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课时三 黄河
④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读“黄河流域图”,完成第1~3题。
黄河流域图
1.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数字代号是(A)
A.①
B.(
C.③
D.④
2.黄河上中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B
A.水量少
B.流经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C.地形平坦
D.水土流失严重
3.黄河在图中甲省级行政区域注入海洋,该省级行政区域是(C)
A.北京市
B.河北省
C.山东省
D.江苏省
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的“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C
A.唐古拉山、东海
B.祁连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横断山脉、南海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找
5.黄河各河段有不同“病症”,其主要成因及对症的“药方”对应正确
的是
(B)
A.荒漠化“大量脱发”一气候寒冷干燥一加高、加固堤坝
B.水土流失“腹泻”一地表植被被破坏一退耕还林、还草
C.地上河“脚肿”一黄土结构疏松,地形崎岖一在下游修梯田
D.“凌汛”一过度放牧与垦殖一建立自然保护区
6.下列关于黄河与长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发源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经高原气候区、温带季风和亚
热带季风气候区
B.长江与黄河的中游都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水土流失严重
C.长江与黄河的上游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长江与黄河的下游河面都开阔,均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根据水利部黄河委员会提供的水文信息(表1),完成第7、8题。
1989年以前多年平均输沙量1989一2015年多年平均输沙量
水文站
(亿吨)
(亿吨)
兰州站
0.94
0.09
头道拐站
1.35
0.20
潼关站
12.10
0.55
小浪底站
12.20
3.80
利津站
9.86
2.56
表1
7.1989一2015年与1989年以前相比,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减少最大
的站点及其所在河段是
B
A.头道拐站
上游河段
B.潼关站
中游河段
C.小浪底站中游河段
D.利津站下游河段
8.黄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大幅度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引黄灌溉范围的扩大
B.上中游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C.中游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
D.下游建筑用沙量的急剧增加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
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读“黄河流域图”,完成第9、10题。
流域界线
水电站
桃花峪
黄海
黄河流域图(共13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课时二 主要地形区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3主要地形区
1.构成我国地形“骨架”的是
(D)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脉
2.我国西南部有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山脉和江河沿南北方向延伸,阻
隔东西交通。该山脉是
(D)
A.南岭
B.喜马拉雅山脉C.雪峰山
D.横断山脉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各具特色。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横
天山
⊙风R余
袋断
④
①
零米
②
③山
脉
秦岭
我国部分山脉走向示意图
A.①一塔里木盆地一我国最大的盆地
B.②一内蒙古高原一我国最平坦的高原
C.③一四川盆地一我国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D.④一华北平原一我国最大的平原
4.将我国三大平原按照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
的是
(C)
A.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C.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
5.下列地形区中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
(A)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B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6.安徽某实验中学的地理小组暑假拍摄了下列四幅照片。四幅照片与
其所拍摄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A.①内蒙古高原
②黄土高原
③云贵高原
④青藏高原
B.①青藏高原
②内蒙古高原
③云贵高原
④黄土高原
C.①黄土高原
②青藏高原
③内蒙古高原
④云贵高原
D.①云贵高原
②黄土高原
③内蒙古高原
④青藏高原
读“沿东经85°南北方向地形剖面图”,完成第8、9题。
(米
8000
6000
4000
梦利
雅鲁藏布江
天山
2000
②
3
M喜马拉雅
0
北50N
45N
40N
35N
30N南
沿东经85南北方向地形剖面图
8.我国最大的沙漠分布于图中
(C)
A.①地形区
B.②地形区
C.③地形区
D.④地形区
9.下列关于④地形区的景观与地形特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B.辽阔坦荡、草场广布
C.沟壑纵横、黄土广布
D.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10.下图中表示东北平原的是
B
阿尔泰山
小兴安岭
天山
祁连山
昆仑山
3
④
大兴安岭
②
昆仑山
长白山
秦岭
喜马拉雅山
横断
A.①
B.②
C.③
D
④(共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活动课 认识我国的自然灾害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下列描述中不符合我国自然灾
害特点的是
(D
A.分布广
B.种类多
C.频发性
D.危害轻
2.2021年4月18日22时14分,台湾省花莲县(2394'N,12143'E)发
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该地区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C)
A.暴雨冲刷
B.破坏森林
C.板块运动
D.开采矿山
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下图
是该地区“某区域2001一2017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柱
状图”。读图,完成第3、4题。
次数
35
8
21F
14
nna
12
●
789101112月份
某区域2001一2017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柱状图
3.该区域最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季节是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该区域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原因是
(A)
A.连续性降水
B.森林火灾
C.大型工程施工
D.持续高温
南海诸岛
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
5.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D)
①干旱
②滑坡③台风
④地震
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5
6.与其他地区相比,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A.洪涝
B.台风
C.泥石流
D.千旱(共12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课时二 长江
A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1.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
《长江保护法》。这部法律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全长为
多千米,流域面积为
多万平方千米。
(A
A.6300
180
B.630075
C.5300
180
D.530075
2.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B
A.湖口、宜昌
B.宜昌、湖口
C.宜昌、河口
D.宜宾、湖口
读“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完成第3、4题。
海拔〔米)各拉丹冬峰
7000
6000
上游
中游
下游
5000
4000
玉树
3000
虎跳峡
2000
湖口
1000
宜宾重庆宜昌
武
0
距离(千米)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
3.长江发源于
(B)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其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位于(B)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B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读“长江流域图”,完成第5、6题。
汉
三峡
(重庆⊙
宜昌
岳阳义湖口
洞庭湖鄱阳湖
水利枢纽
长江流域图
5.《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
里的高山、大海分别指的是
(D)
A.巴颜喀拉山、东海
B.唐古拉山、渤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唐古拉山、东海
6.图中A城市是
A
A.武汉
B.成都
C.南昌
D.长沙
读“长江水系图”,完成第7、8题。
效水电站
长江水系图
7.三峡工程在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图中水电站多集中在长江上游,该河段水能资源特别丰富的主要原
因是
(D)
①流经中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②支流少,水
流集中③流域内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流量大
④湖泊
众多,提供大量水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陵
上
雅奢江
重庆
宜昌
武汉湖口
金沙江
分洞庭湖鄱阳湖
爵
东海
宜宾
沅江
湘
赣
长江流域示意图
9.长江上游是指从
的河段
(B)
A.源头到宜宾
B.源头到宜昌
C.宜宾到重庆
D.宜昌到湖口
10.下列描述中,符合长江中游的水文特征是
C D
A.水流湍急
B.峡谷流急
C.水天一色
D.支流众多(共1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课时一 季风气候显著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读“亚洲盛行风向示意图”,完成第1~3题
成
。。北回归线
赤道
亚洲盛行风向示意图
1.图中所示的季风主要盛行于我国的
(A)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
2.图中显示该季风的源地、风向为
(B
A.太平洋、东南
B.太平洋与印度洋、偏南风
C.内蒙古高原、西北风
D.太平洋与印度洋、偏北风
3.下列地区中,该季风影响不到的是
B
A.东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黄土高原
4.宋诗有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诗句中描述的景象多出现在
(A)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华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东北平原
5.下列地图中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1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
A
B
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
D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找
6.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C)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B.受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
C.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D.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7.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B)
A.雨热不同期
B.雨热同期
C.全年高温多雨
D.全年寒冷干燥
8.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
的东南季风
B.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西部地区
C.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
D.相比非季风区,季风区降水通常更丰富
9.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主要得益于
B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0太湖附近有一座高大的烟囱,经过长期观察,小李发现一个有趣的
现象:夏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北方向,冬季烟尘一般飘向偏南方向。
这种现象与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有关
(B)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气候显著
C.雨热同期
D.大陆性特征显著
思维拓展
开放思维,学霸秘籍
11.读下图,完成(1)、(2)题。
G
平
北回归线
洋
赤道
印度洋
亚洲夏季盛行风示意图
(1)夏季风①和②盛行时,我国东部地区
B)
A.寒冷干燥
B.暖热多雨
C.炎热干燥
D.长冬无夏
(2)①和②盛行风进退时间的早晚或强弱出现异常,都有可能给我
国东部地区带来
A
A.旱涝灾害
B.寒潮灾害
C.霜冻灾害
D.地震灾害(共2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势特征
课时一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地势西高东低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B)
A.地形类型
B.平均海拔
C.相对高度
D.山脉走向
读“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第2、3题。
海拔(米)
8000C
6000
40
2000
③
④
海平面80°(东经)
90°
100°
110°
120°大陆架
我国沿32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2.关于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A.①青藏高原
B.②塔里木盆地
C.③华北平原
D.④南海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B)
A.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分布
D.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
知识点2地形复杂多样
4.我国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薄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环
抱的盆地,还有连绵起伏的丘陵。这反映出我国地形的特征是
(A)
A.地形复杂,地形类型多样
B.平原面积所占比例大
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山区面积广大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A
A.做好生态坏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找
6.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
A.平原和丘陵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7.下列对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B)
A.是我国地势最低的阶梯
B.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
C.海拔多在1000~2000米
D.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8.下列剖面示意图中,表示我国北纬32°沿线的是
B
海拔(米)
6000
青藏高原
5000
(米)
4000
8000m
横断山脉
黄土高原
6000A从J
青藏高原
巫山
3000
太行山
4000
2000
2000
青岛黄海
四川贫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000
90°
0
海平面80E
100°
110°
120大陆架
A
B
海拔(米)
罢
雅鲁藏布
海拔(米)
1500
内蒙古高原
长白山
6000
阿尔泰
天
1000
4000
5
东北平原
200
0
0
D
读“我国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第9~11题。
B
26%
A33%
丘陵10%
●0
我国地形面积比例图(共12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专项综合全练(二)
地形、气候、河流三者之间的关系
1.从地理角度看,我国“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原因是
A.地势西高东低
B.离太平洋近
C.地形复杂多样
D.季风气候显著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下
列哪一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C)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河流
1955年1月冷空气南下形成强寒朝,西安最低
气温为-20.6℃,安康最低气温为7.6℃。下面两图
示意陕西省南部地形概况。据此完成第3~4题。
海拔(米)
秦岭
3000
大巴山脉
2000
贸
黄土高原
关中平原
1000
南50
渭河
北
沿109°E线陕西省南部地形剖面图
106°107°108°
109°110°
黄土高原
0
100千米
渭
河
西安
入众山脉
34°
个岭个
秦
>河流
江
33
城市
安康
32°
陕西省南部地形分布图
3.强寒潮发生时,安康最低气温远高于西安的主要
原因是
(A)
A.秦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B.安康纬度略低于西安
C.大巴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
D.安康海拔略高于西安
4.月均温低于0℃时,河流会结冰,结冰持续时间称
之为结冰期。据此判断
A.渭河、汉江均无结冰期
B.渭河无结冰期,汉江有结冰期
C.渭河、汉江均有结冰期
D.渭河有结冰期,汉江无结冰期
5.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反
映坡向对气候的影响的是
C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
D.黄海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800
50
800
200
400
1600
800
50
1600
年降水量(毫米)
南海诸岛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1)图中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主要是由夏
季风的影响造成的。
(2)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与
400
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最为接近,由此可以推断我国外流区
的主要水源是大气降水。
我国外流河汛期主
要集中在夏季。
(3)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中,汛期最
长的是
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是
黑龙江
(4)我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
流是
长江(共11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课时二 气候复杂多样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1.下列哪一项是划分温度带的重要指标
A.气温日较差
B.日平均气温
C.年平均气温
D.活动积温
2.衡量一个地方气候干湿程度的主要依据是
A.降水量的多少
B.蒸发量的多少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D.拥有河流数量的多少
3.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表现是
(C)
A.雨热同期
B.季风气候显著
C.气温的时空分布和各地的干湿状况差异大
D.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4.夏季时,我国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
(D)
A.东北平原
B.塔里术盆地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B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读“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完成第5~7题。
...e
n
.........
XK202
0
注:台湾省资料暂缺。
的
南海诸岛
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
5.区域A的天然植被主要是
(A)
A.森林
B.森林、草原
C.草原
D.荒漠草原、荒漠
6.安徽省所在的干湿地区是
A.干旱、半干旱区
B.半干旱、半湿润区
C.半湿润、湿润区
D.干旱区、湿润区
7.图中区域A与区域B之间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
年等降水量
线相吻合。
(C)
A.200毫米
B.400毫米
C.800毫米
D.1600毫米
8.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D)
A.普遍高温
B.普遍低温
C.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
D.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
9.影响我国1月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0.我国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
合生长的地区,这得益于我国
(A)
A.气候复杂多样
B.雨热同期
C.季风气候显著
D.多特殊天气
读图,完成第11、12题。
气温/℃
降水(毫米)
30r
1600
15
500
0
400
15
300
-
200
河
600
100
黄
700800
14710月份
600降水量一省级界>河流
A地气温、降水量资料
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
11.该区域大部分地区属于
(B)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干旱区
D.半干旱
12.A地的气候类型为
(C)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共34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知识总结
第一节地形地势特征
课时一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复杂多样
一、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1.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
第一级阶悌和第二级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
脉和横断山脉。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
脉、巫山、雪峰山。
2.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
第一级阶梯主要由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构成;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
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
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
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3.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1)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
来自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为我国广大地区带
来较为丰富的降水。
(2)河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了我国的大
江大河多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
西部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
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
的巨大障碍。
(4)水电:在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蕴
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面积广大
1.我国西部地形以山地、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以平
原和丘陵为主。
2.在各类地形中山地面积厅占比例最大,约33%,
平原面积仅占12%。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
是山地、丘陵和高原的统称。
课时二主要地形区
1.我国的主要山脉
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1)东北一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一太行
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中间一列是长白山脉一武夷
山脉:最东列是台湾山脉。
(2)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山脉一阴山山脉:中
间一列是昆仑山脉一秦岭;最南列是南岭。
(3)西北一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脉、祁连山
脉、小兴安岭等。
(4)弧形山脉
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其主峰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
尼泊尔交界处。
(5)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
2.我国的主要地形区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峻,雪山连绵)、
内蒙古高原(辽阔坦荡,草场广布)、黄土高原(沟
壑纵横,黄土广布)、云贵高原(地形崎岖,石灰岩
广布)。
(2)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
地、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自然条件
最好)。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面积最大)、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
(4)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共10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课时一 河流湖泊众多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读“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完成第1、2题。
雅鲁藏布江
塔里木河
长江
黄河
②
③
④
我国四条河流干流简图
1.四条河流中,属于内流河的是
(
D
A.①
B.②
C.③
D
2.四条河流中,属于太平洋水系的是
(
C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3.下列关于我国河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B.东部地区的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C.西北广大地区的河流均为内流河
D.外流区的河流越往北汛期越长
4.下列河流中,河期最长的是
(D)
A.长江
B.黄河
C.松花江
D.珠江
5.我国最大的猢泊及其性质分别是
D
A.鄱阳湖、淡水湖
B.洞庭湖、淡水湖
C.洪泽湖、咸水湖
D.青海湖、咸水湖
B
能力提升
规律方法,技巧点拨
读“某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完成第6~8题。
某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图
6.图中①所示的河流为我国著名的内流河
(C)
A.额尔齐斯河
B.松花江
C.塔里木河
D.雅鲁藏布江
7.造成①河流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的主要原因是
A
A.气温
B.纬度
C.夏季风
D.地形
8.图中②河流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该河流是
D
A.黑龙江
B.塔里木河
C.松花江
D.额尔齐斯河
9.“我叫塔里木河,谁说我不向往大海?可沙漠比大海更需要水的润
泽。我叫珠江,我跳过悬崖,越过险滩,穿过平原,哼着欢快的小曲汇
入茫茫大海。”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推断塔里木河和珠江分别是
A.外流河、内流河
B.内流河、内流河
C.内流河、外流河
D.外流河、外流河
10.下列各组河流中,全都有结冰期的是
(B)
A.珠江、长江
B.黄河、松花江
C.珠江、黑龙江
D.长江、塔里木河
11.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我国河流的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这些河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
的淡水资源
B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最后流入大西洋
C.额尔齐斯河最终流入北冰洋,属于外流河
D.一般来说,我国冬季降水少,河流水位低,流量小
12.我国外流河与内流河的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C)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都不受夏季风的影响
C.外流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内流区受夏季气温高的影响
D.全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13.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汛期,自南向北的变化规律是
(B)
A.逐渐变长
B.逐渐变短
C.大致相同
D.无一定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