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同步练习卷(1)(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0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18 20:3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2022年同步练习卷(1)
一 、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分)时速达到的郑州到西安的高速客运专线开始运营,方便了人们出行.已知郑州到西安线路全长,列车总长,动车组运行时间约根据上述信息可知
A. 由于动车组列车总长 ,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不能视为质点
B. 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约为
C. 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
D. 由题目信息不能求出动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度
二 、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60分)
2.(6分)“歼一”舰载机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落瞬间的某个物理量大小为,方向与跑道平行,这个物理量是
A. 路程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
3.(6分)在某段公路上,分别有图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面数字的意思是
A. 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 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 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 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4.(6分)某人在医院做了一次心电图,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心电图仪卷动纸带的速度为,图中方格纸每小格长 ,则此人的心率为

A. 次 B. 次 C. 次 D. 次
5.(6分)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源应是
A. 以下的交流电源 B. 以下的直流电源
C. 的交流电源 D. 的直流电源
6.(6分)如图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在内经过相距的、两点,汽车经过点时的速度为,则
A. 汽车经过点的速度大小为
B. 点与点间的距离为
C. 汽车从点到点需要的时间为
D. 汽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7.(6分)一辆汽车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末速度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的加速度为 B. 汽车的加速度为
C.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D.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8.(6分)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A. 末质点距出发点最远 B. 末质点的加速度为零
C. 末和末质点在同一位置 D. 内质点的平均速率为
9.(6分)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所示,油画中描述了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设计的斜面实验。他让铜球沿倾斜的长直轨道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利用滴水计时记录铜球运动的时间,研究铜球的运动规律。
下列描述铜球运动的物理量,属于标量的是
A. 位移 B. 时间 C. 速度 D. 加速度
10.(6分)挥杆套马是我国蒙古传统体育项目,烈马从骑手身边奔驰而过时,骑手持长的套马杆,由静止开始催马追赶,二者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 内骑手靠近烈马
B. 时刻骑手刚好追上烈马
C. 在内烈马的平均速度大于骑手的平均速度
D. 内骑手的加速度大于内烈马的加速度
11.(6分)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内、第内、第内、第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则
A. 他在第 末的瞬时速度为 B. 他在第 内的平均速度为
C. 他在 内的平均速度为 D. 他在 末的瞬时速度为
三 、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
12.(12分)如图所示为某客车的图象.
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
求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3.(12分)质点从点出发做变速直线运动,前向东运动了到达点,在点停了后又向西运动,经过前进了到达点西侧的点。求:
质点运动的总路程
质点从点到点平均速度大小及方向
四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4.(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将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与小车连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为。
释放小车前,小车应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打点计时器。
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一条纸带。、、、、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若打纸带时,交流电的实际频率为,但计算加速度时仍按计算,则测量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D;
【解析】解:、郑州到西安路程远大于动车长度,故可以将动车简化为质点,故A错误;
B、车组列车在郑州到西安正常运行时的平均速率为:,故B正确;
C、郑州到西安路线是曲线,故位移大小无法求出,故平均速度未知,故C错误;
D、郑州到西安路线是曲线,故位移大小无法求出,故平均速度未知,故D正确;
故选:。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本题关键明确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同时要知道质点的概念,不难.
2.【答案】D;
【解析】解:“歼”舰载机着落时的速度为,是通过一个位置的速度,故为瞬时速度,指瞬时速度大小,与路程、位移都无关。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
瞬时速度表示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研究的是“点”,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通过一段位移的速度。
本题要求能正确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键抓住对应关系: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3.【答案】D;
【解析】解:告示牌甲是里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告示牌乙上面的数字是瞬时速度。
所以甲是指路程,乙是指瞬时速度,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
告示牌甲是量程牌,表示路程.限速是指瞬时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该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识的了解程度.量程牌的数字、计程器的读数等都表示路程.速度计测量瞬时速度的大小.
4.【答案】C;
【解析】
有题可知每两次相邻的心跳时间间隔内纸带发生的位移,再由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得发生该位移所用的时间,从而得到心率数值。
此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简单题。

由图及题意可知,心跳一次纸带经过的路程为,由匀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每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故心率的周期为:。
故选。
5.【答案】C;
【解析】解:在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使用的电源应是 的交流电源,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
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具体使用,尤其是在具体实验中的操作细节要明确。
对于基本实验仪器,要会正确使用,了解其工作原理,为将来具体实验打好基础,对于实验装置和工作原理,我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它,还要从实践上去了解它,自己动手去做做。
6.【答案】D;
【解析】解:、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中点的速度大小为,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有

设点速度大小为,则有


整理代入数据可得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整理可得汽车从点到点需要的时间
点与点间的距离为
故错误;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式,有
汽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代入数据可得
故正确。
故选:。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经过点的速度大小,进而得出汽车从点到点需要的时间及点与点间的距离;
、利用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结合已知量求出汽车从点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
在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要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的应用,另外要注意推论成立的前提条件。
7.【答案】C;
【解析】解:、汽车的加速度故AB错误。
、汽车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D错误。
故选:。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
8.【答案】D;
【解析】解:、由图可知,内质点一直向正方向运动,故末质点到达最远,故A错误;
B、时质点的速度为零,但斜率不为零,故加速度不为零,故B错误;
C、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时正向位移最大,时总位移为,故C错误;
D、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知,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选:。
图象中各点表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本题考图象的应用,注意图象中的第四象限中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9.【答案】B;
【解析】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时间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选。
10.【答案】C;
【解析】解:、内,骑手的速度比烈马的小,骑手远离烈马,故错误;
、根据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前内骑手的位移小于烈马的位移,因时刻两者位于同一位置,则时刻骑手还没有追上烈马,故错误;
、烈马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骑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可知烈马的平均速度大于骑手的平均速度,故正确;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越大,加速度越大,知内烈马加速度大于内骑手的加速度,故错误。
故选:。
内,根据骑手与烈马的速度关系分析两者间距的变化,根据前内两者位移关系,分析时刻骑手是否追上烈马;内根据图像分析它们的平均速度即可比较大小;根据图像的斜率分析加速度关系。
解决本题时,要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要知道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由此来分析追及问题。
11.【答案】C;
【解析】解:、知道的是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的情况,所以不能确定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AD错误;
B、第内的位移的大小为,时间为,所以第内的平均速度为,所以B错误;
C、内的位移的大小为总位移的和,为,时间为总时间,即,所以在内的平均速度为,所以C正确;
故选:
根据每秒的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可以求的对应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不能确定具体的运动情况,所以不能确定瞬时速度的大小.
知道每秒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并不能确定人的运动情况是否为匀加速度运动,这是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来分别计算平均速度的大小即可.
12.【答案】解:
(1)0~1 h,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 h~1.5 h,客车静止在40 km处.1.5 h~3 h,客车沿负方向匀速返回.
(2)客车在0~1 h内的速度:
== km/h=40 km/h
1 h~1.5 h内车静止,
故=0 km/h
1.5 h~3 h内的速度
==km/h=-26.7 km/h,负号表示与方向相反.
(3)全程的总位移为△x=-=0,故平均速度为=0.
全程中客车通过的路程为s=2×40km/h
故平均速率为== km/h=26.7 km/h.
答:
(1)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是0~1 h,客车向正方向匀速前进40 km.1 h~1.5 h,客车静止在40 km处.1.5 h~3 h,客车沿负方向匀速返回.
(2)客车在0~1 h内的速度是40 km/h.1 h~1.5 h内车静止,1.5 h~3 h内的速度为-26.7 km/h.
(3)全程中客车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0和26.7 km/h.;
【解析】
物体的位移图象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由形状直接判断客车的运动情况: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轴的直线表示静止;
根据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由数学知识求解速度.
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之差.读出位移,再由公式求出平均速度,由求出平均速率.
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性质是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对于位移图象关键要掌握:图线的斜率等于速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13.【答案】解:全过程中的总路程为:;
设向东为正方向,平均速度为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初位置为点,末位置为点,则位移;
所用的总时间
平均速度,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由到。

;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公式及位移与路程,在解题时要注意明确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路程为物体经过轨迹的长度,由题意可求得总路程;
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由题意可知总位移与总时间,则可求得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14.【答案】靠近;,;偏小。;
【解析】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实验的原理,掌握纸带的处理方法,会通过纸带求解瞬时速度和加速度,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的运用。
为了纸带上多打一些点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根据周期的测量误差确定测量值的测量误差。

为了纸带上多打一些点,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
得:;
当电源频率大于时,实际打点周期将变小,而进行计算时,仍然用,因此测出的速度数值将比物体的真实数值偏小。
故答案为:靠近;,;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