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专项综合全练(二)
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
1.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相
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体。下列关于我
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我国大多数河流滚滚
东流
B.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
成降水
C.我国幅员辽阔,年降水量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
海递减
D.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形成了复杂多样
的气候
2.下列对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B
A.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地势西高东低
D.大江大河多滚滚东流
春季,河流流量显著增大的现象称为春汛,河
流出现春汛的原因是多样的。读“哈尔滨气候资料
表”(此数据亦可代表我国东北地区整体气候特征)
和“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完
成3~5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7
-11.6
-2
5.9
14
17.7
降水(mm)
3.8
5.5
7.4
29
49.6
84.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0.2
20.5
15.5
6.6
-5.4-14.5
降水(mm)
104.3
134.4
56.7
22.7
13.8
5.7
径流量(m3s)
4000
3000
2000
1000
0
2
4
6
810
12(月)
松花江哈尔滨水文站径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3.哈尔滨气温的最低月份和降水最多的月份分别是
(B)
A.1月、7月
B.1月、8月
C.8月、1月
D.2月、8月
4.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对哈尔滨附近的松花江水文
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流量最大的季节与区域多雨期基本一致
B.冬季无结冰现象
C.流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
D.冬季出现了断流现象
5.图 中显示松花江出现了明显的春汛,其原因最可
能是
(D〉
A.人工水库将冬季充沛的降水进行拦蓄,在5月
初开闸放水
$.春耕未开始,农业用水量少
C.3月末雨季到来,大量降水补给河流
D.冬季及初春固态降水(雪)因气温低于0℃而长
期累积,在3月末4月初融化
二、综合题
6结构图可以揭示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某
同学构建了“长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
济发展影响的认知过程结构图”。请你结合材料
一和材料二,完成第6题。(共2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四节 自然灾害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常见的自然灾害
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2.常见的气象灾害
灾害
成因
危害
长时间「
降水
会造成农作物减产、人
干旱
异常偏少甚至无
畜饮水困难等
降水
连续性的暴雨或
淹没农田、房屋,冲毁道
洪涝
短时间的大暴雨,
路、桥梁等
都可能形成洪涝
一种发源于热带
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
台风
洋面的大气涡旋
等,形成灾害
强冷空气迅速入
侵造成大范围剧
寒潮带来的严寒、大
烈降温
现
风、冰冻等恶劣天气,
寒潮
象,并伴有大
对人们日常生活和生
风、雨雪、冰冻
产活动造成危害
等,形成灾害
3.常见的地质灾害
灾害
含义
危害
地下深处岩层发
会导致房屋倒塌、交通
地震
生断裂,产生震动
和通信中断、人员伤
的现象
亡等
坡地上的不稳定
会冲毁甚至掩埋山麓的
滑坡
块体整体下滑的
交通线、房屋、农田等
现象
在坡度较陡的沟
泥石流
谷中形成的饱含
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石块和泥土的特
殊洪流
知识点2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1.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自然灾害种
类多、分布广。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
为频繁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
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1)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2)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
地区。
(3)洪涝: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4)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山区,
以
西南地区最为集中。
(5)寒潮:影响范围广,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
东北地区。
(6)地震:影响范围广,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
西北地区。
知识点3防灾减灾
1.防灾:我国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能够比较精确
地预报台风、寒潮等灾害。为防御自然灾害,我
国修建了大量的防灾工程。
2.救灾:我国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以保
证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救灾物资。
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我国政府能及时调动救灾
人员,从而能有效减轻灾害损失。
3.避灾方法
(1)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
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
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2)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
向的山坡上跑。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常见的自然灾害
1.下列现象不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千旱
B.泥石流
C.工厂废水污染水源
D.地震(共2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课时一 气温和降水的分布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气温分布特点
(1)冬季,我国的南北气温差别
很大
。我国
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
月0℃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一淮河一线分布。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0
(2)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
高温
我国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只有青
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我国的气温极值地区
(1)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市
的北极村
(2)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
吐鲁番
人称“火洲”。
3.温度带的划分
根据
气温
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
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
带、热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
的青藏高原区。
4.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在不同的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例如,
苹果、梨主要产自
暖温
带,柑橘主要产自
亚热带,而椰子、香蕉则产自热带。
(2)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也有
一定的反映。例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
坐北
朝南,密闭程度高,墙体较厚。南方的房屋则
高大宽敞,比较注重
通风和透气。
知识点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1)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
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东南沿海向1
西北内陆递减。
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
季开始早,结束晚
,雨季长:北方雨季
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
2.我国降水极值地区
(1)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
是我国降水最
多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达6558毫米。
(2)吐鲁番
盆地中的托克逊是我国降水最
少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仅5.9毫米,年降水天
数不足10天。
3.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及分布
一个地区年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
该地气候的
、
湿
状沉。年降水量大于蒸发
量,气候
湿润
;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燥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
划分为
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干旱
四类地区。我国东南部以湿润、半湿
润区为主,西部以干旱、半干旱区为主。(共25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气候
课时二 我国气候的特征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
季风气候显著。
2.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1)东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季
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
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
类型齐全。
(2)西北地区: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氵
温带大陆
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
地气候。
知识点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
越来越少,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
(1)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
洋的西岸,西南部离印度洋也较近,是世界上受
季风影响显著的国家。
(2)冬季风和夏季风
冬季风
夏季风
亚欧大陆
源地
太平洋印度洋
内部
西北风、
风向
东南风西南风
东北风
海→陆或陆→海
陆→海
海→陆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使南北
对气候的影响
雨热同期
温差大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
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其中
东南
季
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地区,而西南季风主要影
响我国的西南地区。
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
大陆一
一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
大洋
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巨大。
(3)我国东西跨经度大,自东南向西北,离海越
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
越来越
少
B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温(℃)
降水量
mm)
30
500
20
400
10
300
000
6
0
1
4
7
10
1
4
7
10
①
2
气温(℃)
降水量
(mm)
30
500
20
400
10
300
0
200
-10
100
-20
0
4
710
4
7
10
③
④
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降水资料图
1.图中四个城市中,纬度最低的是
B
A.①
B.②
C.③
D.④
2.图中四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3.图中③城市所属气候类型是
(A)
A.高原山地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知识点2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4.寒假期间小华与家人去海南度假,那里即便在
冬天也很温暖。请你判断与海南冬季温暖有关
的主要因素是
(C)(共26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课时三 黄河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黄河的概况
1.黄河概况
青藏高原上的
巴颜喀拉
发源地
山脉
注入海洋
渤海
流经的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
省区
鲁(9个)
干流流经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
的地形区
原、华北平原
5464千米,我国的第二
长度
长河
主要支流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干流流经
青藏高原区、暖温带、中温带
的温度带
干流流经
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的干湿地区
上、中、下
河口、桃花峪
游分界点
水量较小,有结冰期、凌汛,
水文特征
含沙量大,汛期短
2.黄河各河段的划分及水文特征
河段
范围
水文特征
源头至内蒙古自
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
上游
治区河口
源丰富
因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
内蒙古自治区河
中游
黄土高原,河水多泥沙:
口至河南桃花峪
多支流
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
河南桃花峪至入
下游
阔平坦,水流缓慢,泥沙
海口
淤积,形成“地上河”
知识点2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1.黄河的开发
(1)黄河为沿岸地区提供了灌溉之利。现在黄
河两岸修建了许多引黄工程,提供工农业生产
(2)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
蕴藏着丰富的
水能
资源。新中国成立以
来,国家对黄河的水能资源实行梯级开发,已陆
续建成了多座大型的水电站,促进了流域的经
济发展
2.黄河的忧患与治理措施
河段
忧患
治理措施
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
上游
珈强生态环境建设
化,荒漠化严重,凌汛
黄高原土质疏松,
进行水土保持,综
植被破坏严重,多暴
中游
合治理,修建大型
雨,水土流失
水利枢纽
严重
“地上河”易决堤改
道,形成涝灾;初春或
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初冬时节,部分河段
有凌汛
B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黄河的概况
1.某科考队在“黄河源”石碑处拍照留念,丽丽判断该
照片的拍摄地点位于
(C)
A.青海湖畔
B.西藏境内
C.巴颜喀拉山北侧
D.唐古拉山脉南侧
2.黄河下游的“地上河”一旦全线溃决,最直接受
害的将是
(A)
A.鲁、豫两省
B.冀、豫两省
C.鲁、冀两省
D.苏、鲁两省
3.下列对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河段建有著名的小浪底水利区纽工程
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C.黄河的水量比长江、珠江小得多,不存在隐患
D.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共22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时一 地形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地形类型多样
1.我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多样。有纵横交错的
山脉(五种走向的山脉),气势磅薄的高原(青藏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一望
无际的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群山环抱的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
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
陵(东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
国地形的“骨架”。
走向
山脉
北部: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
东西走向
中部: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
南部:南岭
西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
东北一西南
峰山
走向
中部:长白山脉、武夷山脉
东部:台湾山脉
西北一东南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走向
南北走向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
山脉、唐古拉山脉
知识点2山区面积广大
1.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
面积的
1/3
。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
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
国总面积的2/3。平原仅占1/10多一点。
2.一般来说,山区地面
崎岖
,交通不便,不利
于发展
耕作
业。我国山区多、平原少,因而
耕地资源不足。但是山区在发展林业、牧业、旅
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地形类型多样
1.我国四大盆地中,矿产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
之称的是
(C)
A.四川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2.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高原、
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
画卷。如下图中山脉间的地形区名称是(C)
79习97
头
唇米汁
安
岭
引羽可
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3.下列对我国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太行山以西是华北平原
B.横断山脉以东是云贵高原
C.天山以北是塔里木盆地
D.大兴安岭以西是东北平原
4.下列地形区与其特征连线正确的是
C
A.内蒙古高原一崎岖不平
B.东北平原一雪峰连绵
C.长江中下游平原一“鱼米之乡”
D.塔里木盆地一“世界屋脊”
知识点2山区面积广大
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有
(
A.林业和种植业
B.商业和采矿业
C.旅游业和采矿业
D.旅游业和运输业(共23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课时二 地势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我国地势
西
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陆地地势可划
分为三级阶梯。
2.三级阶梯的概况
平均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级
4000米
高原
阶梯
以上
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
分界线
横断山脉
第二级
1000~
高原、盆地
阶梯
2000米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
分界线
巫山一雪峰山
第三级
500米
平原、丘陵
阶梯
以下
3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地方
(1)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海拔
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2)在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南麓,有一个著名的
盆地
吐鲁番盆地
盆底的
艾丁湖
洼地低于海平面154.31米,是我国陆地的最
低点。
4.我国地势的有利影响
(1)西高东低,面向
海洋
的地势,有利于来
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
降水。
(2)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河流大多是自
西向
东
流,以注入太平洋
的河流居多,从而沟
通了东西部之间的水上交通;阶梯之间高度差
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
丰富。
(3)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低平,成
为人口稠密、农业生产条件好、交通便利的地
区,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B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划分的依据是
D
A.山脉高度
B.地形类型
C.地面起伏及坡度
D.平均海拔
2.同学们手绘了我国地势沿北回归线剖面示意
图,其中最接近实际的一幅图是
(A)
海拔
海拔
西
东
西
0
0
一东
A
B
海拔
海拔
西
西
0
东
0
A一东
C
D
3.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B)
A.平原和盆地
B.高原和盆地
C.高原和山地
D.平原和丘陵
4.下列对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类型齐全,以平原为主
B.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各种资源丰富,为种植业
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C.第一、二级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
蕴藏量大
D.我国地势不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西部内陆
地区
5.读“中国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海拔(米)
4000
3000
河流落差
2000
3000米
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河流流向
1000
0
1000米
西
东
中国地形剖面图(共47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知识总结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海拔(米)
第一级阶梯
000
6
第二级
阶梯
543
000
第三级
000
000
阶梯
2
00,
1
00
青岛黄海
0
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华北大陆架
平原
沿36°N地形剖面图
(1)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如上图)。
(2)阶梯划分的主要依据:海拔高度。
(3)三级阶梯概况:
地势
平均
主要地
主要地
阶梯
海拔
形类型
形区
第一级
青藏高原、柴达木
4000米以上
高原
阶梯
盆地
界线
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
内蒙古高原、黄土
第二级
1000~2000
高原和
高原、云贵高原、
阶梯
米
盆地
准噶尔盆地、塔里
木盆地、四川盆地
界线
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东北平原、华北平
第三级
平原和
原、长江中下游平
500米以下
阶梯
丘陵
原、东南丘陵、山
东丘陵、辽东丘陵
(4)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
广大
(5)主要的山脉: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
(6)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E可沸济
6
B
2
。匠
③
④
⑦J
H
FRAAAA
e1
南海诸岛
四大盆地
四大高原
准噶尔盆地(A):位置最北
内蒙古高原(E):广阔
纬度最高
坦荡
塔里木盆地(B):面积最大,
黄土高原(F):沟壑
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
纵横
玛干
柴达木盆地(C):海拔最高、
云贵高原(G):地势崎
有“聚宝盆”之称
岖,石灰岩广布
青藏高原(H):世界海
四川盆地(D):内部低山丘
拔最高,有“世界屋脊”
陵起伏,有“天府之国”之称
之称(“远看是山,近看
成川”)
三大平原
三大丘陵
东北平原(I):面积最大,
辽东丘陵(L)
“黑土地”
华北平原(J):主要由黄河冲
积形成,也被称为“黄准海平
山东丘陵(M)
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K):“鱼米之
东南丘陵(N)
乡”
走向
山脉名称
天山①一阴山②
东西
昆仑山③一秦岭④
南岭⑤
续表
走向
山脉名称
大兴安岭⑥一太行山⑦一巫山⑧一雪峰
山⑨
东北
西南
长白山⑩一武夷山①
台湾山脉②
西北一
阿尔泰山脉③
东南
祁连山脉①④
贺兰山⑤
南北走向
横断山⑥
弧形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⑦(最雄伟的山脉)
一、气温
(一)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
(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
①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②造成南北气温差别大的主要原因:纬度因素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
3
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准河一秦岭一青
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共25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课时二 长江
④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长江的概况
1.长江概况
发源地
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
我国第一大河
最广
干流流经的
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
省区
苏、沪(11个)
干流流经的地
青藏高原、横断
山区、四川盆
形区
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干流流经的温
青藏高原区、亚热带
度带
干流流经的干
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湿地区
上、中、下游分
宜昌、湖口
界点
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
主要支流和
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湖泊
湖泊:洞庭湖、鄱阳
湖、巢湖、
太湖
水文特征
汛期长,水量大,无结冰期
2.长江各河段的划分及特征
河段
范围
特征
源头至湖
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湍急,水
上游
北宜昌
能资源丰富
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面宽
湖北宜昌至
中游
阔,流速缓慢。多湖泊,多
江西湖口
支流
江西湖口
地势更低平,水流平缓,江阔
下游
至入海口
水深,水网如织
知识点2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1.长江的开发
(1)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河段。
(2)长江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人
们把长江称为“黄金水道
2.长江的治理
(1)长江在四川宜宾至湖北宜昌之间的河段称
为川江。川江滩多流急,长江三峡
工程的
兴建从根本上改善了川江航道,万吨级船队从
长江入海口可直达重庆。此外,长江三峡工程
具有防洪、发电、养殖、供水等综合效益。
(2)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
荆江。荆江河道弯曲,地势低洼,水流不畅,
容易积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荆江进
行了综合治理,防洪和航运效益显著。
(3)长江干流各河段主要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上
游
水士流失,中游和下游
一泥沙淤
积、洪涝灾害、水污染。
B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长江的概况
1.长江上游与中游、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分别是
(B)
A.湖口、宜昌
B.宜昌、湖口
C.宜昌、河口
D宜宾、湖口
2.《长江之歌》里有句歌词:“你用健美的臂膀,挽
起高山大海…”这里的高山和大海分别指的是
A.巴颜喀拉山脉、东海B.唐古拉山脉、渤海
C.唐古拉山脉、东海
D.巴颜喀拉山脉、渤海
3.下列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按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A)
①长江中下游平原
②青藏高原
③横断山区
④四川盆地
A.②③④①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3①(共23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课时一 我国河流特点
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各个击破
知识点1外流河与内流河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
流,最后注入太平洋。西南地区有些河流
向南流入印度洋。在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向
北流入北冰洋。
2.外流河与内流河:最终流入海洋
的河流,称
为外流河(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辽河、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等;流入印
度洋的河流有怒江、雅鲁藏布江等:流入北冰洋
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
流,称为
内流河(如塔里木河)。
3.外流区与内流区: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
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知识点2河流的水文特征
1.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
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
期等方
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水文特征。
2.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1)外流河
主要
含沙
结冰
地区
水量
汛期
河流
量
期
较富
丰
长
较
龙
(要
主流湿
长(
小
东北
地区
花江
润
不
半湿
秦岭一
度主流中带温带
练高要经温寒
以
淮河以北
较
大
华北
海河、
主流半
地区
黄河
湿润半早区
夏,季
主流暖
土失
短(要经温带
干
续表
主要
含沙
结冰
地区
水量
汛期
河流
量
期
无
是
(水
长
小
主流亚
夏
秦岭一淮河
长江、
(
以南
珠江
雨季
植覆率
带,
海润
长
家
(要经热最月均
冷平气在
区)
0c以
上)
(2)内流河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
在西北内
面积的无流区
陆
水量较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
小
降水
汛期集中
夏季气温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多,山地
在夏
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
季
多为季节
河水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
性河流
流水量减少,冬季断流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B
夯实基础
水滴石穿,全面过关
知识点1外流河与内流河
1.我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外流河多
数向东流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C)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山脉分布的影响
C.地势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
2.我国下列河流中,注入印度洋的是
(D)
①黑龙江
②黄河
③长江
④怒江
⑤澜沧
江⑥雅鲁藏布江
A.①③
B.②④
C.④⑤
D.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