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练习题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 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练习题 (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18: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 实 解 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很小
C 50m3页岩气加压后装入0.5 m3钢瓶中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2、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确定
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
A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A. A B. B C. C D. D
4、“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升高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5、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科学发展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接近真理,原子的发现史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小球,只有质量上的差别,该理论对化学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因此可以说原子是有“可分性”的
C.汤姆森的学生卢瑟福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D.卢瑟福的学生玻尔基于氢原子光谱分析,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模型
7、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8、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粒子组成
9、富硒茶,加铁酱油中的“硒”和“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10、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1、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铁Fe B.水H2O C.铜Cu D.金刚石
12、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1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A. B. C. D.
1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金刚石 B.水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15、“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  )
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 D.硒分子
二、填空题。
16、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名称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且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
(3) 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电工笔通电时会发出红色的光,当中是充了________。
(5)开封后的薯片放置一段时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17、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钾和氟气的反应与其相似。以下是有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_________;
(2)钾原子和钠原子、氯原子和氟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 。
(3)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①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______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对比分析钾原子在反应前后微粒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只答l点).
________ 。
18、(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
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19、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______________ 。
(2)加压可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______________ 。
(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________ 。
20、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________依次递增。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①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能形成带____电荷的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氯原子与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________相同。
(3)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填编号)。
A 核内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的化学性质 D 微粒的电性
2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2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有A、B、C、D 四种元素,A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 1/4,C 的阳离子 C+比 B 原子多 2 个电子,D 和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 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 D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24、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5、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遇氨水会变红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蒸馏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在步骤(1)的烧杯中再滴加浓氨水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浓氨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按图甲进行实验 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九上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
1、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 事 实 解 释
A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很小
C 50m3页岩气加压后装入0.5 m3钢瓶中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答案】D
2、已知分子的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且氯化氢分子的质量大于氨分子的质量。如图在玻璃管两端的棉花上分别滴上浓氨水和浓盐酸,已知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氨气和氯化氢两种气体接触后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较浓的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无法确定
【答案】C
3、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 象 解 释
A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 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
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 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4、“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质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气压和温度升高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下面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也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C
5、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子还能再分 B.原子均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答案】B
6、科学发展总是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接近真理,原子的发现史很好地证明了这个观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道尔顿的原子论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小球,只有质量上的差别,该理论对化学的发展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
B.汤姆森发现了电子,因此可以说原子是有“可分性”的
C.汤姆森的学生卢瑟福基于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模型”
D.卢瑟福的学生玻尔基于氢原子光谱分析,提出了原子的量子化模型
【答案】A
7、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一种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D
8、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为是否由( )
A.同种物质组成 B.同种元素组成
C.同种分子组成 D.同种粒子组成
【答案】B
9、富硒茶,加铁酱油中的“硒”和“铁”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10、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D
11、下列物质由分子直接构成的是( )
A.铁Fe B.水H2O C.铜Cu D.金刚石
【答案】B
12、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是小金建立的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其中“▲”应填入的是(  )
A.原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
【答案】A
1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图中表示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A. B. C. D.
【答案】B
14、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
A.金刚石 B.水 C.氯化钠 D.二氧化碳
【答案】A
15、“富硒猕猴桃”中的“硒”是指(  )
A.硒原子 B.硒元素 C.硒单质 D.硒分子
【答案】B
二、填空题。
16、请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氖气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的名称填空: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且可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________。
(3) 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4)电工笔通电时会发出红色的光,当中是充了________。
(5)开封后的薯片放置一段时间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答案】(1)氧气 (2)氧气 (3)二氧化碳
(4)氖气 (5)水蒸气
17、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钾和氟气的反应与其相似。以下是有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X=__________;
(2)钾原子和钠原子、氯原子和氟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______ 。
(3)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
①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______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②对比分析钾原子在反应前后微粒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只答l点).
________ 。
【答案】(1)11 (2)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相对稳定 离子
核外电子数不同(或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或电子层数不同)
18、(1)现有A、B、C三种元素,A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的单质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C的原子核内通常没有中子。请写出它们的元素名称:
A    ;B    ;C    。
(2)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呈液态的化合物是    。
(3)一瓶气体经过检验得知其中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填字母)。
A.一种单质
B.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
C.一种化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1)氧元素 汞元素 氢元素 (2)水  (3)D
19、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1)碘固体(I2)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______________ 。
(2)加压可将气体二氧化碳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______________ 。
(3)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________ 。
【答案】碘固体和碘蒸气都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气体分子间隔较大,加压气体分子间隔变小 空气中有多种分子
20、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________数,________依次递增。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①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能形成带____电荷的________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
②氯原子与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________相同。
(3)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____(填编号)。
A 核内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的化学性质 D 微粒的电性
【答案】(1)三 电子层数 质子数
(2)得到 负 阴 Cl- F 最外层电子数 (3)A
21、元素是宏观概念,是对物质的组成而言的。元素就是具有相同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答案】核电荷数 相同质子数 核内质子数 质子数不同
2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
水通电分解是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3、有A、B、C、D 四种元素,A 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的倒数第二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 1/4,C 的阳离子 C+比 B 原子多 2 个电子,D 和 C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则
(1)A 是什么元素_______?
(2)请画出 D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
(3)A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什么_______?
【答案】H H2O
24、地壳里含量前四位的元素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 硅 铝 铁
三、实验题。
25、某兴趣小组做如图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资料: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酚酞遇氨水会变红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加1-2滴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蒸馏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2)在步骤(1)的烧杯中再滴加浓氨水 酚酞试液 (填变色情况) 结论:浓氨水 (填“能”或“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3)按图甲进行实验 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 分析原因:
【答案】(1)不变色;不能; (2)变红;能;
(3)溶液逐渐变红;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在烧杯B中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