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9张PPT)
第1章 走近细胞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主讲教师:zeg
问题探讨
问题探讨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属于显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属于亚显微结构
问题探讨
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
目镜
转换器
物镜
载物台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镜臂
镜柱
镜筒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1.1 显微镜结构
1.1 显微镜结构
1
目镜
①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②作用: 放大物像,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
③规律: 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1 显微镜结构
9
物镜
①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②作用: 放大物像。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数,有低倍物镜、高倍物镜、油镜三种。
③规律: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1.1 显微镜结构
①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如何区分目镜与物镜?
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2)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②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装片(或玻片)距离越近。
1.1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物像 大小 范围 视野 亮度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看到细
胞数目视野
低倍镜
高倍镜
大
小
少
多
暗
亮
近
远
小
大
1.1 显微镜结构
【检测】①a、b是 , 螺纹,放大倍数a b, 且镜头越长,距离载玻片越 。
②c、d是 , 螺纹,放大倍数d c。
物镜
有
>
近
目镜
无
>
1.1 显微镜结构
遮光器(光圈)
①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②作用:
调节通光量,调节亮度。
③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往往较暗,此时,若要使视野变亮可 。
使用大光圈
1.1 显微镜结构
14
反光镜
①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②作用: 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凹面镜两种;
③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 ,反之则应适当调 ;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 ;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花生切片 。
亮
暗
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厚薄不均造成的
探究·实践
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探究·实践
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或者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找到清晰物像
1.1 显微镜结构
对光
调焦
在低倍镜下找到_________
移动___片,使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转动______ ,换用________
观察目标
装
转换器
高倍镜
调焦(转动__________;
调光(调_____________),使视野亮度适宜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或光圈
(1)低倍镜:取镜→安放→ →压片→ →观察
(2)高倍镜
找
移
转
调
1.2 显微镜使用
b
q
实物
物像
成像特点
通过光学透镜进行二次放大,左右相反,上下颠倒的虚像,相 当于将观察物水平翻转180°,如下图:
如果一个“上”字用显微镜观察会变成什么样?
1.2 显微镜使用
成像特点
由于是倒立的像,装片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物像偏左下方
结论:物像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1.2 显微镜使用
镜头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而不是指面积或体积。
视野范围内细胞数量变化的计算
视野中细胞为单行,只需要考虑长度和宽度。放大后视野中的 细胞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视野中充满细胞,需考虑面积。放大后视野中的细胞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
1.2 显微镜使用
(1)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而且在视野的直径上排成一行, 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多少
则看到的一行细胞数为64/4=16个。
(2)若在10×10的放大倍数下看到64个细胞,这64个细胞充满视野, 则转换为10×40的放大倍数后数目又如何
则看到充满视野的细胞数为64/42=4个。
1.2 显微镜使用
视野中污物位置的判断
装片
目镜
移动装片
污物动
转动目镜
污物动
or
污物不动
转动物镜
污物动
物镜
转动物镜
思考讨论以下问题,展示学习成果:
如何调节视野亮度?
如何将目标物移到视野的中央?
如何调节物像的清晰度?
1.2 显微镜使用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②
C
2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
动物细胞模式图
大肠杆菌模式图
纤毛
鞭毛
细胞核
拟核
大肠杆菌和普通细胞区别在哪?
2.1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区别
.
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细
胞
原核细胞
真核生物(有真正的核)
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拟核)
2.2 常见真核生物
.
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动物、植物、真菌
酵母菌
2.2 常见真核生物
.
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动物、植物、真菌
霉菌
2.2 常见真核生物
.
大型真菌
2.2 常见真核生物
.
2.2 原核生物
.
①
②
③
④
⑤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拟核(裸露的DNA)
核糖体(唯一的细胞器)
原核生物主要类群:
三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2.2 蓝细菌
.
色球蓝细菌
颤蓝细菌
念珠蓝细菌
图1-10 几种蓝细菌
常见蓝细菌
是一类细菌,常见的蓝细菌有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念珠蓝细菌。
比其他的细菌大,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5.0 μm,蓝细菌直径约
为10 μm,一般来说,我们用肉眼是分辨不清蓝细菌的。
2.2 蓝细菌
.
图1-12 海洋中的赤潮
图1-11 池塘中的水华
水华
当蓝细菌以细胞群体(宏观)的形式存在时,就会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 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赤潮,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
2.2 蓝细菌
.
发菜(也属于蓝细菌)
细胞群体呈黑蓝色,状如发丝,在我国多产于西北草地和荒漠。因发菜和“发财”谐音,有人争相食之,过度采挖破坏了生态。
图1-13 发菜
2.3 其他原核生物
.
放线菌
淋病球菌
霍乱弧菌
凡是“菌”前面有“杆”“球”“螺旋”
“弧”都是细菌。
日常所见的乳酸菌,醋酸菌,是细菌吗?
2.4 生物代谢类型
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能利用外界无机能量,来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质
异养生物:从外界摄取的现成的有机物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
举例:大多数绿色植物
腐生:分解生物的遗体、粪便或脱落物来获得营养。
寄生:从活生物身上夺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2.2 原核生物代谢类型
蓝细菌代谢类型:
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细菌代谢类型:
大多数细菌种类是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蓝细菌是否有叶绿体?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2.3 其他原核生物
.
放线菌
衣原体
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
(3)其他原核生物种类
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①放线菌中种类最多的是链霉菌
2.3 其他原核生物
①
细胞膜
②
细胞质
③
DNA
④
核糖体
⑤
RNA
②支原体是目前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
2.4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结构
.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区别
不 同 点 大小
细胞器
细胞核
细胞壁
相同点
无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
为界限的细胞核
较小
较大
只有核糖体
一种细胞器
多种复杂的细胞器
无染色体,有环状
DNA分子,称为拟核
有染色体(DNA和蛋白质构成)
有,除支原体
植物、真菌有;动物无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遗传物质)
多
样
性
统一性
小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
3. 课堂小结
细胞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动物
植物
真菌
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构成
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
细菌(含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等
都有
都有
都以
细胞膜
细胞质
DNA为
遗传物质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的多样性
细胞的统一性
1.不属于真核生物的就是原核生物
2.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
3.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都含有叶绿体
4.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5.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是原核细胞
病毒不属于真核或
者原核细胞
支原体没有
蓝细菌
蓝细菌,和硝化细菌
哺乳动物红细胞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C
1.黏菌 2.酵母菌 3.蓝藻 4.大肠杆菌
5.乳酸杆菌
A.123 B.234 C.345 D.145
2.5课堂练习
【检测】下列是关于①②③④四个框图内所含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框①内的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含核膜、核糖体
B. 框②内的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框③内的生物均含染色体
D. 框④内的生物中只有念珠蓝细菌含叶绿素
D
【检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 。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 。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 性。
(1)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属于真核细胞的
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为 。
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统一
甲无核膜和染色体,而乙有
多样
.
2.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和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尽管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相似的结构,即都具有 ( )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染色体
D.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DNA
D
4.1 概念检测
谢谢聆听!
同学们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