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学生版
专题12古诗词阅读之炼字
要点梳理
★[考点概述]
古人写诗,特别讲求字词的锤炼,即“炼字”。炼字是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一种方法。即根据内容
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从而使所用的字词获得简练精美、形
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设问方式]
A评析诗词炼字的命题方式通常有: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诗中的某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4、诗中的“诗眼”“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5、赏析诗中某字的妙处或说明某字的表达效果。
★【典型题析】
作答炼字这类题时,不要孤立的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炼字题答题步骤往往是:
(1)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
(2)分析这个字或词有没有构成语法现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
(3)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理解,描述景象,简要分析其内容:
(4)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哲理,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
刻重点答题格式: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
出了…情形,(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同时在结构上还照应了(前)后文的…(或“为…
做了铺垫”)(表感情、谈作用)。
示例1: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早上五盘岭①
岑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
松疏露弧驿,花密藏回难。
栈道溪雨滑,畲田原草千。
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
[注]①五盘岭: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峰。
问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
分析。(4分)
答:
示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标,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问题:“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答:
整指点迷津
★【技巧点拨】
学生在解答炼字类题目时,通常存在孤立字词、割裂理解、词不达意等问题,而没有遵循“字不离句、
句不离篇”的原则并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评析诗词炼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词性入手
古人炼字,主要是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副词、连词等),此外,数词、叠词等也常有涉及。
1.炼动词
动词具有疑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独特的功能。动
词主要充当谓语,因而根据所陈述主语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当主语是人时,它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意境更加耐人寻味。
(2)当主语是物时,它往往使用了比拟的手法,赋予描写对象以人情、人性美或是活化物象,化静为动。
一些多义和“活用”的动词,是考查的重点。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中
的“坼”与“浮”这两个动词描写就用得恰当而极有气势,生动地描写出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感觉:眼前是
一片无边无际的大水,好像湖东南的吴楚之地都裂开了,甚至整个乾坤都浮在水上。
2.炼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现人或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的词语,起修饰作用。锤炼形容词的效果具体可以分为以
下几种情况:
(1)精妙的形容词可以突出描写对象形、声、色等方面的特点,增强画面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