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2节 密度
第1课时 密度
1.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 与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
质量
体积
2.学生奶的密度为1.03×103 kg/m3,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2.7×103 kg/m3= g/cm3。
解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有时候也用克每立方厘米作密度的单位,符号g/cm3。
这两个密度单位的关系是1 g/cm3=1× 103 kg/m3,故2.7×103 kg/m3=2.7 g/cm3。
1 m3的学生奶的质量为1.03×103 kg
2.7
3.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 ;同种物质在状态变化时,密度 。
解析:
从密度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水、冰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不同
改变
4.如图为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作出的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C.不管甲物质的质量是否减半,其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始终是
乙物质的两倍
D.乙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解析:
由题图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故A错误;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故B错误;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2,乙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0.5,甲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始终是乙物质的4倍,故C错误;由题图可知,乙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故D正确。
D
5.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关系的是( )
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体积无关,故C正确,A、B、D错误。
C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1)比较3、6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 。
解析:(1)比较3、6两次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体积不同;
次序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1 铁块1 39.5 5 7.9
2 铁块2 79 10 7.9
3 铁块3 158 20 7.9
4 木块1 2.5 5 0.5
5 木块2 5 10 0.5
6 木块3 158 316 0.5
不同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2)比较1、4次或2、5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 。
解析:(2)比较1、4次或2、5次实验数据,可得到结论是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次序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1 铁块1 39.5 5 7.9
2 铁块2 79 10 7.9
3 铁块3 158 20 7.9
4 木块1 2.5 5 0.5
5 木块2 5 10 0.5
6 木块3 158 316 0.5
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3)比较1、2、3次或 次实验可得到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
解析:(3)1、2、3或4、5、6分别是同种物质,质量不同,体积不同,但比值相同;
次序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1 铁块1 39.5 5 7.9
2 铁块2 79 10 7.9
3 铁块3 158 20 7.9
4 木块1 2.5 5 0.5
5 木块2 5 10 0.5
6 木块3 158 316 0.5
4、5、6
定值
6.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用铁块、木块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4)综合上面的数据还可得到结论:不同物质, 。物理学上,常用 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解析:(4)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物理学上,常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次序 研究对象 质量m/g 体积V/cm3
1 铁块1 39.5 5 7.9
2 铁块2 79 10 7.9
3 铁块3 158 20 7.9
4 木块1 2.5 5 0.5
5 木块2 5 10 0.5
6 木块3 158 316 0.5
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密度
7.“嫦娥五号”在经过二十多天的任务后,返回器成功带月球土壤样本返回地球,科研人员将月球样本进行检验称重后,总共获得月球土壤样本1 731 g,和预估同体积下的2 000 g有一定的差距。这是因为体积相同时,______较小,说明月球土壤密度比预估的要 。
质量
小
8.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把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解析:
根据密度公式,体积相同时,质量与密度成正比;甲、乙两物体都截去一半,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不变。
3∶2
3∶2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ρ甲 (选填“>”“<”或“=”)ρ乙;质量为0.9 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 dm3。
>
1
10.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解析: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故A错误,C正确;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密度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
由于一般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温度会影响物质的密度,故D错误。
C
11.甲物质的密度为2.5 t/m3,乙物质的密度为2.5 kg/dm3,丙物质的密度为250 kg/m3,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甲 B.乙 C.丙 D.一样大
C
12.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B.质量、体积减半,密度不变
C.体积减半,质量、密度不变
D.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
解析:
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所含物质减少一半,所以质量减为一半,同时体积也减为一半,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体积、质量无关,密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A、C、D错误。
B
13.乒乓球比赛时,小明大力扣球把乒乓球打瘪了,但没有破裂,则乒乓球内气体的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
由于乒乓球没有破裂,所以乒乓球内气体的质量没有改变,把乒乓球打瘪了,乒乓球内的气体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
不变
变大
14.如图所示,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内,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杯中水面升高后,恰好相平,则比较甲、乙、丙三个金属球的密度是( )
A.甲最小 B.乙最小 C.丙最小 D.相同
A B C
B
15.一捆粗细均匀的铜线(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质量为8.9 kg,铜线的横截面积是25 mm2,这捆铜线的长度约为( )
A. 4 m B. 40 m
C. 400 m D. 4 000 m
C
16.(21-22·驻马店汝南期末)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者的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 b的密度是a的2倍
C.若将b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也减半
D.若将c的体积增大到4×10-3 m3,它的质量变为8 kg
BD
17.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 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6 kg/m3 B. 4 kg/m3
C. 3 kg/m3 D. 2 kg/m3
B
18.(20-21·安阳期末)一容器装满某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540 g,放入一块质量为135 g的金属块后溢出50 cm3液体,这时总质量为635 g,求:
(1)金属块的密度;
(2)溢出液体的质量;
(3)该液体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