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劝学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1 劝学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8 19:0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荀子
劝学
《荀子》共32篇,每一篇都有明确主题,比《论语》这类不分章节的语录体有很大进步。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作为战国晚期最有学问的学者,荀子有多厉害呢?
1、弟子李斯(秦国宰相)、韩非(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仁(孔子)、义(孟子)、礼(荀子),礼的落实即法。
2、与孟子同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而儒家经典多为荀子这系传承。荀子相较孟子,更强调实在、能看到的东西。
3、性恶论:修身的必要性√诅咒黑暗、发泄不满×
性善论(孟子):人有成为圣人的可能——相辅相成
孔庙里面供奉一百多号人,孔子享受主祭,颜回、曾参、子思、孟子皆受配享,但唯独不见荀子。
荀子本来有牌位,但后来却被赶出。
荀子的经历让他对诸子百家的优劣是非进行深入思考,而且对各家学说都有批评,甚至对儒家人物也毫不客气。
初读正音
中 輮 有 槁暴
砺 参省 知 臾
跂 舆 楫 生
跬 驽 锲 螯
zhòng
róu
yòu
gǎo pù

cān xǐng
zhì




xìng
kuǐ

qiè
áo
翻译指导
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要求
信、达、雅
原则
留、删、补、换、调、变
方法
翻译重点句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

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动词,停止
提出观点,
态度鲜明,
语言简洁。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从蓼蓝 中提取, 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



疏通文意
代词,代指靛青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介词,意为“从”
倒装句,状语后置句
第二个表比较,意为“比”
介词,意为“比”

《齐民要术》中有详细记载:首先把蓝草倒竖在坑中,倒入水,使蓝草全部浸在水里。浸泡一定时间后,将浸液过滤,加入石灰水,用木棍快速搅动。等到坑里的物质沉淀下来,倒掉清水,留在底部的泥状物就是靛蓝了。
靛蓝并不能直接被丝织物吸收。染色时,人们在靛蓝中加入酒糟,使之发酵,经过化学反应,靛蓝就还原成了可以被丝织物充分吸收的靛白。用靛白染的白布,经过空气氧化后,就呈现出耀眼的蓝色。靛蓝的颜色比蓝草更深更厚重,因此被人们称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凝结成它,可是比水寒冷。
冰,水为 之,而寒于水。
疏通文意



动词,形成,凝结
代词,代指冰
介词,意为“比”
倒装句,状语后置
表转折的连词,但是、可是

蓝 青
水 冰

发展、提高
客观事物
提高、发展
加工
胜于
冷冻
寒于
引申


加工、变化
学习
木直中 绳,輮 以为轮,其 曲 中 规,
木材笔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烤)使它弯曲成为车轮,它弯曲得合乎圆规。
疏通文意
两个均意为符合、适合



以为



木工用来取直的墨线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形容词作名词,曲度
“以之为”的省略,把…当做
圆规
代词,代前文的“木”
重垂线在古时候的叫法是“墨绳”。古代建筑工人在测量看房子砌得直不直的时候是用墨绳。把绳子一头系上物体,然后在绳子上涂上墨,将绳子拿起,一头系着的重物就因为地球引力竖直向下,这样放在墙边上,如果墙跟绳子平行,就说明墙是直的,否则就是歪的。
虽 有 槁 暴,不复挺 者,輮使之 然也。
即使又晒干,不会再挺直,是(用火烤)使它弯曲,使它这样的。
疏通文意








表让步连词,即使
通“又”
槁:枯;暴:(本身字义通“曝” )晒;枯干、晒干
语气词,表停顿,可译为“…的原因”

代词,代“木直中绳”中的“木”
代词,这样
客观事物
改变原来状况
改变自己
引申



人工改造
学习
直木 轮

故木受绳 则 直,金 就 砺则利,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锯斧加工)就笔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
疏通文意

受绳






所以
经过墨线量

形容词词作动词,变直
指金属制成的刀剑斧等
动词,接近、靠近
磨刀石
形容词作动词,变锋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 省 乎己,则知 明 而 行无过矣。
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都注意省查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慧多智,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疏通文意









广泛
表递进,连词
动词,检查,检验
与“参”同义
介词,相当于“于”,意思是“对、向”
通“智”,智慧,
见识
明达。指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
行为
过失
并列连词。



木 直
金 利
完善
完善自己
客观事物
引申



检验
学习、反省
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吾日三省吾身。——曾子
反省是一面镜子,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可能。——海涅
人如果有一个持续的自我反省的习惯,那么他就会不断获得精神的次第地成长......不断的精神成长和展开,比什么都重要。——北大教授杨立华
我学习过的知识是否掌握到位?
我有制定计划和目标吗?完成如何?
我是否有去关心身边的人?
我与人交往是否谦和有礼?
我的情绪稳定吗?
我的精神充盈吗?
我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呢?
该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的?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金就砺则利
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
比喻论证
青出于蓝
冰寒于水
(直木)輮以为轮
木受绳则直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完善自己。
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