读链接”,结合阅读体会完成课堂练习。
探究活动
你从课后“阅读链接”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二则材料阐释了文中“昏沉的夜”和“美好的梦境”的象征意义,进一步补充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厌恶。
两则材料都发掘了课文的深刻内涵,点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即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合“阅读链接”和《野草》相关资料,我知道,“昏沉的夜”既是指作者写作的夜晚时分,也暗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
作者憧憬于“美的人和美的事”,但现实是“昏沉的夜”,没有“美的人和美的事”。“美好的梦境”象征着作者遥不可及的美好愿景。
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鲁迅先生只能借着这样一场梦,来抒发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黑暗现实的失望、
迷茫。
2.小组合作,阅读“阅读链接”,结合阅读体会完成课堂练习。
探究活动
选词填空
A.美好愿景(理想) B.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C.黑暗社会(现实)
D.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E.对故乡的眷恋
美好的梦境
“真爱/总记得好的故事”体现了( )。
(多选)
昏沉的夜
象征
象征
对比
A
BDE
C
拓展链接
阅读散文诗《秋夜》,再次感受一下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吧!
秋夜①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②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 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③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
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
①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
③这一段既是对深秋夜空自然景色的描写,又用拟人手法巧妙地勾勒出夜空阴险丑恶的神情,象征了北洋军阀统治及一切恶势力的黑暗、残忍、狡诈和冷酷。
②以奇特的重复修辞凸现枣树,特写镜头式的表现手法强调了两株枣树傲然独立、凛然不可侵犯的精神风貌。
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④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 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⑤
鬼 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 着许多蛊惑的眼睛。⑥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⑦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
④对小粉红花的描写,不仅寄寓了作者对弱者深深的同情和鼓励,而且有力地衬托了枣树的刚强性格和韧性的战斗精神。
⑥正是有这样的无畏而富韧性精神的战士,貌似强大的敌人天空“不安了,仿佛想离开人间,避开枣树”。
⑤写枣树饱经沧桑但清醒冷静执着于现实的战斗。
⑦夜游鸟“哇的一声”叫如一道闪电,撕开了厚重的夜幕,如一声惊雷,震响在渺渺长空,陡增战斗者的生气。
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⑧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⑨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⑩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⑧称颂小青虫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虽然小青虫有些莽撞,有的被烧死,有的“在灯的纸罩上喘气”,但作者对它们的斗争热情充满了敬意。
⑩时代需要“不问成败而要战斗的人们”,所以作者对小青虫活着的表示敬意,死了的表示祭奠。
⑨对小青虫的描写进一步衬托了枣树的成熟、执着和刚强。表现了作者寄希望于广大的如小青虫一样的青年,更快成长起来,同枣树一样进行更有力的战斗。
好的故事
鲁迅
美好的梦境
昏沉的夜
象征
象征
对比
美好愿景
(理想)
黑暗社会
(现实)
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对故乡的眷恋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美丽,幽雅,有趣
课后作业
课后,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野草》中的其他散文诗,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和父母、老师交流,也可以到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资料,帮助自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