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美苏“冷战”:时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美苏“冷战”的时间、
间、概念、原因、对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概念、原因、对抗表现和影响;杜鲁门主
抗表现(杜鲁门主 反映的史实 义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表现和影响;德
义、马歇尔计划、德 3.材料信息理解 国分裂的标志性建筑和影响;北约和华约
国分裂、北约与华约 4.图片(漫画)反映 成立的时间和影响
成立)、影响(高 的史实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
频) 5.提炼观点并论述 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掌握提炼观点并论
(新考法) 述的解题方法;通过美苏冷战的地图、漫
画等,理解美苏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
来的巨大威胁
1.欧洲联合:时间、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欧洲联合的时间、目的
目的、意义等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和意义;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社
2.日本经济的发展: 反映的史实 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发展和影响
原因、表现 3.材料信息理解 2.掌握数据图表材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 4.图表、漫画信息反 透过数据图表等材料,理解欧洲联合和战
立:发展、影响 映的史实 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国际地位提高的巨大作
5.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用;多角度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影响
和局限性
1.苏联改革:戈尔巴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乔夫改革的影响、失 2.材料信息理解 和失败的原因;东欧剧变的实质与表现;
败的原因 3.图表、漫画反映的 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影响、启示
2.东欧剧变的实质与 史实 2.充分理解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
表现;苏联解体的时 响
间、原因、影响、启
示
1.万隆会议:时间、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1.重点记背知识:万隆会议的时间、地
地点、中国贡献、影 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 点、中国贡献和影响;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响 反映的史实 的发展、独立后面临的问题、纳米比亚独
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3.材料信息理解 立的影响
的发展,独立后面临 4.图表反映的史实 2.掌握主题归纳和材料信息概括归纳类试
的问题、纳米比亚独 5.主题归纳 题的解题方法;充分理解中国在万隆会议
立的影响 6.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中的重要作用;用国际视野的角度理解亚
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命题点 1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 德国分裂 北约与华约
1.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
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下侧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应为( )
第一章 美苏的对立 第二章 冷战的开始 第三章 两大集团的形成
☆美国 谋求世界霸权 ☆ 盟友变为对手
☆苏联 寻求国家安全 ☆ ①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3.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
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复苏欧洲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军事对抗苏联 D.遏制共产主义
4.苏联认为,马歇尔计划中包含这样一种企图,即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使
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属于美国的利益。为抗衡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对东欧各国
的经济援助。这表明( )
A.“欧共体”建立 B.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两极格局已结束 D.美苏矛盾不断升级
5.《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中提到:“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
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
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采取的军事措施
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成立华约组织
6.某军事组织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
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该组织一经成立,即
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该组织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7.右图漫画反映了( )
A.德国分裂
B.欧洲联合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8.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
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 154
千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这( )
A.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
C.反映了美苏冷战加剧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太空探索成就对比表
苏联 美国
1957 年 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抢占 1958 年 发射了卫星
太空制高点
1961 年 苏军中校列昂诺夫走出宇 1961 年 美国人怀特进入太空,仅比
宙飞船,在太空漫步 苏联晚了 3 个月
1966 年 苏联无人驾驶宇宙飞船登 1969 年 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
上月球 表面
上表反映出
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B.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C.美苏冷战已扩展到太空领域 D.美苏科技交流日益频繁
10.“柏林危机”爆发后,苏联只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留下空中
通道。美英立即采取反封锁措施,但没有使用武力。最后,双方通过谈判达成
协议,解除危机。材料体现出冷战的特点是(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发动战争是解决双方矛盾的唯一途径
C.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D.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1.李老师组织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下表)。据
此可知,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资料类型 名称
漫画 《铁幕下的窥视》(1946 年 3 月 6 日)
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
论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美苏冷战对峙
12.1914年秋,当更多的欧洲国家被卷入一战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8 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 年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严厉处置德国
1920 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1 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 年 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苏联成立
1929 年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 年 九一八事变
1933 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5 年 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年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7 年 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 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会议
1939 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
历史观点 主要内容
战略利益论 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
都要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持友善关系,
对抗不可避免。
格局论 虽然美苏主导了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
已经因为相互威胁的“安全困境”而失去控制,美苏不得不为
各自阵营的战略安全而对抗。
社会制度论 美国和苏联代表的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
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材料三 1914 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
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
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
1914 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
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 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
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918 年一战结束,只是欧洲短暂且不平静的 20年休战的开始。请从材料
一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
免。(要求:①完成两个角度的原因概括;②史实归纳准确,原因表述清
晰。)(4分)
(2)二战结束,以欧洲为中心的冷战又开始了,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有何表
现?材料二归纳了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
行论证。(要求:①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
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5
分)
(3)请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西方一面在
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4分)
(4)综合以上分析,你有何感悟?(2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775 年,北美 13 个殖民地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
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1776 年 7 月 4 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
起草的文件,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
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二 1917 年 11 月 6 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第二天,起义取得胜
利。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
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
解放斗争。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40 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处于既
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49 年,美、英、法等 12 个国家的代表在
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军事集团。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
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美苏
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1)材料一中,“大陆军”的总司令是谁?(1 分)“杰斐逊起草的文件”的
名称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这次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次革命”的领
导人是谁?(1分)
(3)材料三中,这种“状态”被称为什么?(1 分)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
分)以美国为首成立的“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1分)
命题点 2 欧洲的联合
14.下图是某国际组织 1958—1986年的发展历程示意图。该组织( )
1958 年 1973 年 1981 年 1986 年
A.构建了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B.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
C.致力于制定和规范全球范围内多边贸易协定
D.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5. 1951 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
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
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这一发展过程
反映了( )
A.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B.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C.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D.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
16.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
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 )
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17.欧洲西与美国隔大西洋相望,东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遥对。中欧积极发展
伙伴关系,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问题。(7分)
材料一 在过去的 50 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
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他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值得注意的
是,在 21 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摘编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材料二 1999 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面临前
所未有的挑战。3 月 24 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军轰炸南联盟长达 78 天,大
量资金从动荡的欧洲撤离到美国,欧元一路暴跌。2022 年 2 月,俄乌冲突爆
发。作为冲突始作俑者的美国,借地区紧张局势向欧洲盟友渲染“俄罗斯威胁
论”。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多国宣布提高国防预算,纷纷向美国军火巨头
“下订单”。美国撺掇欧洲国家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并将能源需求转向
美国,趁机发“能源财”。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借俄乌冲突大肆劫掠世界》等资料整理
材料三 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截
至 2021 年 12 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 48814 列,运送货物 443.2 万标箱,
累计运送防疫物资 1362 万件,共计 10.5 万吨。
——摘编自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实录(2022.1.18)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侧重经济领域的联盟是什么组织?两个联
盟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3 分)
(2)请你写一封信给欧盟委员会。要求:据材料二、三,指出欧美、欧中交往
的事实,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中欧关系的建议。(注意:①写在答题
卡指定位置。②只需写信的正文,字数 200以内;信的其他部分已为你写好,
不计入字数。③信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4分)
命题点 3 美国的发展 日本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它的对外政策思想
也发生变化。它把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视为其基本方针,这一方
针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它”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印度
19.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
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
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 )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20.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推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
A.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 D.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2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
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和教育等方面,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
阶层受惠多。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A.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源 D.消除了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
22.下图说明社会保障制度( )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完全消除了贫富差距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漫画)
23. 1970 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使纳
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
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命题点 4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24.导致下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1951—1980 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1951—1960 年 10.25% 1961—1970 年 6.45% 1971—1980 年 4.95%
A.美苏争锋的影响 B.集权模式的制约
C.历次改革的失败 D.华约组织的瓦解
25.“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
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该材料主要说明苏联模式( )
A.侧重工业化,忽视了民生幸福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D.导致苏联农业生产落后
26.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锤子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
(俄罗斯国旗)等相关资料,对这一历史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
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B.剖析冷战形成的原因
C.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 D.了解苏联的发展演变
27.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巴黎和会 二战结束 苏联解体
1914 1919 1939 1945 1989 1991 年
一战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东欧剧变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 D.20 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28.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
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 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
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53-1856 年,俄国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
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
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 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同时,对美
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1)19 世纪六十年代俄美两国都面临严重危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识分别指出两国应对危机的办法。(4分)
材料三
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 1922—1939 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 图二
图一
(2)请你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四 1928—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
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
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
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
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0 世纪 70 年代,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
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
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
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985 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
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
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
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91 年
年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以上材料皆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请你谈谈美苏的兴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
示?(4 分)
命题点 5 万隆会议“非洲年”古巴革命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29.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
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浪潮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
系逐渐崩塌,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一年中有 17个非洲国家
独立,被称为“非洲年”的是( )
A.1955年 B.1960 年 C.1971 年 D.1990年
31.下列对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 1990 年)
A.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从南向北发展
B.“求同存异”方针推动 1960年“非洲年”出现
C.到 20 世纪 90年代末所有非洲国家才实现独立
D.非洲国界的划分状况体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32.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
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8世纪末 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
B.1920年,甘地号召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由一战前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
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多个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而美苏则
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二战后逐渐崛起,反映了国家间综合实力的变化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
的演变,C 项符合题意。
2. 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冷战的开始”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A 项符合题意。 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走上
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B 项;不结盟运动兴起是世界多
极化趋势的表现,排除 C 项;材料中并未体现联合国的作用,排除 D 项。
3. D 【解析】题干中“ 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
主义得胜” 反映出马歇尔对共产主义的警惕,表明马歇尔援助西欧的真实目的是遏制共产
主义,D 项符合题意。
4.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马歇尔计划……从属于美国的利益。 为抗衡马歇尔计
划……”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双方冲突加剧,美国提出马歇
尔计划,苏联建立“ 经互会” 以对抗马歇尔计划,这表明了美苏矛盾不断升级,D 项正确。
5.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 军事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展开冷战对峙。 美
国在军事上主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对抗苏联,C 项符合题意。 推行杜鲁门主义、
实施马歇尔计划不属于军事上的措施,A、B 两项排除;华约组织是苏联主导成立的,D 项排
除。
6.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该组织一经成立,即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可知,材
料描述的组织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项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由德
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A、B 两项与材料描述不
符,排除;华约组织是苏联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与美国无关,D 项排除。
7. A 【解析】识读漫画可知,漫画中美国和苏联将德国一分为二,德国分裂为“ 东德”
和“ 西德”。 漫画形象地展示了美苏冷战中德国分裂的情况, 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与漫画信息无关,排除。
8. 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61 年” “ 民主德国” “ 柏林墙” 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949 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1961 年修建的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美苏冷战加剧,C 项符合题意。 1955
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A 项排除;B、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 C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苏两国正处于冷战对峙时期,两
国争先发展航天事业,体现出冷战局面已扩展到太空领域,C 项符合题意。 A、B、D 三项说
法错误,排除。
10.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苏联只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 “ 美英立即
采取反封锁措施” 反映了两大集团的对立与冲突,根据“ 留下空中通道” “ 没有使用武
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解除危机” 可知,两大集团间的对峙是有限的,力求避免战争,
体现出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D 项符合题意。 美国成为唯一
的超级大国发生在冷战结束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双方在尽量避免战争,排
除 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发展中国家”,排除 C 项。
11.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946 年 3 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
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1949 年,美、英等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 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 成立;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组
织”成立。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故该资源包
与美苏冷战对峙有关,D 项符合题意。
12. (1)1929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加速了西方各个国家内部矛
盾的激化,德日法西斯趁机扩张势力,进而掌握政权,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经济危
机使英、法等国无暇顾及法西斯侵略势力带来的严重危害,一味妥协,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进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言之
有理即可,4 分)
(2) 表现: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分)
观点:美苏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与战略利益不同。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
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
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双方都想在国际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1947 年,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此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全面的
对峙。 因此,美苏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和战略利益的不同。 (言之有理即可,4 分)
(3) 西方衰落主要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在欧洲,导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元气大伤;
二战后欧洲的分裂和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影响了欧洲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
动等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的实力。 获得成功主要表现在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等在全世界
加速扩张,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势力崛起。 (言之有理即可,4 分)
(4)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更
加公正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 (言之有理即可,2 分)
13. (1)总司令:华盛顿。 (1 分) 名称:《独立宣言》。 ( 1分)
(2)事件:十月革命。 (1 分)领导人:列宁。 (1 分) (3)状态:冷战。 ( 1 分) 标志:杜鲁
门主义的出台。(1 分)名称: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分)
14. D 【解析】根据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为了重振欧洲的经济,西欧国家
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从 1958—1986 年,欧共体成员国数量大大增加,促进了西欧国家
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 项符合题意。
15. D 【解析】根据题干中“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欧洲共同体”“ 欧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
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1993 年,大部分
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经济
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合作的加强,D 项符合题意。
A、B、C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6.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随着欧元的使用, 欧盟的普通老百姓……找到一种休戚与
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可知,欧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
展,更让普通民众通过切身感受,增加了对欧盟的认同感,A 项正确,C 项错误;20 世纪八
九十年代以来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与欧洲一体化无关,B 项错误;欧元的使用反映了欧
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D 项错误。
17. (1) 组织: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1 分) 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
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 分)
(2)中国是欧盟最真诚的朋友。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与欧盟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中
国与欧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共建“ 一带一路” 以及中欧班列的运行正是双方友好往来的
见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 美国在与欧盟的来往中,时常做出漠视国际规则、损
人利己的举动。 它不仅在 1999 年致使欧洲动荡、欧元暴跌,还在 2022 年借俄乌冲突从
欧洲各国手中大肆敛财。 希望欧盟能继续同中国维持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抵制以美国为代
表的霸权主义肆意破坏世界和平,借地区紧张局势大发横财的恶劣行径,一同建设持久和
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 分)
18. 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
“ 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 迈向‘ 政治大国’” “ 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
的担忧和疑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
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C 项符合题意。
19.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1991 年” “ 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2004 年” “ 改变了‘ 入常’ 策略” 可知,日本从 1991 年开始就采取各种策略谋
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日本希望在联合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实现自己政治
大国的梦想, D 项正确。
20.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 资本主义的稳定器’” 可知,资
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A 项符合题意。
21.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二战后……建立起…… 社会保障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A 项符合题意。
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 B 项;C 项与题意无关, 排除;社会
保障制度不能消除贫富差距,排除 D 项。
22. A 【解析】根据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缓和阶级矛
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A 项正确。
23. 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70 年” “ 过去的福利政策‘ 使穷人堕落,使纳
税人受骗’” “ 鼓励工作, 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 可知,过去的福利政
策会产生使穷人懒惰,并增加纳税人经济负担等负面作用。 因此,福利政策需要调整,应该
兼顾效率与公平,C 项符合题意。
24. 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51—1980 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呈现下
降趋势,这反映出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
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B 项符合题意。
25. A 【解析】材料中“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 反映了
只重视工业化;“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反映了不关注民生,因此材料主
要说明了苏联模式侧重于工业化,忽视民生,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
除。
26. A 【解析】根据题干“ 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并结合所学可知,1991 年年底苏
联解体,而俄罗斯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从社会主义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从苏
联到俄罗斯的转变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A 项正确。 题干只体现了苏联的解体,
并未完整的演示苏联的发展演变,D 项排除;B、C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7. D 【解析】根据年代尺信息“ 一战爆发”“ 巴黎和会” “ 二战全面爆发” “ 二
战结束” “ 东欧剧变” “ 苏联解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提供的信息都发生
在 20 世纪,且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是国
际格局的演变,D 项正确。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推
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 项表述不全面,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和
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
两极格局,B、C 两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28. (1)俄国:废除农奴制(或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改革、俄国 1861 年改革也
可)。 ( 2 分) 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 分)
(2) 答案示例:
1929 年—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幅下滑,人民生活困苦;( 2 分)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经济恢复。 (2 分) 评分说明:只要写出
“ 经济大危机” “ 罗斯福新政” 和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可得 4 分。
(3) 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西方的“ 和平演变”;苏联国民经济比例
严重失调;没有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6 分,一点 2 分,原因必须从材料四中得出,否
则不得分)
(4) 经济发展要有长远规划;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各产业要协调发展;改革要坚持社
会主义方向;要坚持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适合国情;要警惕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要
与时俱进等。 ( 4 分,一点 2 分, 启示必须从四则材料中得出, 否则不得分)
29.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万隆会议……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 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
功,A 项正确。
30.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
为“ 非洲年”,B 项符合题意。
31. D 【解析】由图片名称“ 非洲独立进程图” 可知,非洲各个国家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后通过民族独立运动逐渐从殖民国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非洲国界的划分状况也在一定程度
上体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D项符合题意。
32. 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中考考什么 中考怎么考 备考怎么做
美苏“冷战”:时间、概念、原因、对抗表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成立)、影响(高频)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片(漫画)反映的史实 5.提炼观点并论述(新考法) 1.重点记背知识:美苏“冷战”的时间、概念、原因、对抗表现和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影响;马歇尔计划的表现和影响;德国分裂的标志性建筑和影响;北约和华约成立的时间和影响 2.掌握“高频考点突破与中考创新题”中的考法类型和创新题,掌握提炼观点并论述的解题方法;通过美苏冷战的地图、漫画等,理解美苏冷战给世界和平与安全带来的巨大威胁
1.欧洲联合:时间、目的、意义等 2.日本经济的发展:原因、表现 3.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发展、影响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表、漫画信息反映的史实 5.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1.重点记背知识:欧洲联合的时间、目的和意义;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发展和影响 2.掌握数据图表材料类试题的解题方法;透过数据图表等材料,理解欧洲联合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对国际地位提高的巨大作用;多角度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积极影响和局限性
1.苏联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失败的原因 2.东欧剧变的实质与表现;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影响、启示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材料信息理解 3.图表、漫画反映的史实 1.重点记背知识: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 和失败的原因;东欧剧变的实质与表现;苏联解体的时间、原因、影响、启示 2.充分理解苏联解体对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
1.万隆会议:时间、地点、中国贡献、影响 2.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独立后面临的问题、纳米比亚独立的影响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2.通过材料信息辨识反映的史实 3.材料信息理解 4.图表反映的史实5.主题归纳 6.材料信息概括归纳 1.重点记背知识: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中国贡献和影响;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独立后面临的问题、纳米比亚独立的影响 2.掌握主题归纳和材料信息概括归纳类试题的解题方法;充分理解中国在万隆会议中的重要作用;用国际视野的角度理解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命题点1 美苏冷战 杜鲁门主义 德国分裂 北约与华约
1.世界政治格局由一战前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其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利益的冲突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2.下侧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目录(部分)。其中①处应为( )
第一章 美苏的对立 ☆美国 谋求世界霸权 ☆苏联 寻求国家安全 第二章 冷战的开始 ☆ 盟友变为对手 ☆ ① 第三章 两大集团的形成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3.二战后,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这表明他主张援助欧洲的真实目的是( )
A.复苏欧洲经济 B.促进国际贸易
C.军事对抗苏联 D.遏制共产主义
4.苏联认为,马歇尔计划中包含这样一种企图,即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使这些国家的经济从属于美国的利益。为抗衡马歇尔计划,苏联加强对东欧各国的经济援助。这表明( )
A.“欧共体”建立 B.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两极格局已结束 D.美苏矛盾不断升级
5.《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中提到:“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采取的军事措施是( )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北约组织 D.成立华约组织
6.某军事组织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该组织一经成立,即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该组织是( )
A.三国同盟 B.三国协约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
7.右图漫画反映了( )
A.德国分裂
B.欧洲联合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8.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的己方领土上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
千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这( )
A.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B.加快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
C.反映了美苏冷战加剧 D.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两国太空探索成就对比表
苏联 美国
1957年 成功发射人造卫星,抢占太空制高点 1958年 发射了卫星
1961年 苏军中校列昂诺夫走出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步 1961年 美国人怀特进入太空,仅比苏联晚了3个月
1966年 苏联无人驾驶宇宙飞船登上月球 1969年 美国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
上表反映出
A.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卓有成效 B.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C.美苏冷战已扩展到太空领域 D.美苏科技交流日益频繁
10.“柏林危机”爆发后,苏联只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留下空中通道。美英立即采取反封锁措施,但没有使用武力。最后,双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解除危机。材料体现出冷战的特点是( )
A.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B.发动战争是解决双方矛盾的唯一途径
C.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力量
D.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11.李老师组织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班级群推送了资源包(见下表)。据此可知,该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是( )
资料类型 名称
漫画 《铁幕下的窥视》(1946年3月6日)
条约 《北大西洋公约》《华沙条约》
论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A.“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 D.美苏冷战对峙
12.1914年秋,当更多的欧洲国家被卷入一战时,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 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严厉处置德国
1920年 甘地发动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1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年 埃及宣布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独立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苏联成立
1929年 美国股票价格暴跌,随后开始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3年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实行新政
1935年 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年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7年 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1938年 德国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会议
193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
历史观点 主要内容
战略利益论 美苏争锋属于典型的“零和博弈”。作为“天然对手”,两国都要寻求国际体系中的权力,美苏之间不可能保持友善关系,对抗不可避免。
格局论 虽然美苏主导了雅尔塔体制的形成,但是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已经因为相互威胁的“安全困境”而失去控制,美苏不得不为各自阵营的战略安全而对抗。
社会制度论 美国和苏联代表的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与对方的合作只是权宜之计,而对抗斗争才是主旋律。
——摘编自王帆《关于冷战起源的几种解释》等
材料三 1914年以来的几十年中,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实际上,这两种表面矛盾的趋势是互相加强的。全球前所未有的一体化,导致了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正以加速度扩散。但是反过来,也正是这种扩散削弱了1914年之前似乎不可侵犯的西方的全球霸权。诸殖民地民族正在有选择地采纳西方文明来对西方进行更有效的抵抗。因此,1914年以来的世界历史既是西方成功的历史,又是西方衰落的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1918年一战结束,只是欧洲短暂且不平静的20年休战的开始。请从材料一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可避免。(要求:①完成两个角度的原因概括;②史实归纳准确,原因表述清晰。)(4分)
(2)二战结束,以欧洲为中心的冷战又开始了,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有何表现?材料二归纳了关于“冷战”起源的三种常见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论证。(要求:①可以就其中一个或多个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②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准确,逻辑清晰。)(5分)
(3)请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历史,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西方一面在衰落一面又在获得成功。”(4分)
(4)综合以上分析,你有何感悟?(2分)
1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775年,北美13个殖民地代表聚集费城,召开了第二届大陆会议。会议一致决定把民兵整编为大陆军。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杰斐逊起草的文件,宣布人人生而平等,享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号召殖民地人民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
材料二 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第二天,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处于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军事集团。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形成。
(1)材料一中,“大陆军”的总司令是谁?(1分)“杰斐逊起草的文件”的名称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这次革命”是指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次革命”的领导人是谁?(1分)
(3)材料三中,这种“状态”被称为什么?(1分)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1分)以美国为首成立的“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1分)
命题点2 欧洲的联合
14.下图是某国际组织1958—1986年的发展历程示意图。该组织( )
A.构建了主权国家组成的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B.标志着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政治的重要力量
C.致力于制定和规范全球范围内多边贸易协定
D.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15. 1951年,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为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宣告成立。这一发展过程反映了( )
A.欧洲国际影响达到顶峰 B.世界政治格局彻底改变
C.欧洲实力已经超过美国 D.欧洲经济政治合作加强
16.随着欧元的使用,欧盟的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反映了( )
A.欧元加强了欧盟民众的认同感 B.欧洲一体化成为时代主题
C.欧元成为欧洲国家身份的象征 D.欧洲政治一体化不断深入
17.欧洲西与美国隔大西洋相望,东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国遥对。中欧积极发展伙伴关系,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他们共同维系着欧洲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
——摘编自姜宪明、何苗《国际关系与大国战略》
材料二 1999年元旦,欧元正式启动,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霸权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空军轰炸南联盟长达78天,大量资金从动荡的欧洲撤离到美国,欧元一路暴跌。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作为冲突始作俑者的美国,借地区紧张局势向欧洲盟友渲染“俄罗斯威胁论”。德国、丹麦、瑞典等欧洲多国宣布提高国防预算,纷纷向美国军火巨头“下订单”。美国撺掇欧洲国家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并将能源需求转向美国,趁机发“能源财”。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美国借俄乌冲突大肆劫掠世界》等资料整理
材料三 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继续扩大,中欧班列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截至2021年12月底,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48814列,运送货物443.2万标箱,累计运送防疫物资1362万件,共计10.5万吨。
——摘编自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实录(2022.1.18)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侧重经济领域的联盟是什么组织?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3分)
(2)请你写一封信给欧盟委员会。要求:据材料二、三,指出欧美、欧中交往的事实,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发展中欧关系的建议。(注意:①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②只需写信的正文,字数200以内;信的其他部分已为你写好,不计入字数。③信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4分)
命题点3 美国的发展 日本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它的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它把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视为其基本方针,这一方针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它”指的是( )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印度
19.1991年,日本驻联合国大使宣称,要“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一企图未能实现;2004年,日本又改变了“入常”策略,最后也归于失败。这些“入常”行为说明日本( )
A.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B.反省历史融入世界
C.致力维护世界和平 D.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20.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福利制度的实质是( )
A.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成为人民的社会权利 D.彻底缩小贫富差距的措施
2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医疗、失业、工伤、养老保险和教育等方面,其特点为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这些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
A.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 B.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是西方社会高速发展的根源 D.消除了长期以来的贫富差距
22.下图说明社会保障制度( )
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B.完全消除了贫富差距
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社会保障制度(漫画)
23. 1970年,一位西方国家领导人指出,过去的福利政策“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必须进行改革,政府应当鼓励工作,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据此可知,福利政策( )
A.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B.调动了全体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C.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
命题点4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与变化 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
24.导致下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年代 增长率
1951—1960年 10.25% 1961—1970年 6.45% 1971—1980年 4.95%
A.美苏争锋的影响 B.集权模式的制约
C.历次改革的失败 D.华约组织的瓦解
25.“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该材料主要说明苏联模式( )
A.侧重工业化,忽视了民生幸福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D.导致苏联农业生产落后
26.九年级某班同学搜集了“镰刀锤子星旗”(苏联国旗)与“白蓝红三色旗”(俄罗斯国旗)等相关资料,对这一历史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最重要的探究价值在于( )
A.认识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 B.剖析冷战形成的原因
C.理解社会主义阵营的加强 D.了解苏联的发展演变
27.对下列年代尺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主题,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C.美苏主导下的两极格局 D.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28.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1853-1856年,俄国同奥斯曼帝国在克里木半岛进行战争,英、法支持奥斯曼帝国,俄国战败。这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下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同时加剧了俄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材料二 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同时,对美国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态度也不相同……
(1)19世纪六十年代俄美两国都面临严重危机,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应对危机的办法。(4分)
材料三
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穷人 1922—193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
居住的棚户区-“胡佛村” 图二
图一
(2)请你指出材料三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四 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
20世纪70年代,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畸形发展状态。苏联的一些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常规武器、核武器、航天技术可以同美国抗衡,但是,苏联的轻工业产品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不久,他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总体效果仍然不佳,又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这些措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
西方国家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以上材料皆摘编自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6分)
(4)综合上述所有材料,请你谈谈美苏的兴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启示?(4分)
命题点5 万隆会议“非洲年”古巴革命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29.万隆会议前夕,中国代表团就认为,应该在会上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不突出我国的特殊问题。为此,周恩来在大会发言时提出( )
A.“求同存异”的方针 B.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浪潮高涨,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塌,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其中一年中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年”的是( )
A.1955年 B.1960年 C.1971年 D.1990年
31.下列对地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非洲独立进程图(截至1990年)
A.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从南向北发展
B.“求同存异”方针推动1960年“非洲年”出现
C.到20世纪90年代末所有非洲国家才实现独立
D.非洲国界的划分状况体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
32.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率领人民由北向南打击西班牙殖民者
B.1920年,甘地号召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在非洲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D.1999年底,巴拿马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1. 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由一战前欧洲中心格局逐渐演变为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多个国家实力遭到极大削弱,而美苏则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在二战后逐渐崛起,反映了国家间综合实力的变化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C 项符合题意。
2. A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 冷战的开始”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冷战开始,A 项符合题意。 西欧国家为发展经济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B 项;不结盟运动兴起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表现,排除 C 项;材料中并未体现联合国的作用,排除 D 项。
3. D 【解析】题干中“ 马歇尔认为欧洲经济和社会的衰亡将导致政治混乱,这将让共产主义得胜” 反映出马歇尔对共产主义的警惕,表明马歇尔援助西欧的真实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D 项符合题意。
4.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马歇尔计划……从属于美国的利益。 为抗衡马歇尔计划……”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双方冲突加剧,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苏联建立“ 经互会” 以对抗马歇尔计划,这表明了美苏矛盾不断升级,D 项正确。
5.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美国……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围”“ 军事措施”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双方展开冷战对峙。 美国在军事上主导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对抗苏联,C 项符合题意。 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不属于军事上的措施,A、B 两项排除;华约组织是苏联主导成立的,D 项排除。
6. 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该组织一经成立,即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可知,材料描述的组织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项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三国协约由英国、法国和俄国组成,A、B 两项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华约组织是苏联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与美国无关,D 项排除。
7. A 【解析】识读漫画可知,漫画中美国和苏联将德国一分为二,德国分裂为“ 东德” 和“ 西德”。 漫画形象地展示了美苏冷战中德国分裂的情况, 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与漫画信息无关,排除。
8. 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61 年” “ 民主德国” “ 柏林墙”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德国分裂为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1961 年修建的柏林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反映了美苏冷战加剧,C 项符合题意。 1955 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A 项排除;B、D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9. C 【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美苏两国正处于冷战对峙时期,两国争先发展航天事业,体现出冷战局面已扩展到太空领域,C 项符合题意。 A、B、D 三项说法错误,排除。
10.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苏联只封锁了西柏林与外界的水、陆交通” “ 美英立即采取反封锁措施” 反映了两大集团的对立与冲突,根据“ 留下空中通道” “ 没有使用武力……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解除危机” 可知,两大集团间的对峙是有限的,力求避免战争, 体现出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D 项符合题意。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发生在冷战结束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A 项;材料中双方在尽量避免战争,排除 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发展中国家”,排除 C 项。
11. 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946 年 3 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 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1949 年,美、英等国签署《北大西洋公约》,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成立;1955 年,苏联同 7 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美苏双方互相敌对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故该资源包与美苏冷战对峙有关,D 项符合题意。
12. (1)1929 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沉重打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加速了西方各个国家内部矛盾的激化,德日法西斯趁机扩张势力,进而掌握政权,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经济危机使英、法等国无暇顾及法西斯侵略势力带来的严重危害,一味妥协,支持德国吞并奥地利,《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进而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言之有理即可,4 分)
(2) 表现: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分)
观点:美苏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与战略利益不同。论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双方都想在国际上具有绝对的话语权。 1947 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此后,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全面的对峙。 因此,美苏冷战源于其社会制度和战略利益的不同。 (言之有理即可,4 分)
(3) 西方衰落主要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主要在欧洲,导致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元气大伤;二战后欧洲的分裂和两大阵营的对抗,也影响了欧洲的发展;殖民体系的瓦解和民族解放运动等进一步削弱了欧洲的实力。 获得成功主要表现在西方的技术、观念和制度等在全世界加速扩张,美国等新兴资本主义势力崛起。 (言之有理即可,4 分)
(4)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合作共赢的国际新秩序。 (言之有理即可,2 分)
13. (1)总司令:华盛顿。 (1 分) 名称:《独立宣言》。 ( 1分)
(2)事件:十月革命。 (1 分)领导人:列宁。 (1 分) (3)状态:冷战。 ( 1 分) 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 分)名称: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 分)
14. D 【解析】根据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为了重振欧洲的经济,西欧国家决心走联合自强的道路。 从 1958—1986 年,欧共体成员国数量大大增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D 项符合题意。
15. D 【解析】根据题干中“ 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及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欧洲共同体”“ 欧盟”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 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合作的加强,D 项符合题意。 A、B、C 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6.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随着欧元的使用, 欧盟的普通老百姓……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一种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 可知,欧元的使用不仅促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让普通民众通过切身感受,增加了对欧盟的认同感,A 项正确,C 项错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与欧洲一体化无关,B 项错误;欧元的使用反映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D 项错误。
17. (1) 组织:欧洲共同体( 欧洲联盟)。 (1 分) 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 分)
(2)中国是欧盟最真诚的朋友。 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中国与欧盟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中国与欧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共建“ 一带一路” 以及中欧班列的运行正是双方友好往来的见证。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 美国在与欧盟的来往中,时常做出漠视国际规则、损人利己的举动。 它不仅在 1999 年致使欧洲动荡、欧元暴跌,还在 2022 年借俄乌冲突从欧洲各国手中大肆敛财。 希望欧盟能继续同中国维持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抵制以美国为代表的霸权主义肆意破坏世界和平,借地区紧张局势大发横财的恶劣行径,一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4 分)
18. C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 经济力量和国力的增强” “ 对外政策思想也发生变化”“ 迈向‘ 政治大国’” “ 引起了亚洲邻国对它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C 项符合题意。
19.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 1991 年” “ 争取五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2004 年” “ 改变了‘ 入常’ 策略” 可知,日本从 1991 年开始就采取各种策略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日本希望在联合国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实现自己政治大国的梦想, D 项正确。
20.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社会福利制度被称为‘ 资本主义的稳定器’” 可知,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 A 项符合题意。
21.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二战后……建立起…… 社会保障制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A 项符合题意。 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排除 B 项;C 项与题意无关, 排除;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消除贫富差距,排除 D 项。
22. A 【解析】根据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A 项正确。
23. C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70 年” “ 过去的福利政策‘ 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 “ 鼓励工作, 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 可知,过去的福利政策会产生使穷人懒惰,并增加纳税人经济负担等负面作用。 因此,福利政策需要调整,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C 项符合题意。
24. B 【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51—1980 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这反映出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B 项符合题意。
25. A 【解析】材料中“ 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 反映了只重视工业化;“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反映了不关注民生,因此材料主要说明了苏联模式侧重于工业化,忽视民生,A 项符合题意。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26. A 【解析】根据题干“ 苏联国旗”“ 俄罗斯国旗” 并结合所学可知,1991 年年底苏联解体,而俄罗斯作为苏联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从社会主义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从苏联到俄罗斯的转变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A 项正确。 题干只体现了苏联的解体,并未完整的演示苏联的发展演变,D 项排除;B、C 两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27. D 【解析】根据年代尺信息“ 一战爆发”“ 巴黎和会” “ 二战全面爆发” “ 二战结束” “ 东欧剧变” “ 苏联解体”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年代尺提供的信息都发生在 20 世纪,且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出现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是国际格局的演变,D 项正确。 苏联解体后,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推动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A 项表述不全面,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B、C 两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28. (1)俄国:废除农奴制(或答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农奴制改革、俄国 1861 年改革也可)。 ( 2 分) 美国: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 分)
(2) 答案示例:
1929 年—20 世纪 30 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导致美国经济大幅下滑,人民生活困苦;( 2 分) 为了摆脱经济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经济恢复。 (2 分) 评分说明:只要写出“ 经济大危机” “ 罗斯福新政” 和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可得 4 分。
(3) 苏联模式的弊端;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失败;西方的“ 和平演变”;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没有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6 分,一点 2 分,原因必须从材料四中得出,否则不得分)
(4) 经济发展要有长远规划;要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各产业要协调发展;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要适合国情;要警惕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要与时俱进等。 ( 4 分,一点 2 分, 启示必须从四则材料中得出, 否则不得分)
29. 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万隆会议……多提亚非国家的共同性问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 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求同存异” 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 项正确。
30.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 年,非洲有 17 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 非洲年”,B 项符合题意。
31. D 【解析】由图片名称“ 非洲独立进程图” 可知,非洲各个国家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民族独立运动逐渐从殖民国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非洲国界的划分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殖民主义的罪恶,D项符合题意。
3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