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课件(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6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16:3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与苏轼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词集《稼轩长短句》
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渴望统一中原。其词现存620余首。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初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写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倖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65岁了,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 得不到朝廷的重用。 这期间,1203年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tuō)胄起用,任浙江东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把持朝政,只想侥倖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半年后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1207年伐金失败,为向金求和,韩侂胄被杀以谢罪。
写作背景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用典:
(1)孙仲谋:三国时,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背倚海疆,北据曹魏,西抗刘蜀,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是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2)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出身寒微,后平定东晋内乱,建立功业,并取代东晋政权。他曾两度挥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借赞扬孙权、刘裕
孙权:表现敬仰之情,
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刘裕:表达敬仰之情和建功立业之心
用典:
(3)元嘉:宋文帝刘义隆(刘裕之子)的年号。刘义隆“自践位以来,有恢复河南之志”好大喜功。用兵之前,他听取彭城太守王玄谟(mó)陈说北伐之策,好大喜功,听信王玄谟北伐之策,打没有准备的仗,结果一败涂地,北魏军队一直追到长江边,声称要渡江,都城震恐。
(4)封狼居胥:《史记》载,卫青、霍去病各统大军分道出塞与匈奴战,皆大胜,霍去病于是“封狼居胥山”。封禅:在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为封;祭地报地以德,为禅。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借赞扬孙权、刘裕
孙权:表现敬仰之情,
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刘裕:表达敬仰之情和建功立业之心
借讽刺刘义隆
告诫南宋朝廷要汲取历史教训,
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
用典:
(5)佛狸祠: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当年刘义隆北伐,不仅没有得到预期的胜利,反而招致拓跋焘大举南侵,弄得两淮残破,胡马饮江。拓跋焘曾在瓜步山上建行宫,后来成为一座庙宇。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借赞扬孙权、刘裕
孙权:表现敬仰之情,
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能
刘裕:表达敬仰之情和建功立业之心
借讽刺刘义隆
告诫南宋朝廷要汲取历史教训,
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
借感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收复故土,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而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和悲愤
用典:
(6)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借赞扬孙权、刘裕
借古讽今、借典抒情
指责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
借讽刺刘义隆
影射宋孝宗用张浚北伐一事,并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
借感叹“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收复故土,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而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和悲愤
借廉颇以自比
表达了自己因为积极备战,不去逢迎权贵而不被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慨。
主 旨
英雄难觅
现状堪忧
我心未老
层 次
对英雄建功的景仰
对风流不再的惋惜
爱 国
对朝臣盲目出兵的担忧
对当局偏安一隅的愤懑
壮志难酬的愤慨
情 感
对象一 对象二 对比的效果
英雄业绩
可悲现实
扬州路
刘义隆
刘裕
佛狸祠
自己处境冷落
廉颇尚有赵王
派人询问
讽刺南宋统治者
昏庸无能
吸取经验,警告南宋
忧国伤时、不满愤懑
报国无门的愤懑
对比
中心主旨
①用典抒情,借古讽今
②借用孙权、刘裕等人相关典故
③表现了词人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期望和壮志难酬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愤懑。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