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时作业
选择题
1.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如图“?”处应该填写( )
A.城市的兴起 B.农业的发展
C.科学的进步 D.教育的普及
2.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这些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力的获得。获得“政治权力”常常是通过( )
A.领主恩赐 B.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C.教皇特许 D.市民大会选举
3.下图是国王为封建主领地上的城市颁发的特许状。根据该特许状上的主要内容可知,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
译文;特许状的主要内容是承认城市的自治权力和工商特权,明确市民的权利和义务。自治城市把特许状视为确保自由和权力的城市宪章,并将其珍贵地保存在审政厅有三把锁和三把钥匙的档案柜内。
A.获得经济独立 B.获得政治独立
C.获得完全独立 D.取得自由和自治权
4.“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中世纪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下列最能生动地印证这句谚语的是( )
A.农奴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
B.在城市里没有法律约束,人人都享有自由
C.城市里文化氛围好,便于自由观念的传播
D.当时的城市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清新
5.有学者在描述中世纪时说:“城市兴起的过程中,我们第一次在欧洲历史上写了‘平民的传记’,一个新社会集团出现了。”这个“新社会集团”指的是( )
A.农民阶级 B.封建贵族阶层
C.市民阶层 D.工业无产阶级
6.假如你是一位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任教的教师,不可能遇见的情况是( )
A.你私人创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那里得到授课许可证
B.你听说巴黎的教师组成了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C.你和你的学生享有司法特权,免受各级法庭的审理
D.你的学生们入学后要先上基础课程,再上专业课程
7.12世纪,西欧出现了早期的大学。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等;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上述材料说明西欧早期大学( )
A.起源于欧洲的基督教会学校和神学院
B.已经完全摆脱了基督教会的控制
C.完全受控于基督教会
D.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但也体现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8.大学的形成对中世纪城市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它刺激了城市的贸易;另一方面,大学使所在城市的影响不断扩大,这样就能进一步吸收新的居民。在当时,居民人数的多少是衡量城市是否繁荣的标志之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大学的形成,促成了城市的自治
B.大学的形成,促使城市更加繁荣
C.城市的发展,推动了大学的兴起
D.城市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的影响
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
A.城市自治权 B.人身自由权
C.特许经营权 D.男女平等权
10.11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的城市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采取的方式主要是( )
①金钱赎买 ②武力斗争 ③教会的赠予 ④与领主打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中世纪城市的基本居民是( )
A.农奴和领主 B.手工工匠和商人
C.乞丐和商人 D.手工业者和农奴
12.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是( )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的加强
B.促使封建主日益贪婪,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C.形成了市民阶层,他们成为早期资产阶级
D.提高了西欧国际社会的地位,使之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13.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封建神学 B.大学的兴起
C.城市的复兴 D.教会学校的出现
14 右图为“中世纪德意志大学课堂”,其课程设置不包括( )
A.文法、修辞
B.法学、医学、神学
C.儒学、地理学
D.算术、天文、音乐
15.13、14和15世纪的英国主教在牛津或者剑桥大学受过教育的比例分别为50%、70%和90%左右。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 )
A.中世纪城市工商业普遍发展缓慢
B.牛津或者剑桥大学得到教会的支持
C.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建立得更早
D.教师行会的成立对大学诞生的作用
16.“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对此谚语理解明显错误的是( )
A.城市居民拥有更多自由发展机会
B.城市完全摆脱国王控制实现自治
C.农奴进城住满一年零一天可获得自由
D.城市居民通过金钱赎买争取自治
17.12世纪时,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这时的牛津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等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得到了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的传播
C.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阿拉伯文化在西欧的不断传播
18.下面材料评价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 )
西欧中世纪的大学突破了教会对思想与文化的垄断,有利于世俗文化的发展,为中世纪西欧社会培养了实用的人才,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
A.课程 B.进步性
C.局限性 D.性质
19.回眸世界历史,在西欧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形成了市民阶级。其中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成为早期的( )
A. 大封建主 B. 小封建主 C. 资产阶级 D. 财阀
20.“博洛尼亚大学位于意大利北部,11世纪时此处过往商旅络绎不绝,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不断,所以该校一直以法学著称,学校内还形成了法科大学。此后该校还经常与市政当局和其他市民接触,成立了市民团体。”这段文字意在强调中世纪的大学( )
A.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B. 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出现
C. 得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支持 D. 具有较大的自治和管理权
21.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的身份。下列表述与现象相符合的是
A.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 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 D. 城市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22.2009年4月出版的《一本书读懂世界史》里记载,法国有个城市叫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2世纪时( )
A. 琅城被罗马征服
B. 琅城市民抵抗了日耳曼人的入侵
C. 琅城市民发动了反专制的战争
D. 琅城市民开展了争取自治权的抗争
23.在欧洲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A.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和工商业的发展
C. 教皇教会对人民的精神控制
D. 查理 马特实现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二、非选择题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
材料二: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而原有的僧院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从11世纪起,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自发地创办了世俗学校。
材料三:随着城市的兴起,西欧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这一阶层后来经过不断分化,成为与特权等级(教士、贵族)有别的第三等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这一时期意大利、法兰西和英格兰新兴的著名工商业城市各一个。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世纪大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大学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中“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指的是哪一阶层?经过分化后,最终形成了哪一阶级?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的兴起给西欧历史带来了哪些深远影响。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两汉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隋朝中央政府成立国子监,一直延续到明清,明代国子监生学习“四书”“五经”,兼习律令、书数等。太学和国子监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在办学育人、繁荣学术、发展科举取士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材料二:13世纪,欧洲大学在教会支持下逐渐获得自治地位。大学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以上科目统称为“骑士七艺”,课程的设置一方面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外教育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外教育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26、中古西欧和中国的差异,构成了世界文明的一部分。
【城市对比】
小丽:我国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市民阶层也庞大得多,所以更为先进。
小明: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民阶层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1)你认为他们俩谁说得更有道理?
(2)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6世纪欧洲大学与10~13世纪中国书院的课程设置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答案
1-5ABDAC 6-10CDBAA 11-15BCBCB 16-20BCBCA 21-23BDB
24、(1)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意大利:威尼斯(或米兰);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
(2)城市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原有的教育方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发展促成大学的兴起,大学为城市发展吸引和培养人才,反过来又推动城市的发展。
(3)市民阶层。早期资产阶级。
(4)西欧城市的兴起对瓦解西欧封建制度和孕育近现代西方文明起了重要作用。
25、(1)都有专门的教育场所;教育都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时代的特点。
(2)中西方课程设置不一样;中国的教育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西方的教育主要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西方的教育主要受基督教会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影响,而中国的教育主要是为封建王朝培养人才,根本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26、(1)小明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西欧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层,而且一部分人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小丽则只看到了表面现象。
(2)差异:欧洲大学课程突出实用性,追求科学。中国书院课程内容单一,以儒家经典为主,侧重于伦理道德的教育。原因:①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和理学兴起的影响;中国科举制的发展。②西欧未形成统一的国家;西方城市兴起和工商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