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三章 物态变化
1.下列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
A
A.冰雪遇暖消融 B.江河结冰 C.白雾弥漫 D.阳光下露珠变小
2.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 ℃的室外玩肥皂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在很
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非常神奇。对这一现象包
含的物态变化及吸热、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C.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这是熔化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
本题中的肥皂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属于液态的水凝固成固态的冰,凝固需要放热,故A正确。
A
3.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制作了冻豆腐。冻豆
腐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有很多小孔,你认为其成因是( )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自身膨胀而成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里而成
D.豆腐里面的水受冻先结冰,再熔化成水后而成
解析:
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后水受冷就会凝固,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从冰箱里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熔化,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故选D。
D
4.(20-21·滨州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
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糖由于温度升高而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然后用小
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
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此过程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
熔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解析:
固态的糖变成液态的糖汁是熔化吸热现象;液态的糖汁变成固态的“糖人”是凝固放热现象。
5.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 玻璃 松香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松香
C
解析:
蜡、玻璃、松香都是非晶体,都没有确定的熔点,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6.(易错题)海波的熔点是48 ℃,则温度为48 ℃的海波( )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解析:
当海波刚达到熔点时,如果停止加热,它仍然是固态;只有继续吸热才会逐渐熔化,变为固液共存态;在刚好完全熔化为液态时,这时的温度仍为熔点,故D正确。
D
7.(2021·聊城茌平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60 ℃
C.该物质在第25 min时已全部熔化
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且温度升高
解析:
从图象上看,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60 ℃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且该物质的熔点为60 ℃,故A错误,B正确;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第25 min时,完全熔化,故C正确;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改变,故D错误。
BC
8.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四个图象,其中属于晶
体凝固图象的是( )
解析:
A图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B图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图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图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A
9.(20-21·聊城冠县期末)如图是“探究石蜡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
A.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
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放置在石蜡内部
C.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
D.熔化的过程中,石蜡温度保持不变
解析:
石蜡应碾碎后放入试管中,这样石蜡能均匀受热,故A正确;用温度计测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插入石蜡内部,但不能碰容器底和容器壁,故B正确; 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石蜡受热均匀,故C正确;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说明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D
10.(20-21·德州庆云期中)学习物态变化后,聪明的小明写了一副对联,上联
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熔化温度
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了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它还说明
了冰是一种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根据对联可知冰的熔化条
件是:温度达到______且继续吸热。
解析:
“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盘内水冰,冰吸热熔化温度未升”,冰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温度未升”说明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则冰是晶体;冰是晶体,晶体熔化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且继续吸热。
凝固
熔化
晶体
熔点
11.夏天用同样多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饮料,结果是( )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饮料瓶容易接触
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要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C
解析:
0 ℃的冰熔化为0 ℃的水还要吸收热量,所以用质量相等的0 ℃的水和0 ℃的冰来冷却饮料,冰的效果好一些。故选C。
12.(20-21·青岛自主招生)冬天雨雪过后,停在户外的汽车的前窗玻璃上常会
结有一层冰。要想除去这些冰,下列做法中不可采用的是( )
A.喷洒盐溶液
B.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
C.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
D.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上
D
解析:
喷洒盐溶液,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从而达到除冰的目的,故A做法可采用;用硬的纸质物体直接清除可以除去一些冰,故B做法可采用;启动车子,打开热风,吹车前窗玻璃可以使冰因吸热而熔化,达到除冰的目的,故C做法可采用;将少量沸水洒在车前窗玻璃,因水的温度很高,会使冰和玻璃迅速吸热膨胀,容易损坏玻璃,故D做法不可采用。
14.(20-21·滨州惠民期末)根据下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可能是固态
B.用铝锅不能熔化铜
C.把一块-1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冰
会熔化
D.在寒冷的(-50 ℃)北极地区,可以使用
酒精温度计测温
BD
解析:
水银的熔点为-39 ℃,在常温和标准大气压下,水银为液态,故A错误;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故用铝锅不能熔化铜,故B正确;把一块-10 ℃的冰放到0 ℃的房间里,冰达到0 ℃后,无法继续吸热,无法熔化,故C错误;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 ℃,而在-50 ℃时酒精为液态,所以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温,故D正确。
15.(20-21· 青岛市南区期末)如图甲所示,用“水浴法”给试管中某固态物质加热,得
到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使物质受热均匀、
温度变化缓慢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故该物质是晶体
C.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这个过程不
需要吸热
D.图象中的AB段物质处于固态,BC段物质处于液态,
CD段物质处于气态
AB
解析:
利用水浴法加热,优点是能使物质受热均匀、温度变化缓慢,便于观察实验过程,故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属于晶体,故B正确,C错误;由题图可知,BC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物质在AB段是固态,在CD段是液态,故D错误。
16.(易错题)把盛有碎冰块的试管插入盛有碎冰块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用酒精
灯对烧杯底部均匀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C
解析:
冰是晶体,熔点是0 ℃,当冰周围的温度比冰高时,冰就从周围吸热,冰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0 ℃时,继续吸收热量开始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当烧杯中的冰一部分熔化时,烧杯内为冰水混合物,温度保持0 ℃不变。试管中的冰从烧杯中吸热,当温度升高到冰的熔点0 ℃时,烧杯中的温度和试管中的温度相同,试管内的冰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冰不会熔化,故C正确。
注意:解答这类问题时,关键要明确两点,一是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二是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7.小明在完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对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规律进行了探究,
根据探究过程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小明探究的这三种物
质中,__________(选填“甲、乙”“甲、丙”或“乙、丙”)可能是同种物质,
若为同一种物质,则_______的质量一定比_______的质量大。
甲、乙
乙
解析:
从题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丙在熔化过程中都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故三种物质都属于晶体;由图知,甲和乙的熔点相同,故它们有可能是同种物质。若为同种物质,由于乙需要吸收较多的热量才能熔化,说明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
甲
18.如图甲所示是塑料制造厂所用注塑机,从塑料颗粒进入注塑机到塑料盆生产出
来,塑料颗粒所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后_______,这里利用了液态物质
形状________(选填“固定”或“不固定”)的特征;在塑料从液态变成固态
的过程中,要______热;由于塑料是非晶体,所以,进入钢模后塑料由液态变
为固态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应该是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
“b”)。
熔化
凝固
不固定
放
b
甲
乙
(1)将装有硫代硫酸钠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
中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的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加热方
法是__________。
19.(20-21· 潍坊期中) 硫代硫酸钠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它可用于鞣制皮革、
从矿石中提取银;可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应用;临床
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等,还可用于氰化物及砷、铅等中
毒治疗。如图甲所示,是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装置。
使硫代硫酸钠受热均匀
水浴法
解析:
(1)将装有硫代硫酸钠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硫代硫酸钠受热均匀,这种加热方法是水浴法。
(2)图乙是小红绘制的硫代硫酸钠熔化的图象,
由图可知,其中BC段硫代硫酸钠处于_____
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
共存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______分
钟,硫代硫酸钠是___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它的凝固点是______。
19.(20-21· 潍坊期中) 硫代硫酸钠是无色透明的固体,它可用于鞣制皮革、
从矿石中提取银;可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在水产养殖上被广泛应用;临床
上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慢性荨麻疹、药疹等,还可用于氰化物及砷、铅等中
毒治疗。如图甲所示,是硫代硫酸钠的熔化实验装置。
固液
6
解析:
(2)由图象可知,BC段硫代硫酸钠吸热,温度保持在48 ℃不变,有一定的熔点,其熔点为48 ℃,所以硫代硫酸钠是晶体,BC段是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整个熔化过程用时12 min-6 min=6 min;硫代硫酸钠的凝固点等于其熔点,为48 ℃。
晶体
48 ℃
共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