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节日》项目式学习
春节专项学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本次春节专项学习活动,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由来、习俗和春节对联,学会围绕主题项目开展活动。(重点)
2、围绕“春节”的来源、习俗和春联等方面开展探索性学习。
3、培养有计划地活动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4、通过了解“春节”的由来、习俗、春联等,培养学生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难点)
5、通过展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方式:查找、收集、整理资料;交流讨论、设计制作课件;展示汇报。
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确定内容,成立探究小组。
通过引导学生畅谈已经知道的和自己还想要了解的有关春节的内容,选定“春节的来源、习俗、春联”作为本次探究的内容。最后结合学生的兴趣、能力、条件需要,归纳指导,将相关或相近的问题归结在一起,生成四个小组:①节日来源探究小组;②节日习俗探究小组;③节日传说故事探究小组;④春联探究小组。
第二阶段:讨论设计,完善探究方案。
各小组负责人带领团队讨论、设计小组学习的探究方案
组织各小组交流探究方案,指导完善探究方案。
第三阶段:分头行动,开展探究活动。
(1)以小组为单位按方案进行实践活动。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3)小组之间互相展示交流,找出不足,进行整改。
第四阶段:资料汇总,形成展示成果。
(1)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完善,形成结论。
(2)教师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小结。
(3)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5)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五阶段:春节专项学习成果展示。
一、师生同唱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引出春节专项学习活动。
二、教师简单介绍各探究小组在学习活动中的做法。
三、小组汇报,展示成果
1、春节来源探究小组展示
学生汇报:小组负责人利用课件展示春节的来历。(课件)
2、春节传说探究小组展示
学生汇报:小组负责人介绍春节有关的三个传说:压岁钱的传说、贴门神的传说及“年兽”的传说,同时学生还将“年兽”的传说改编成舞台剧,将这个传说搬上舞台。(课件、讲故事、舞台剧)
3、春节习俗探究小组展示。
学生汇报:1、小组负责人先出示一组图片,其他同学根据图片猜习俗;2、快速抢答。小组负责人设计了几个与春节习俗有关的题目,学生进行快速抢答;3、学生观看课题组同学收集的春节习俗视频,进一步了解春节的习谷;4、负责人介绍春节十大习俗,重点解答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习俗。(课件、视频)
4、春节春联探究小组展示
(1)小组成员价绍春联的起源、春联的传说、春联的寓意及春联的分类;(课件)
(2)小组负责人与全班同学举行对对联活动;(课件)
(3)小组负责人展示我校朱家仪同学写春联的视频;(视频)
(4)小组负责人展示我校教师写的几幅春联,学生排春联、读春联;(春联)
四、老师总结。
同学们,经过本次项目式学习,我们春节项目组的同学初步知道了如何进行探究学习,如何制定研究方案、如何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料、如何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如何制作PPT、如何剪辑视频等;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如何解决问题。学习的过程很累,但我们很快乐,因为我们收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