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纪念白求恩》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11:3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念白求恩
第一课时
基础训练
1.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派遣(qiǎn) 极端(duān) 殖民地(zhí) 拈轻怕重(niān)
B.狭隘(ài) 热忱(chén) 冷清(lěng) 漠不关心(mò)
C.纯粹(cuì) 佩服(pèi) 晋察冀(jì) 精益求精(yì)
D.鄙薄(pǐ) 教训(xùn) 高尚(shàng) 见异思迁(qiān)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是( )
A.以身寻职 毫不利己 极端热忱 微不足道
B.粘轻怕重 满腔热忱 冷冷清清 自吹自擂
C.莫不关心 麻木不仁 精益求精 狭隘民族
D.见异思迁 鄙薄技术 自私自利 不远万里
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
⑵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
4.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5~7题。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选段中,作者把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概括为两个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
6.对选段中分别用到的“白求恩”“白求恩医生”“白求恩同志”三种称呼的解说不妥的一项是(  )
A.从共产党员角度称白求恩为“同志”。
B.从病人和医务工作者角度称“白求恩医生”。
C.转述前线回来的人说的话,直称“白求恩”。
D.换用不同的称呼,表明白求恩多种身份。
7.选段文字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字音认读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与方言区别开,如D项的“鄙薄”的“鄙”,应该读“bǐ”。
【答案】D。【解析】本题是对字形把握能力的考查。解答时,要与形近字和同音字等区分开,如A项,“以身寻职”应为“以身殉职”;B项,“粘轻怕重”应为“拈轻怕重”;C项,“莫不关心”应为“漠不关心”。
3.【答案】⑴设问。⑵排比。
【解析】本题是对修辞手法辨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调动平时对修辞常识的积累,依据具体句子做准确判断。
4.【答案】示例: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人人都佩服,人人都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⑵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都为之感动。
【解析】本题是对句型变换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特别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来的意思,要将双重否定句变成陈述句式,可删减字数,但不能改变原意。
阅读理解
【答案】⑴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⑵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热忱。【解析】本题是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细读选段,从选段中“表现在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不难看出答案。
6.【答案】D。
【解析】本题是对称呼的正确使用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认真读选段,联系选段中相关内容做参考来分析,然后针对选项的陈述内容做出正确选择。
7.【答案】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解析】本题是对主要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认真细读选段,找出选段的中心句,如选段开始列出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表现,接着号召“每个党员都要学习他(这种精神)”,紧接着用不良表现从反面论证,这样分析,不难找出答案。
纪念白求恩
第二课时[
【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论担当精神
①在短短两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这个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②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③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④A。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B。
⑤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4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⑥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恰当的两句分别填入文中的【甲】【乙】两处,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①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依然坚持写作,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
②在痛苦失意中,李白并没有丧失信心,依然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③虽然茅屋被秋风吹破,境遇困苦的杜甫仍心怀天下,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④虽然有高官厚禄的诱惑,庄子还是选择在濮水边悠然垂钓,享受山林中晴岚落日的美好。
3.根据文意,在第④段的开头和结尾的A、B两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4.口语交际
某校七(2)班在一次“我的理想”的主题班会上,班主任首先介绍《楚天快报》的一则报道:某市一小学布置一篇“我的理想”的作文,出人意料的是,孩子们的理想不再“高大上”,而是变成了“吃货”“当大官”“当土豪”,因为这样可以开名车、住豪宅。对此,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认同”与“反对”两种意见,最后班主任让王小强(认同者的代表)和我(反对者的代表)作总结发言。这时,你认为王小强会怎么说?你估计我会怎么讲?
王小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 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写作
毛主席在文中说“我们大家要学习他(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后来很多人就遵照了毛主席的指示,尤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这样的人不断涌现。请你列举一例,写出他(她)的主要事迹。(不超过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解析】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提取。一般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可视其结构来确定,若是总分结构,就在文章开头,反之在结尾。就本文而言,从开头“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的句子概括可得。
2.【答案】选择第①句和第③句。①句中的“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史记》”可知司马迁强烈的责任。③句中杜甫自己遭遇困苦依然心忧天下,符合心怀天下的境界。
【解析】考查论据的应用。【甲】对应第三段围绕担当是一种责任,身处困境仍依靠责任感克服困难。①句中的“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史记》”可知司马迁强烈的责任。【乙】对应第五段围绕担当是一种境界,心怀天下的境界。③句中杜甫自己遭遇困苦依然心忧天下,符合心怀天下的境界。
3.【答案】A.担当是一种勇气。B.勇气是我们拥有担当的重要条件,我们只有有了勇气,才能更好的保家卫国。
【解析】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根据上下文的提示,①处上下文“担当是一种责任”“担当是一种境界”,句式一致。下文句子“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可见,该段论述担当是一种勇气。②处是对该段内容的总结。
4.【答案】示例:王小强说:现在是多元社会,个人的理想没有标准答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且个人理想还可能随着时间推移、心智成熟而发生改变。因此,我认同他们的想法。(意近即可)我说:王小强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学生人生理想的物质化,一定程度上是当今社会风气与价值观的直接影射,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现实主义的盛行,说明我们的价值观念仍需要纠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精神风貌与价值取向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引导我们,让我们自觉校准理想目标。(答出大意即可)
【解析】本题是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答题时需注意:王小强是认同者的代表,王小强的发言就应该是赞同“吃货”“当大官”“当土豪”的理想,阐述其合理性即可;“我”是反对者的代表,应该在发言中纠正前者(“吃货”“当大官”“当土豪”的理想)的思想偏差。
5.【答案】示例:据张显扬回忆:“有一回,部队在一片水草丰盛的沼泽旁宿营。一个小战士来到水塘旁,突然高兴地叫起来:“野萝卜!野萝卜!”张思德过来一瞧,果然形状跟萝卜叶子差不多。张思德忙赶上去。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味道又甜又涩。不一会儿,张思德急忙对小战士说:“这草有毒……”张思德就是这样把生的希望让给同志们,把牺牲的危险留给自己。
【解析】本题是对创作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不但要注意语言表达,还要把事情的主要经过交代清楚,同时还要注意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