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学生版
专题09古诗词阅读之比较阅读
要点梳理
★[考点概述]
所谓古诗词比较阅读,就是将内容、情感、表现手法、语言表达相近或相反的两首(甚至三首)诗歌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与赏析。这类题承载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度高,已成为一个新的考查热点。
古诗词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鉴赏的区别:一是阅读对象数量上有差别:二是比较阅读多了一道“作对
比”的程序。未来几年的中考,可能出现的新考法是:要求同学们自选角度,比较两首古诗的异或同。
1.严格按题目要求进行比较
审题时应明确:试题要求我们从哪方面展开对比,是内容、情感,还是意象、意境:是语言赏析,还
是手法、技巧。此外,题目有无其他特殊的规定或限制。只有审清题意,看清了比较点,作答时才能有的
放矢。
2.紧扣原作比同析异
面对古诗词比较阅读题,在审清题干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的基础上,还要认认真真细读原作,尤
其应遵循试题导引,反复琢磨不同作品中构成比较的那些诗句。
★[设问方式]
诗歌比较鉴赏的命题方式通常有:
1、甲诗包含了怎样的哲理?它与乙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2、甲诗和乙诗抒情方式和书法的情感有何不同?
3、结合具体诗句,比较甲、乙两诗在内容上的异同。
4、同是送别诗,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的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
不同之处。
…
★【应对策略】
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读懂诗歌,理清大意。
两首诗放在一起对比阅读,难度是增加了,但是,只要读懂每一首诗,然后再比较答题应该不难。怎
样才能把一首诗读懂读通呢?应该是先读标题,因为标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信息。其次读注解。最后读诗句,
把从标题和注解中得到的信息用到诗句中去加以验证。读诗句时先把它当作古文来读,再把它当作古诗来
读,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及诗歌营造的整体意境对诗歌作诗意的解读。
二、辨别异同,知同辨异。
诗歌鉴赏比较阅读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知同辨异”:"知同”就是发现两首诗中相同、相似的东西,
如题材相同;“辨异”就是分辨两诗中不同乃至相对、相反的东西。“知同”也好,“辨异”也好,重点都要
落实到上面提到的一些主要对比点上去,都要从诗作中找到具体依据。鉴赏答题之际,可以从题干对另一
诗的解说中得到启示,从“同”中比较,发掘出“异”处。
三、整合归类,规范答题。
古诗鉴赏题之所以失分较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考生答题不规范,没有分要点,或者没有用诗歌鉴赏
的术语答题。因此,根据题目要求整合归类,用术语如虚实相生、用典等答题,可以提高得分率。
指点迷津
★【方法指导】
1.内容、情感比较
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前提是读懂诗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读诗的题目,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主要
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了解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即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境遇、心情的不
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注意诗中的意象诗歌要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注意诗的最后两句,古人写诗
常常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比较鉴赏诗歌“情感的表达”还可以是比较抒情手法的异同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异同。要鉴赏这类题
目,首先要明白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这两种抒情方式,然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一般情况下,
古典诗歌的思想感情包括“忧国伤时”“建功立业”“人生感慨”“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咏史怀古”“边
塞征战”“隐逸闲居”“讽喻时世”“闺怨哀愁”“生活杂感”“托物言志”等方面。
2意象、意境、形象比较
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景和物,“意”就是作
者的情思。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一般来看,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