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一轮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试卷(word版+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中考一轮 世界近代史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试卷(word版+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8 16:28:4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过程(序幕)、影响、结束后颁布的法律文献(《权利法案》:时间、内容、影响)(高频) 2.君主立宪制:建立历程、特点、影响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序幕)、影响;《权利法案》颁布时间、内容和影响;君主立宪制建立历程、特点和影响 2.熟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图片,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提高材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美国独立战争:过程(爆发、转折点)、颁布文献(《独立宣言》:起草者、内容、影响/局限性)、人物(华盛顿:事迹)、性质、影响、胜利后颁布的法律文献(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地位、局限性)(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通过图片、示意图反映的史实 5.跨学科(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爆发、转折点)、性质、影响;《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内容、影响/局限性;1787年宪法的内容、地位和局限性 2.熟悉美国独立战争和1787年宪法的图片或示意图;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会运用跨学科知识解答历史问题;提高材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法国大革命:原因、经过(开始标志)、颁布文献(《人权宣言》:内容、意义)、性质、意义、拿破仑帝国(建立者、《拿破仑法典》、对外战争影响)(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反映的史实5.观点论述(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经过(开始标志)、性质、意义、《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者、《拿破仑法典》和对外战争 2.熟悉法国大革命的图片或漫画,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掌握观点论述类试题的解题方法;提高材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命题点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1.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他生活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征收苛捐杂税,压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材料所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
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 B.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
C.议会已能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D.农民阶级是反对国王的主力军
2.下面是1649年1月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约的开始履行。
A.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 B.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C.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3.历史学家马立博研究17世纪的世界时指出:“……其时正值俄国的‘多事之秋’,英国也发生了内战,法国则出现了农民暴动……气候变化在那时的确是一个世界范围现象,因此对解释17世纪普遍的危机有用。”材料中的“17世纪普遍的危机”应该包含( )
A.法国大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荣革命”(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
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
5.“光荣革命”导致了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大改变。它不是某个统治者或者一群精英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而是确定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此“原则”指的是
( )
A.王位世袭 B.君权神授 C.三权分立 D.议会至上
6. 18世纪,英国人通常不太可能未经审讯就被关进监狱,其住宅也不会在没有法官授权令的情况下遭到侵入和搜查,如果一个大贵族犯了罪,他将和其他人一样被带到法庭上。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议会制定的法律具有最高权威 B.推崇“君权神授”,国王专断独裁
C.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D.推行福利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普遍加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材料中的“宪法”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8. 1689年,英王威廉和玛丽在举行加冕仪式时,不得不宣誓:“按照议会批准的法令以及同样形成的法律和惯例实行统治。”这里的“法令”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谈到:“1689年的这一法案确实一劳永逸地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命。”文中“这一法案”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和平法令》
10.“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政治体制”是( )
A.封建君主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1.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人不满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
A.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近现代中外大事记(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5世纪末-16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9世纪60、70年代-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19年 五四运动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从材料中找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并列出一位该事件的参与者。(2分)
(2)从材料中选择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分)
命题点2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1787年宪法 华盛顿
13.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其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4.美国电影《国家宝藏》是一个寻宝故事。传说中,寻宝线索藏在杰斐逊起草的1776年7月的一份文件中。要获取宝藏,主人公需要找到( )
A.《独立宣言》 B.1787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的1787年美国宪法又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者( )
A.激发了美国人的革命热情 B.深深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C.促使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 D.建立了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1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 )
A.确保地方分权 B.限制君主权力
C.三权分立原则 D.弱化联邦政府权力
17.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18.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最为典型。下列确立起资本主义共和制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苏联
19.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 )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 D.国会至上
20.国家制度的确立不能照搬现成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确抉择的国家,才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该制度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
材料二 1787年通过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开始了在一个大国里的大胆的政治试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2)依据材料二和上图,归纳该宪法体现了哪项原则?(1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
——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可靠的制度保障”是指什么政治制度?(1分)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两项基本政治制度,一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另一项是什么制度?(1分)
选民证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国画·1954年)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
命题点3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21.漫画是通往历史的另一扇窗户。
右图呈现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法国大革命开始
B.《人权宣言》颁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拿破仑帝国建立
22.下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
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23.1789年7月14日以前,法国儿乎只有天主教节日。此后,法国设立多个公民节日,7月14日也被设立为公民节日,从1790年开始,7月14日被定名为联盟节。这一做法旨在( )
A.清除天主教的影响 B.确立公民的自由权
C.增强对共和的认同 D.宣扬大革命的理念
24.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欧洲逐渐建立起来。这种制度是(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5.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道了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更困难了。”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
C.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 D.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
26.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面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材料旨在说明“大革命”( )
A.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 B.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27.下图为九年级(1)班同学编写的某历史人物剧本目录,据此判断剧本中的人物应该是( )
A.罗伯斯庇尔
B.华盛顿
C.克伦威尔
D.拿破仑
28.1800年,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于1804年颁布实施。由此可见,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的是( )
A.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 B.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C.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D.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
29.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扩大了法国疆域 B.打败了反法联盟
C.稳定了法国政局 D.传播了民主思想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里,作者主要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导致了拿破仑帝国覆灭 B.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C.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D.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31.下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16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32.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这两部重要文件的共同之处是( )
A.终结了君主制度 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宣告了民族独立 D.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
时间 重要文献
1689年 《权利法案》
1787年 1787年宪法
1789年 《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法典》
33.编制表格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世界近代史编制的知识表格。该表格反映的
学习主题是( )
A.近代西方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历程
D.西欧封建专制强化的过程
34.以下大事年表的名称应是( )
时间 1640年 1688年 1787年 1789年 1804年
事件 英国议会 重新召开 英国发生 “光荣革命” 美国宪法 制定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拿破仑法典》颁布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35.步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思想到制度再到技术的历程。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新生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文主义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试举出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3分)
材料二
(2)请完善上面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信息。阅读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过程的特点。(3分)
材料三
1841年 1871年
图一 英国农业、工业比重的变化 图二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材料四 瓦特蒸汽机很快在英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作动力,从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佣1000多人。进入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
确立。
——摘编自人教社2018年版初中《世界历史(上册)》教科书
(3)指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蒸汽机的发明与这种变化之间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 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他生活极度腐化…… 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 可知,詹姆士一世进行专制统治,压榨人民,激起了英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B 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国王权力和议会的权力的限制,排除 A、C 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力量占比,排除 D 项。
2.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上帝才是……真正的审判官”“ 国王是世袭”“ 名正言顺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可知,英国国王认为国王代表着人民的自由, 只有上帝才能审判国王,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据“ 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 “ 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 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可知,法官认为是人民赋予了国王权力,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国王也必须遵守这个契约,反映了资产阶级主张王在法下的思想。 因此,国王和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B 项正确。
3.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英国也发生了内战” “ 17 世纪普遍的危机” 并结合所学可知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项符合题意。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 18 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均不符合题意,A、B、C 三项排除。
4.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实现了议会和国王权力的嬗变。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光荣革命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 项正确。
5. 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 光荣革命” 之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逐渐“ 统而不治”,议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故该原则为议会至上,D 项符合题意。 王位世袭、君权神授是光荣革命之前的原则,排除 A、B 两项;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原则,排除 C 项。
6. 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 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立法权,材料中的“ 英国人通常不太可能未经审讯就被关进监狱”“ 一个大贵族犯了罪,他将和其他人一样被带到法庭上” 体现了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权威,A 项符合题意。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排除 B 项;C 项反映的是联邦制,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与福利政策无关,排除 D 项。
7.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英国”“ 宪法”“ 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A 项符合题意。 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
《独立宣言》,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法国拿破仑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均与英国无关,排除B、C、D 三项。
8.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1689 年” “ 威廉和玛丽在举行加冕仪式”“ 按照议会批准的法令以及同样形成的法律和惯例实行统治” 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威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A项正确。 1776 年, 大陆会议通过《 独立宣言》; 1789 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804 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B、C、D 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
9.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689 年的这一法案”“ 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 “ 英国革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A 项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 1776 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的纲领性文献,B 项排除;《人权宣言》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C 项排除;《和平法令》是 1917 年苏维埃俄国政府颁布的对外政策法令,D 项排除。
10.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 英国” “ 1688 年” “ 宫廷政变”“ 政治体制”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 年,英国“ 光荣革命”(即宫廷政变)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此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D 项符合题意。 封建君主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政治体制,A 项排除;B、C 两项与英国无关,排除。
11.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权利法案》” “ 令人不满意”“ 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 可知,尽管《权利法案》不完美,但是它符合英国当时的国情,说明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C 项正确。
12. (1)事件:新航路开辟。 (1 分) 参与者:哥伦布、麦哲伦、达 伽马、迪亚士。 (任写一个即可,1 分)
(2)【示例一】
所选史事: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 分)
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分)
论述:近代以来,英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19 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0 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 分)
【示例二】
所选史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分)
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分)
论述:近代以来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索,均以失败告终。 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是历史的必然选择。(3 分)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4 选择的事件有紧密关联, 观点明确, 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 运用材料和所学的史实, 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选择的事件有紧密关联 , 观点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 运用了材料中的史实, 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 条理基本清楚
2 选择的事件关联不紧密, 观点不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 但材料不充分, 或史论结合不充分
1 选择的事件没有关联,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 或仅仅重复材料中的史实
13.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 项符合题意。
14.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美国” “ 杰斐逊” “ 1776 年7 月”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A 项正确。 1787 年宪法与题干时间不符,B 项排除;1789 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804 年,拿破仑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均与美国无关,C、D 两项排除。
15. 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把 5 个黑人折合为 3 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可知, 这反映了《独立宣言》与 1787 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带有种族歧视色彩,B 项符合题意。
16. 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 并结合所学可知, 1787 年宪法颁布的背景是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经过各州代表的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C 项正确。
17.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分析备选项可知,A、C、D 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B 项是对 1787 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属于对史实的评判, B 项符合题意。
18.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7 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美国是资本主义共和制国家,B 项符合题意。 英国、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A、C 两项排除;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D 项排除。
19. A 【解析】材料信息“ 超过总统权限” “ 国会” “ 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 反映了在美国超过总统权限的协议需获得国会的批准才能生效,体现了美国政治分权制衡的特点,A 项正确。 B、C、D 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20. (1)“ 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 1 分) 法律文献:《权利法案》。 (1 分)
(2) 分权制衡原则。 (1 分)
(3)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分)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 分) (4)国家制度建设应结合实际国情与时代背景;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分,任答一点即可得分)
21. 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 1789 年” “《再见,巴士底狱》” 可知,漫画描绘的是巴黎民众攻占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A 项符合题意。 《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与漫画无关,排除 B 项;1792 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804 年,拿破仑帝国建立,均与漫画创作日期不符,排除 C、D 两项。
22. 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反革命阵营包括“ 国王 上层教士+贵族”,革命阵营包括“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劳动者)”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中对立的两大阵营,C 项符合题意。
23. D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789 年 7 月 14 日” “ 公民节日”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 联盟节和多个公民节日的设立, 宣扬了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公民、联盟等理念,D 项符合题意。 题干中没有反映法国天主教节日的存废情况,不能体现消除天主教的影响,A 项排除;题干没有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和共和的信息,排除 B、C 两项。
24.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7、18 世纪”“ 英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爆发于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两国革命表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 项符合题意。
25.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废除了各地封建特权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A 项符合题意。
26.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 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消灭了封建贵族,体现了法国大革命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A 项符合题意。
27.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雾月政变、颁布法典、加冕称帝、远征俄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99 年 11 月,拿破仑发动“ 雾月政变”,组成新政府。 1804 年,颁布实施《拿破仑法典》,同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加冕称帝,1812 年远征俄国,大败而归,D 项符合题意。
28.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是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B 项符合题意。 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是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排除 A 项;《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 C 项;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与史实不符,排除 D 项。
29.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了各地封建特权,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 项正确。
30.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拿破仑……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C 项符合题意。
31. B 【解析】根据题干中“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为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三国国情不同,开始时间、革命历程也不同,各具特色,B 项正确。 资产阶级革命始于 16 世纪的尼德兰革命,A 项说法错误,排除;法国大革命晚于美国独立战争,C 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与清除封建残余无关,D 项排除。
32. 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部法律文献分别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 项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并没有终结君主制度,排除 A 项;C、D 两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3. 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在近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A 项符合题意。表格未能体现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B 项排除;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殖民地人民的反抗,C 项排除;西欧封建专制强化与题意不符,D 项排除。
34. 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列举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史实,其共同主题是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即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项符合题意。
35. (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解放,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 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2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照搬材料最多得 1 分) 代表人物:但丁、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 (1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
(2) 空白处信息:①《人权宣言》; ②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2 分,回答一点得 1 分) 特点: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展开;由欧美国家扩展到亚洲国家;通过革命或者改革方式进行;通过颁布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改革的成果。 (1 分,任答一点即可)
(3) 变化趋势: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 (2 分,回答一点得 1 分) 关系: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为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奠定基础;促进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最终促使工业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 (2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
背景、过程(序幕)、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景、过程(序幕)、影响;《权利法案》
影响、结束后颁布的法 反映的史实 颁布时间、内容和影响;君主立宪制建立
律文献(《权利法 3.材料信息理解 历程、特点和影响
案》:时间、内容、影 4.图片反映的史实 2.熟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图片,掌握
响)(高频) “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
2.君主立宪制:建立历 类型和创新题,提高材料关键信息的提
程、特点、影响 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美国独立战争:过程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
(爆发、转折点)、颁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爆发、转折点)、性质、影响;《独立
布文献(《独立宣 反映的史实 宣言》的起草者、内容、影响/局限性;
言》:起草者、内容、 3.材料信息理解 1787年宪法的内容、地位和局限性
影响/局限性)、人物 4.通过图片、示意图 2.熟悉美国独立战争和 1787 年宪法的图片
(华盛顿:事迹)、性 反映的史实 或示意图;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
质、影响、胜利后颁布 5.跨学科(新考法) 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会运用跨
的法律文献(1787年美 学科知识解答历史问题;提高材料关键信
国宪法:内容、地位、 息的提取、辨识和理解能力
局限性)(高频)
法国大革命:原因、经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
过(开始标志)、颁布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因、经过(开始标志)、性质、意义、
文献(《人权宣言》: 反映的史实 《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意义、拿破仑帝国
内容、意义)、性质、 3.材料信息理解 的建立者、《拿破仑法典》和对外战争
意义、拿破仑帝国(建 4.图片反映的史实 2.熟悉法国大革命的图片或漫画,掌握
立者、《拿破仑法 5.观点论述(新考 “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
典》、对外战争影响) 法) 类型和创新题,掌握观点论述类试题的解
(高频) 题方法;提高材料关键信息的提取、辨识
和理解能力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命题点 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
1.詹姆士一世鼓吹“君权神授”,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
权力。他生活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征收苛捐杂税,压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农
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材料所反映
的信息主要是( )
A.国王的权力受到了极大限制 B.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矛盾激化
C.议会已能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D.农民阶级是反对国王的主力军
2.下面是 1649年 1 月 20日英国下议院组建的特别法庭审判国王查理一世的庭辩节
录片段。据此可知,国王与法官之间观念的冲突在于( )
国王:记住,我是你们法定的国王,你们审判国王是多么大的罪恶啊。上帝才是
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审判官……
法官:法庭现在以英国人民的名义要你答复,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的。
国王:英国不是选举制王国。国王是世袭,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名正言顺地代表
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法官: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国王的即位宣誓就意味着契
约的开始履行。
A.世袭王权与分权制衡 B.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
C.世袭王权与直接民主 D.君主立宪与王权至上
3.历史学家马立博研究 17世纪的世界时指出:“……其时正值俄国的‘多事之
秋’,英国也发生了内战,法国则出现了农民暴动……气候变化在那时的确是一个
世界范围现象,因此对解释 17世纪普遍的危机有用。”材料中的“17 世纪普遍的
危机”应该包含( )
A.法国大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4.钱乘旦认为,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但
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该观点强调“光
荣革命”(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避免了流血牺牲
C.杜绝了王朝复辟 D.改变了英国制度
5.“光荣革命”导致了政治合法性的思想大改变。它不是某个统治者或者一群精英
从他人手中夺得国家,而是确定如何选择后续统治者的原则。此“原则”指的是
( )
A.王位世袭 B.君权神授 C.三权分立 D.议会至上
6. 18世纪,英国人通常不太可能未经审讯就被关进监狱,其住宅也不会在没有法
官授权令的情况下遭到侵入和搜查,如果一个大贵族犯了罪,他将和其他人一样被
带到法庭上。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
A.议会制定的法律具有最高权威 B.推崇“君权神授”,国王专断独裁
C.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 D.推行福利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 “英国人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先行进入民主化之路的。当欧洲封建专制普遍加
强时,他们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用宪法的权威给国王套上了
羁勒,使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材料中的“宪法”指的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8. 1689 年,英王威廉和玛丽在举行加冕仪式时,不得不宣誓:“按照议会批准的
法令以及同样形成的法律和惯例实行统治。”这里的“法令”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世纪》谈到:“1689 年的这一法案确实一劳永逸地
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并在这情况下结束了几乎早半个世纪前就已开始的英国革
命。”文中“这一法案”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和平法令》
10.“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
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政治体制”是( )
A.封建君主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君主立宪制
11.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认为,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本身是狭隘、混乱且令
人不满意的;但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
所以处在奇特的不完美状态。其论述旨在强调( )
A.革命导致国内外局势紧张 B.法案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
C.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 D.议会与王权矛盾不可调和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近现代中外大事记(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1640—1688 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 世纪中期-19 世纪中期 英国工业革命
1840—1842 年 鸦片战争
1848 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
19 世纪 60—90 年代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70 年代-20 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4—1918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 年 俄国十月革命
1919 年 五四运动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从材料中找出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的标志性事件,并列出一位该事件的参与
者。(2 分)
(2)从材料中选择有关联的历史事件(明确写出所选择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
识自定一个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6
分)
命题点 2 美国独立战争 《独立宣言》 1787 年宪法 华盛顿
13.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其中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4.美国电影《国家宝藏》是一个寻宝故事。传说中,寻宝线索藏在杰斐逊起草的
1776年 7月的一份文件中。要获取宝藏,主人公需要找到( )
A.《独立宣言》 B.1787 年宪法
C.《人权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5.《独立宣言》宣扬天赋人权,但事实上,享有者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后来
的 1787 年美国宪法又把 5个黑人折合为 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这两
者( )
A.激发了美国人的革命热情 B.深深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C.促使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 D.建立了分权制衡的联邦制
16.美国 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
掌握,三种权力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美国 1787年宪法( )
A.确保地方分权 B.限制君主权力
C.三权分立原则 D.弱化联邦政府权力
17.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
判。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B.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D.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
18.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以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最为典型。下列确立
起资本主义共和制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苏联
19.1803年,美国政府签署了从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的协议,此举超过总统权限,
总统将协议交予国会,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这反映出美国的政治特点是
( )
A.分权制衡 B.联邦体制 C.中央集权 D.国会至上
20.国家制度的确立不能照搬现成模式,只有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需要,做出正
确抉择的国家,才能赢得历史的青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
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
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1 分)该制度依据的法律文献是什么?
(1分)
材料二 1787 年通过制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开始了在一个大国里的大胆
的政治试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总统
国会 最高法院
(2)依据材料二和上图,归纳该宪法体现了哪项原则?(1分)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
——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6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可靠的制度保障”是指什么政治制度?
(1分)此外,党和国家还制定了两项基本政治制度,一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另一项是什么制度?(1分)
选民证
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国画·1954 年)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国家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
分)
命题点 3 法国大革命 拿破仑帝国
21.漫画是通往历史的另一扇窗户。
右图呈现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A.法国大革命开始
B.《人权宣言》颁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再见,巴士底狱》(创作日期:1789 年)
D.拿破仑帝国建立 画面以正在拆除中的巴士底狱为背景
22.下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
反革命阵营
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
国王+上层教士+贵族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革命阵营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劳动者)
D.巴黎公社
23.1789年 7月 14日以前,法国儿乎只有天主教节日。此后,法国设立多个公民
节日,7 月 14日也被设立为公民节日,从 1790 年开始,7月 14日被定名为联盟
节。这一做法旨在( )
A.清除天主教的影响 B.确立公民的自由权
C.增强对共和的认同 D.宣扬大革命的理念
24.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在欧洲
逐渐建立起来。这种制度是( )
A.奴隶制度 B.封建制度
C.资本主义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5.1821年,一位希腊游击队首领宣称:“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使世人知
道了真相。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球上的神……通过现在这一变化,统治人民
更困难了。”该言论表明,法国大革命( )
A.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扼制了欧洲社会主义发展
C.体现了废除旧制度的不彻底性 D.呈现了革命过程的反复性
26.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它“是真正把斗争进行到底,直至交
战的一方即贵族被消灭面另一方即资产阶级完全胜利的首次起义。”材料旨在说明
“大革命”( )
A.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 B.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是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
27.下图为九年级(1)班同学编写的某历史人物剧本目录,据此判断剧本中的人物
应该是( )
A.罗伯斯庇尔
剧本人物: 第一幕:雾月政变
B.华盛顿 第二幕:颁布法典
第三幕:加冕称帝
C.克伦威尔
第四幕:远征俄国
D.拿破仑
28.1800年,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名为《拿
破仑法典》,这部法典于 1804年颁布实施。由此可见,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目
的是( )
A.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 B.将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C.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制 D.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
29.拿破仑说:“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从这句话中
可以看出拿破仑对欧洲的主要贡献是( )
A.扩大了法国疆域 B.打败了反法联盟
C.稳定了法国政局 D.传播了民主思想
3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贯彻法国
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
名的法典。”这里,作者主要强调拿破仑对外战争( )
A.导致了拿破仑帝国覆灭 B.压榨和掠夺了当地人民
C.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D.具有侵略性和非正义性
31.下图是某同学学习过程中绘制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英国资产 美国独立 法国
阶级革命 战争 大革命
1640 1688 1775 1783 1789
A.资产阶级革命始于 16世纪的英国 B.各国革命因国情不同而各具特色
C.法国大革命影响了美国独立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都清除了封建残余
32.17—18世纪,英国和法国分别颁布了《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这两部重
要文件的共同之处是( )
A.终结了君主制度 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C.宣告了民族独立 D.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
33.编制表格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世界近代史编制的知
识表格。该表格反映的 时间 重要文献
学习主题是( ) 1689 年 《权利法案》
A.近代西方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787 年 1787 年宪法
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1789 年 《人权宣言》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历程
1804 年 《拿破仑法典》
D.西欧封建专制强化的过程
34.以下大事年表的名称应是( )
时间 1640 年 1688 年 1787 年 1789 年 1804 年
事件 英国议会 英国发生 美国宪法 巴黎人民攻占 《拿破仑法
重新召开 “光荣革命” 制定 巴士底狱 典》颁布
A.封建时代的欧洲 B.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C.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35.步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思想到制度再到技术的历程。根据下
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
上是一种创新……新生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
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
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特
点概括起来,就是人文主义精神。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试
举出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3分)
材料二

果 推翻封建君主
英国资产 《权利 俄国 1861 年 推动俄国走上了发专制,确立
阶级革命 法案》 农奴制改革 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君主立宪制
成 废除了奴隶制,维
宣告北美殖民确 美国独立 果 《独立 扩 ② 护了国家统一,清
立 地独立,建立战争 宣言》 展
除了资本主义发展 美利坚合众国
成 的最大障碍
法国 果 推翻封建君主① 日本
统治,传播了 使日本迅速走上了 大革命 明治维新
资产阶级自由 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民主思想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扩展
(2)请完善上面思维导图中空白处的信息。阅读导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资本主
义制度确立和扩展过程的特点。(3分)
材料三
农业 100
工业 14% 工业 80
43%
农业 55% 60 城市
20% 40 农村
服务业 服务业 20
31%
37% 0
1750 1851 1870
1841 年 1871 年
图一 英国农业、工业比重的变化 图二 英国城市与农村人口比例的变化
材料四 瓦特蒸汽机很快在英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
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作动力,从
此,工厂可以设在远离河流的地方,工厂的规模也变得更大,有些工厂甚至雇佣
1000 多人。进入 19 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
确立。
——摘编自人教社 2018 年版初中《世界历史(上册)》教科书
(3)指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数据的变化趋势,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蒸
汽机的发明与这种变化之间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1. B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他生活极度腐化…… 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
越烈” 可知,詹姆士一世进行专制统治,压榨人民,激起了英国人民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革
命的爆发,B 项符合题意。 材料中没有涉及对国王权力和议会的权力的限制,排除 A、C 两
项;材料没有体现农民阶级在革命中的力量占比,排除 D 项。
2.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上帝才是……真正的审判官”“ 国王是世袭”“ 名正言顺
地代表我的国家的人民的自由” 可知,英国国王认为国王代表着人民的自由, 只有上帝才能审
判国王,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据“ 是英国人民把你选为国王” “ 国王和他的人民之
间, 存在一个契约协定” 可知,法官认为是人民赋予了国王权力,国王和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
约,国王也必须遵守这个契约,反映了资产阶级主张王在法下的思想。 因此,国王和法官之间观
念的冲突在于君权神授与王在法下,B 项正确。
3.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 英国也发生了内战” “ 17 世纪普遍的危机” 并结合所学
可知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D 项符合题意。 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 18 世纪,第二
次工业革命开始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均不符合题意,A、B、C 三项排除。
4.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 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
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表面上没有任何变化,实际上实
现了议会和国王权力的嬗变。 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
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光荣革命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D 项正确。
5. 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 光荣革命” 之后,确立了君主立宪政
体,君主逐渐“ 统而不治”,议会拥有国家最高权力,故该原则为议会至上,D 项符合题意。
王位世袭、君权神授是光荣革命之前的原则,排除 A、B 两项;三权分立是美国政体的原则,排
除 C 项。
6. 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8 世纪,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立法权,材料中的“ 英
国人通常不太可能未经审讯就被关进监狱”“ 一个大贵族犯了罪,他将和其他人一样被带到法
庭上” 体现了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权威,A 项符合题意。 1689 年《权利法案》颁布,君
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制约,排除 B 项;C 项反映的是联邦制,与材料信息无
关,排除;材料信息与福利政策无关,排除 D 项。
7.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英国”“ 宪法”“ 国王的权力与行为受到约束” 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国王权力受到限制,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 A
项符合题意。 北美大陆会议通过了
《独立宣言》,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法国拿破仑主持制定《拿破仑法典》,均与
英国无关,排除B、C、D 三项。
8.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1689 年” “ 威廉和玛丽在举行加冕仪式”“ 按照议会批
准的法令以及同样形成的法律和惯例实行统治” 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
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不得征收捐税。威
廉夫妇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
逐渐形成,A项正确。 1776 年, 大陆会议通过《 独立宣言》; 1789 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
《人权宣言》;1804 年,《拿破仑法典》颁布实施, B、C、D 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排除。
9.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689 年的这一法案”“ 确立了国会的最高权力” “ 英国革
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A 项符合题意。 《独立宣言》是 1776 年美国独立战争
期间颁布的纲领性文献,B 项排除;《人权宣言》是 1789 年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C
项排除;《和平法令》是 1917 年苏维埃俄国政府颁布的对外政策法令,D 项排除。
10.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 英国” “ 1688 年” “ 宫廷政变”“ 政治体制” 等信息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 年,英国“ 光荣革命”(即宫廷政变)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
束。 1689 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此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D 项符合题意。 封建
君主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政治体制,A 项排除;B、C 两项与英国无关,排除。
11.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权利法案》” “ 令人不满意”“ 作为一个阶级的代表,它
与阶级压迫、国家之间的压迫完美契合” 可知,尽管《权利法案》不完美,但是它符合英国当
时的国情,说明君主立宪制契合英国国情,C 项正确。
12. (1)事件:新航路开辟。 (1 分) 参与者:哥伦布、麦哲伦、达 伽马、迪亚士。 (任写一个
即可,1 分)
(2)【示例一】
所选史事:英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 分)
观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分)
论述:近代以来,英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19 世纪中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到 20 世纪初,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社会进入“ 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发明
带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
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 分)
【示例二】
所选史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 分)
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 分)
论述:近代以来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分别进行洋务运动、戊戌变
法、辛亥革命等探索,均以失败告终。 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 28 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推翻了帝国主
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由此可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是历史的必然选
择。(3 分)
评分标准:
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
4 选择的事件有紧密关联, 观点明确,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 运用材料
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 和所学的史实, 能够做到史论结合,
逻辑清晰
3 选择的事件有紧密关联 , 观点明确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 运用了材料中的
史实, 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 条理
基本清楚
2 选择的事件关联不紧密, 观点不明 有论述或说明, 但材料不充分, 或史
确 论结合不充分
1 选择的事件没有关联, 没有凝练出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 或仅仅重复
观点 材料中的史实
13.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并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 项符合题意。
14.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美国” “ 杰斐逊” “ 1776 年7 月”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A 项正确。 1787 年宪
法与题干时间不符,B 项排除;1789 年,法国制宪议会通过《人权宣言》;1804 年,拿破仑颁布
实施《拿破仑法典》,均与美国无关,C、D 两项排除。
15. 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天赋人权……不包括黑人和印第安人”“ 把 5 个黑人
折合为 3 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 可知, 这反映了《独立宣言》与 1787 年美国宪
法的局限性,带有种族歧视色彩,B 项符合题意。
16. 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 并
结合所学可知, 1787 年宪法颁布的背景是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软弱无力,经过各州代表的争论
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 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
法、司法三权分立,C 项正确。
17. 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 历史解释是
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 分析备选项可知,A、C、D 三项都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
史实,排除;B 项是对 1787 年美国宪法的评价, 属于对史实的评判, B 项符合题意。
18. 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787 年美国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美国是资本主义共和制国家,B 项符合题意。 英国、日本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A、C 两项排
除;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D 项排除。
19. A 【解析】材料信息“ 超过总统权限” “ 国会” “ 获得参众两院批准后最终生效”
反映了在美国超过总统权限的协议需获得国会的批准才能生效,体现了美国政治分权制衡的特
点,A 项正确。 B、C、D 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20. (1)“ 新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 1 分) 法律文献:《权利法案》。 (1 分)
(2) 分权制衡原则。 (1 分)
(3)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 分) 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 (1 分) (4)国家制度建设应结合实际国情与时代背景;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 分,任
答一点即可得分)
21. 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 1789 年” “《再见,巴士底狱》” 可知,漫画描绘的是巴黎
民众攻占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A 项符合题意。 《人
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最重要的法律文献和理论旗帜,与漫画无关,排除 B 项;1792 年,法兰西
第一共和国成立,1804 年,拿破仑帝国建立,均与漫画创作日期不符,排除 C、D 两项。
22. C 【解析】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反革命阵营包括“ 国王 上层教士+贵族”,革命阵营包
括“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劳动者)” 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法国大革命中对立的两大阵营,C
项符合题意。
23. D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789 年 7 月 14 日” “ 公民节日”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民众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由此开始。
联盟节和多个公民节日的设立, 宣扬了法国大革命产生的公民、联盟等理念,D 项符合题意。
题干中没有反映法国天主教节日的存废情况,不能体现消除天主教的影响,A 项排除;题干没有
体现公民的自由权和共和的信息,排除 B、C 两项。
24.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7、18 世纪”“ 英国和法国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爆
发于 1789 年的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权。 两国革命表明了资本主义制
度的初步确立,C 项符合题意。
25.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法国革命和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以前,人民曾认为国王是地
球上的神”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废除
了各地封建特权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A 项符合题意。
26.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 资产阶级完全胜
利的首次起义” 可知,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消灭了封建贵族,体现了法国大革命
具有彻底的反封建性质,A 项符合题意。
27.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雾月政变、颁布法典、加冕称帝、远征俄国” 并结合所学知
识可知,1799 年 11 月,拿破仑发动“ 雾月政变”,组成新政府。 1804 年,颁布实施《拿破
仑法典》,同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加冕称帝,1812 年远征俄国,大败而归,D 项符合
题意。
28. 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为了整理革命以来的立法成果,拿破仑主持制定了民法典”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是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B 项
符合题意。 显示自身至高无上的权力不是拿破仑主持制定民法典的目的,排除 A 项;《权利
法案》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排除 C 项;为发动对外战争提供法律依据与史实不符,排
除 D 项。
29.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这些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并结合所学可知,拿破仑大军几乎
横扫欧洲大陆,废除了各地封建特权,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D 项正确。
30.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拿破仑……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
施其著名的法典”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大军几乎横扫欧洲大陆,废除各地封建特权,传
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秩序,C 项符合题意。
31. B 【解析】根据题干中“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法国
资产阶级革命是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美国则是为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三国国情不同,开始时
间、革命历程也不同,各具特色,B 项正确。 资产阶级革命始于 16 世纪的尼德兰革命,A 项
说法错误,排除;法国大革命晚于美国独立战争,C 项说法错误,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
立战争是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与清除封建残余无关,D 项排除。
32. B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权利法案》与《人权宣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
部法律文献分别是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 项符合题意。
《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并没有终结君主制度,排除 A 项;C、D 两项
均与题意不符,排除。
33. A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其反映的是英国、美国和法国在近代的民主法制建设, A
项符合题意。表格未能体现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B 项排除;表格内容无法体现殖民地人民的反
抗,C 项排除;西欧封建专制强化与题意不符,D 项排除。
34. 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列举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 1787 年宪法的制定、法
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史实,其共同主题是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即资本主义制度
的初步确立, C 项符合题意。
35. (1)内涵: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个性解放,追求享受现世生活,反对中世纪
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肯定人权,反对神权,摒弃作为神学和经院哲学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
条( 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2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照搬材料最多得 1 分) 代表人
物:但丁、达 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莎士比亚。 (1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
(2) 空白处信息:①《人权宣言》; ② 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2 分,回答一点得 1 分)
特点: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首先在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展开;由欧美国家扩展
到亚洲国家;通过革命或者改革方式进行;通过颁布法律文件巩固革命、改革的成果。 (1 分,
任答一点即可)
(3) 变化趋势: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减少。 (2 分,回答一点
得 1 分) 关系:蒸汽机的发明解决了工业革命发展的动力问题, 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
器大生产的出现;为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奠定基础;促进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推动了城市化进
程,最终促使工业比重上升, 城市人口增加。 (2 分,任答一点得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