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习题课件(9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习题课件(9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15:21:40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专项综合全练(三) 气候类型的分布与判读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地气侯资料图”。读图,完成
1、2题。
气温(℃)
降水量(毫米)
40
500
30
400
20
300
10
200
0
100
-10
4710(月)
世界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D)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2.下列中国商品中,最有可能被列入该地进口清
单的是
(A)
A.电风扇
B.羽绒服
C.咖啡
D暖手宝
下图为“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
柱状图”。读图,完成3、4题。
气温(℃)
降水量(毫米)
30
600
15
500
0
400
-1
300
30
200
-45
100
-60
14710(月)
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3.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D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高温多雨
4.该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
A.赤道附近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回归线附近
D.极地附近
5.黑龙江省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下列图
中表示该气候类型的是
(A)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气温(℃)
降水量(毫米)
30
600
30
600
15
500
20
500
0
400
10
400
-15
300
0
300
30
200
-10
200
-45
100
-20
100
-60
0
-30
14710(月)
14710(月)
A
B
气温(℃)
降水量(毫米)
气温(℃)
降水量(毫米)
30
600
30
600
20
500
20
500
10
400
10
400
0
300
0
300
10
200
10
200
20
100
20
100
-30
-30
0
14710(月)
14710(月)
C
D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采取更加有力的
政策和措施来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严格控制
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
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
放与吸收平衡)。据此,完成6、7题。
6.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
A.核电、水电
B.化肥、农药
C.煤炭、石油
D.地热、风能(共20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一课时 地球形状与气候地球运动与气候
知识点1
地球形状与气候
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
地平面
的夹角。
2.正午的太阳高度:指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出
现在当地地方时正午12:00。
3.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
太阳辐射最强
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赤道
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高度变小,太阳辐射
的强度逐渐降低
知识点2
地球运动与气候
1.地球自转与气候
地球自转,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一个地方的太
阳辐射强度。人们在经历昼夜更替的同时,也
感受着天气的变化。
2.地球公转与气候
(1)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
的平面约成
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
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
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
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
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北极圈内可能
会出现
极昼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
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
成了春、夏、秋、冬四季。根据上述信息,人们将
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2)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春分(3月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21日前后)
昼长于夜,昼渐长
昼短于夜,昼渐短
昼长夜短,昼最昼短夜长,昼最
夏至(6月
长,夜最短;北极短,夜最长;南极
22日前后)
圈内为极昼
圈内为极夜
北半球
南半球

昼长于夜,昼渐短
昼短于夜,昼渐长
秋分(9月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23日前后)

昼短于夜,昼渐短
昼长于夜,昼渐长
昼短夜长,昼最昼长夜短,昼最
冬至(12月
短,夜最长;北极长,夜最短;南极
22日前后)
圈内为极夜
圈内为极昼
昼短于夜,昼渐长
昼长于夜,昼渐短
(3)五带的特点
气候
阳光直极昼、极
温度带
范围
特点
射现象
夜现象
南、北回归线
终年
热带


之间
炎热
北回归线与
四季变
温带


温带
北极圈之间
化明显
南温带
南回归线与
四季变


南极圈之间
化明显
北寒带
北极圈以北
终年寒冷


寒带
南寒带
南极圈以南
终年寒冷


知识点1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下面四幅图分别是某地不同季节中某天的正午太
阳高度角示意图,其中表示冬季的是
D

7
A
B(共24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二课时 温带的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知识点1
温带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主要分布在
我国1月平
夏季暖热多
温带季风
温带落叶阔
均气温0℃
雨,冬季寒冷
气候
叶林
等温线以北
干燥
的地区
常年受到来
自海洋的西
主要分布在
温带海洋
风影响,冬无
温带落叶
中纬地区的
性气候
严寒,夏无酷
阔叶林
大陆西岸
暑,一年内降
水均匀
按降水量由
多到少依次
呈现温带森
主要分布在
降水较少,冬
温带大陆
林、温带森林
亚欧大陆和
寒夏热,昼夜
性气候
草原、温带草
北美洲
温差大
原、温带半荒
漠和温带荒
漠景观
知识点2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在地表生长出
亚欧大陆和
苔藓、地衣等
长冬无夏,
苔原气候
北美洲北冰
植物,间或有
暖季短暂
洋沿岸
些低矮耐寒
的灌木丛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中低纬度地
气温、降水
高山高原
垂直变化
区的山地
随海拔高度
气候
显著
高原
变化而变化
知识点1
温带的气候类型
1.下列气候类型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C)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冰原气候
2.在亚洲和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范围最广的是
(B)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
3.分布在大陆西岸,常年受海洋和西风影响的气
候是
(C)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4.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的是
(A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5.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
(D)
A.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美洲
B.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C.欧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
D.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
知识点2
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6.企鹅生活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D)
A.苔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冰原气候
A.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C.热带雨林气候区
D.寒带气候区
8.自然景观出现了垂直变化的气候类型是(A)
A.高山高原气候
B.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冰原气候
D.苔原气候(共45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本章综合提升
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和气侯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概念
气温
分布
世界的气候气温和降水降水
类型
分布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地球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一、天气和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某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
某个地方多年的
概念
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短时间,经常变化
长时间,变化不大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
联系
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
和降水的情况。
(1)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气温指空气的温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
表示,读作“摄氏度”。
(3)风向和风力。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
指风的大小。
(4)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
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二、气温和降水
1.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时(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
气温之差。
(3)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
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南半球则相反。
(4)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
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
向高纬度递减)。
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
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降水的形成
(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
等,统称为降水。
(2)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3)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4)降水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空气中
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
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4.降水的类型
冷空气然
暖空气
11111111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5.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1)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
西岸降水少。
(3)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
水多。(共24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一课时 气温世界气温的分布
知识点1气温
1.概念: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2.气温与生活:气温的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和我
们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与我们的生
活关系非常密切。
3.气温的测定
(1)测量工具:可以利用气象园中的百叶箱
来测定气温,也可以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约
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
(2)测量时间:一般是北京时间2时、8时、14
时、20时。
知识点2
世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人们根据各地的气象记录,把相同气温
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起来。
2.世界气温的分布状况
(1)世界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非洲大陆;最寒
冷的大陆是
南极洲大陆
;除南极洲外,寒冷
区域最大的大洲是
亚洲
;世界平均气温分
布从低纬到高纬气温逐渐降低。
(2)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
海洋气温比陆地低;冬季,海洋气温比陆地
气温

(3)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高处气温较低。
3.等温线图的判读
(1)根据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判读气温递变的
方向。
(2)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判断气温差异的大小。
等温线
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
稀疏
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3)根据等温线的闭合情况,判断高低温中心。
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
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知识点1气温
1.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D)
A.中午12点
B.子夜
C.午后2点
D.日出前后
2.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
师说:“通常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
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C)
A.10点
B.12点
C.14点
D.16点
3.下表中的数据是小刘在室外测得的一日内气温
值,则该地当日的日均温为
(C)
时间
2时
8时
14时
20时
气温(℃)
4
7
17
12
A.7℃
B.17℃
C.10℃
D.4℃
4.读图,该日天气可描述为
(A)
气温(℃)
-T-T-下7-厂-T-1-T-厂7
10
0
t一1一十H一t一
-10
024681012141618202224(时)
天气符号
A.晴,北风4级,气温0~10℃
B.雾,南风2级,气温0~10℃
C.晴,无风0级,气温2~10℃
D.阴,西风3级,气温2~10℃(共25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
知识点1天气与气候
1.天气与气候
天气
气候
某个地方距离地
一个地方多年的
表较近的大气层
天气平均状况,
含义

在短时段内的具
它具有相对的稳
体状态
定性
常用词
全年严寒、终年
阴晴、冷热等
语描述
炎热等
两者都是大气的状况,气候是长时
联系
间的天气状况
2.天气与人类活动
(1)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很大,如着装、交通、
旅游等。
(2)人类活动也能影响局部的天气变化,如人工
降雨、人工消雾等。
知识点2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1.卫星云图
(1)作用:能够为气象工作者提供天气资料。
(2)含义: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
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
层越厚。
2.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主要包括
气温
(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
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2)常见天气符号


E3


风(西风5级)
多云

台风及其中心
降雨
S
浮尘
霜冻
$
扬尘
雷雨
沙尘暴
降雪
强沙尘暴
3.空气质量日报
(1)空气污染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指
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
(2)计算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可吸入颗粒物
或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
知识点1
天气与气候
1.天气的特点是
(C)
①短时间
②长时期
③常变化
④少变化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差异是
(A)
A.天气是经常变化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B.气候是经常变化的,天气是相对稳定的
C.天气天天变,气候永远不变
D.天气和气候是一样的
知识点2
卫星云图和天气预报
3.天气预报中表示沙尘暴的天气符号是
D

A
B
4.卫星云图上,通常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
地,白色表示云区。当北京在卫星云图上为绿
色时,说明北京当时是
(A)
A.晴朗天气
B.阴雨天气
C.大雪天
D.晴转阴天气
5.如果出现“蜻蜓低飞”现象,那么相应的天气预
报可能是
(D)
A.阳光普照,吹2~3级东南风
B.有沙尘暴
C.未来两天将有寒潮
D.次日将有大暴雨
知识点3
空气污染指数
6.我国每天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主要评价的标准是
(
A.空气的含氧量
B.空气的含沙量
C.空气质量指数
D.空气的能见度(共25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
知识点1海陆分布与气候
1.同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
同纬度地区
夏季
冬季
陆地
气温高
气温低
海洋
气温低
气温高
2.中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
中纬度地区
北半球
南半球
最热月
7月
陆地
最冷月
1月
与北半
最热月
8月
球相反
海洋
最冷月
2月
知识点2
地形地势与气候
1.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
屏障作用,使得山地
阴坡气温低,阳坡气温高
(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
阻挡作用,山地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气温随地势的增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
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知识点3
人类活动与气候
1.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有利影响: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
区气候。如」
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
灌溉
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
(2)不利影响:如果任意
砍伐森林
,则可能
使当地气候恶化;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
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
高空的臭氧层,导
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
健康,等等。
知识点1
海陆分布与气候
1.北京和乌鲁木齐的纬度相近,但北京的年降水
量却比乌鲁木齐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D】
A.洋流因素
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
D.海陆位置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一纬度1月平均气温
(D)
A.陆地高于海洋
B.荒漠高于草原
C.高原高于平原
D.海洋高于陆地
知识点2
地形地势与气候
3.“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海南省与
青藏高原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
(C)
A.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
响有关
D.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
响有关
4.如图所示的是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
况,从图中可以看出
(B)
高度(米)
降水量(毫米)
25001
1
000
2000
800
1500
600
1000
400
500
200

--年降水量

山的高度
某座大山南、北坡的年降水量情况(共23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第一课时 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知识点1
热带的气候类型
1.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
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
2.热带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和自然景观
气候
气候
自然
主要分布区
类型
特征
景观
主要分布在赤道
热带雨
附近,如亚马孙平
全年高
热带
林气候
原、刚果盆地和马来
温多雨
雨林
群岛等地
主要分布在热带雨
全年高
热带草
林气侯的南北两侧,
温,干
热带草原
原气候
以非洲的热带
湿季
草原面积最为广大
分明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
归线经过的内陆地
热带沙
区和大陆的西岸地
全年高
热带荒漠
漠气候
区,以非洲北部的
温少雨
撒哈拉沙漠地
区面积最为广大
终年高
热带季
主要分布在印度半
热带季
温,旱雨
风气候
岛和中南半岛
雨林
季分明
知识点2
亚热带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一年内风向随季
亚热带季
节变化明显,最
主要分布在
亚热带
风和亚热
冷月平均温度在
亚热带的大
常绿阔
带湿润气
0
℃以上,四季
陆东岸地区
叶林

分明,夏季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类型
主要分布区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
夏季炎热干
地中海
亚热带常
岸,以地中
燥,冬季温和
气候
绿硬叶林
海周边地区
多雨
最为典型
知识点1
热带的气候类型
1.一年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的气候类型是
(A)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2.非洲有一种鱼叫肺鱼,当河流中有水时它用鳃
呼吸,当河流中没有水时它用肺呼吸,这是长期
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结果。由此推断肺鱼生活
地区的气候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D
A.热带雨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阿拉伯人喜欢穿宽大的袍子,骆驼是当地常
见的牲畜,也是传统的交通工具。下图为当地的
常见景观。据此,完成4、5题。
4.这张景观图片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典型特点是
A.河网密布
B.严寒多雪
C.气候湿热
D.炎热干燥(共35张PPT)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二课时 主要降水类型世界降水的分布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知识点1
主要降水类型
1.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
冰雹等。
2.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
和凝结核;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
出来,并形成降水。
3.降水量的测量
(1)基本仪器:雨量器
(2)测量方法:测量时,雨量器要水平放置在相
对开阔、较少受障碍物影响的地方,并准确记录
降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在降雨结束后,要及
时把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杯中,量杯的读数
就是这次降雨的降水量。
(3)单位:毫米
4.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
冷空气
暖空气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1)对流雨:指湿润空气受热
膨胀
上升,
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2)地形雨:指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
时,遇到
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
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3)锋面雨:指当
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
相对较轻的
暖空气被迫“拾升”,冷却凝结
而产生的降水。
知识点2
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世界降水分布特点: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
不均衡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
陆西岸降水少
知识点3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1.常见的表示方式有
表格
坐标图

等值线图等。
2.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
平均气温之差。
知识点1
主要降水类型
1.下列关于降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降水就是指降雨
B.有雨必定有云,有云就会有雨
C.降水是一种天文现象
D.降水包括雨、雪、冰周等多种形式
读图,完成2、3题。

海平面
2.图示中最可能出现的降水类型是
(A)
A.地形雨
B.台风雨
C.对流雨
D.锋面雨
3.甲、乙、丙、丁四点附近,最容易出现这类降水的是
(B)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2
世界降水的分布
4.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了解到
(C)
A.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B.世界各地气温的大体状况
C.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D.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
5.降水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作
(D)
A.等高线
B.等深线
C.等温线
D.等降水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