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二章 第2节
教科版 物理(初中)
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
观察与思考
音乐家用旋律、节奏以及歌词来表现节奏
摄影师用光描述汽车的运动
关于运动,你如何描述?
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来赞美运动
看看物理学家是如何描述运动的?
1、知道描写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
2、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通过学习,理解参照物的选择。
4、通过学习,能够对简单的速度进行计算。
参照物
1、运动的描述:物理学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奇怪,究竟是谁在动呢?
活动:动与静
把书放在桌子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它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思考下列问题:
(1)相对于桌面,笔的位置有没有变化
(2)相对于书,笔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关于笔是静止还是运动,提出你的看法。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要选择一个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一个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就说它是静止的;
一个物体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就说它是运动的。
(3)某物体被选定为参照物后,即同时假定该物体为不动的物体了,其实参照物本身也可能是运动的。
(2)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选取被判断的物体为参照物。
(4)对同一物体,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可以不同。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要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照物。
总 结
运动与静止相对性的应用
动与静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花样跳伞
同步卫星
宇航员以哈勃望远镜为参照物,进行维修工作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从上述的交流讨论可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
思考:
如果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怎样比较运动快慢呢?
1.比较快慢的方法:
(1)相同时间比路程
(2)相同路程比时间
公式:
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做物体运动的速度,表示物体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运动的快慢。
s 的单位:m
t 的单位:s
v 的单位:m/s
v表示速度
s表示路程
t 表示时间
2.速度
在教材图2-2-7中,关于短跑运动员跑得快慢的问题,可以比较两次的速度:
6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100m短跑运动员的速度
运动员100m短跑比60m短跑跑得要快。
3.速度单位换算
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是km/h
公路边的限速标志牌
1m/s=3.6km/h
以小换大,除以进率;以大换小,乘以进率。
1、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做标准。
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v=s/t
考点一:参照物
典型例题 1
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写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的“青山”与“孤帆”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帆船、河岸 B.河岸、帆船
C.青山、太阳 D.青山、划船人
A
迁移训练1
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学生有如图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学生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B、不论选择什么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
C、司机说乘客没有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D、画面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C
考点二:动与静
典型例题 2
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帆船相对于大地是静止的
B.空中的雨滴相对于帆船是静止的
C.空中的雨滴相对于牛是静止的
D.牛背上的人相对于大地是运动的
D
迁移训练2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楚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 的物理知识所导致的。
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考点三:快与慢
典型例题 3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 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
C. 速度越小所用的时间就越短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D
迁移训练3
羚羊跑的速度是20m/s,一短跑运动员5S内跑完了50m的路程,汽车的速度是54km/h,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 汽车、运动员、羚羊 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 D.运动员、羚羊、汽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