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1、作者
关于作者说法众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安,有的说是施本罗编,还有的说是施作罗续。其中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就持最后那个说法,所以他才腰斩水浒。但现在大多数人认为还是施作的。对于施我们现有的资料很少。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2、作品
《水浒传》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从南宋起,宋江的故事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元代出现了大批的水浒戏。这说明水浒故事是在不断发展中丰富和完善的。
2、作品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全书前半部写“官逼民反”,好汉林冲、鲁智深等一个个被“逼上梁山”,在宋江上山后,写了几场反土豪、打官军的战争;后半部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作品充分表现了人民性:从最基层的郑屠、西门庆等,到上层的梁中书、高廉之流,以及他们的靠山蔡京、高俅,将他们写得丑恶不堪,和梁山英雄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对起义英雄予以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讴歌,对封建阶级的黑暗势力则尽情揭露,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1930年代初,鲁迅在《三闲集·流氓的变迁》中曾这样评论《水浒传》:
“‘侠’字渐消,强盗起了,但也是侠之流,他们的旗帜是‘替天行道’。他们所反对的是奸臣,不是天子,他们所打劫的是平民,不是将相。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才子书”。
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
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共列“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业内评价】
3、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 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东岳庙
白虎堂
野猪林
草料场
前 情 旧 事
初读课文
分析情节
1
复述故事情节
沧州遇故人(1)
密谋害林冲(2-3)
买刀寻仇人(4-5)
看守草料场(6-9)
夜宿山神庙(10)
火烧草料场(11)
亲手杀仇敌(12)
雪夜上梁山(12)
2、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地点
典型事物
主要人物
事件
性格特点
酒 店
(1~6)
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
草料场
(7~10)
山神庙
(11~12)
酒
火
风雪
林冲
李小二
林冲、差拨
老军、店主
林冲陆虞候
差拨富 安
接管草料场
雪夜刃仇人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序幕) (开端 ) (发展) (高潮.结局)
沧州遇旧知
2.店酒密谋
3.小二生疑
4.询问实情
5.买刀寻敌
接管草料场
7.草厅交割
9.身寒沽酒
被密谋寻仇
山神庙杀敌
10庙里借宿
11偶听真相
12奋起杀敌
8.用心照料
6.重拨差使
3、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划分故事情节,并概括大意
1.遇
旧
知
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正直刚烈
安分守己、办事严谨委曲求全
忍无可忍
彻底绝望
(1)设置巧合
(2)制造波澜
(3)设置悬念
(4)伏笔与照应
4、举例分析本文安排情节的技巧
小二妻的偷听未听尽固然是悬念,但从林冲的反应来看,小二妻的偷听至少是部分解了疑,只是这个悬念的核心疑问——即陆虞侯等人到底会采取何种手段、方式来谋害林冲——并没有解开,小说巧妙地吊起读者的胃口后,让读者得到一个阅读心理的喘息机会,然后又被此悬念吸引至小说的最后,方才全部释悬,从而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1)设置巧合
(2)设置悬念
林冲巧遇小二。
陆谦巧进小二店
林冲买刀寻敌,一定是寻不到。因为一旦寻到,林冲就此手刃仇敌,也就没有了“风雪山神庙”的高潮情节,让人感觉味道不够。而且按照林冲性格的发展与变化,陆谦等人一定是寻不见的,草料场也一定是要烧的,只有这样,林冲被逼上梁山的结果才是震撼人心的。由“寻”而“寻不见”,再由“寻不见”而冥冥中“撞见”,小说的情节安排错落有致、波澜起伏,更见出小说作者的匠心与小说的艺术魅力。
(3)制造波澜——一波三折:
(4)伏笔与照应
“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埸投东大路去二三里便有市井。’”(闲闲叙出大葫芦,及投东大路一句,非但写老军絮叨故态,盖奇妙绝文伏线于此。)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花枪挑了酒葫芦,人看至此句,只谓手冷故用枪挑耳,岂知倾间之用之?)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正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非为防失眠,亦非为遮风雨,全为少倾陆谦、差拨、富安一段也。)
8、本文是长篇小说节选,好像应该从第二段开始选起,却为何选了第一段?第一段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这一段实际与课文部分的故事有着直接的联系,无论对人物还是对情节都有着重要作用(人物形象、情节结构、小说主题三方面去考虑)
①这段描写详细交代了林冲与李小二过去的关系,为下文写李小二帮助林冲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如果没有这段描写,下文写李小二向林冲报告消息就会显得突兀。
②这段描写表明了林冲是个乐于助人,济危救贫之善良之人;也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他被发配到沧州,并没有向陷害他的仇人报仇的想法,反而与李小二你来我往地过上了平静的日子,表现了典型的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设置悬念,制造波澜;前后照应,严谨完整
戛然而止,意味深长;起转承合,曲折有致
一波三折,起伏跌宕;出人意料,情理之中
步步伏笔,巧设铺垫;前呼后应,衔接紧密
巧合法、误会法、抑扬法等
小说情节安排的技巧
研读课文赏析人物
(按酒店、
草料场、
山神庙
三个场景
来分析)
1、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
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
①
沧州遇旧(路遇李小二)
②
陆、富密谋杀害林冲
③
偷听(正不听得说甚么)
④
李小二传递消息
⑤
林冲辞别。
2、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前面的情节为后面情节做铺垫(引出下一个情节)
安排看守草料场、放火
传递消息
买刀寻仇
安排看守草料场、放火
前往草料场
①沧州遇旧(路遇李小二)
②陆、富密谋杀害林冲
③偷听(正不听得说甚么)
④李小二传递消息
⑤林冲辞别。
铺垫
铺垫
铺垫
铺垫
悬念
李小二是何许人也 与林冲关系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体现了林冲的什么性格特点?
次要人物的作用
2、衬托主要人物: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同情百姓
1、 从侧面衬托(反衬)出主要人物
2、 推动情节的发展(牵线搭桥)
3、 暗示(揭示)小说的主旨
4、次要人物如果是“我”能增强故
事情节的真实感(充当线索人物)
1、推动情节发展: 小二出现——传递消息——买刀寻仇
3、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4、找这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 看看他的性格是什么样的
“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大怒”,上街买刀,
城里城外寻了几日不见仇人“自心下慢了”,怀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但还是乐意地去了草料场)
表现林冲嫉恶如仇、逆来顺受,但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敌人的阴谋,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地点
典型事物
主要人物
事件
性格特点
酒 店
(1~6)
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
草料场
(7~10)
山神庙
(11~12)
酒
火
风雪
林冲
李小二
林冲、差拨
老军、店主
林冲陆虞候
差拨富 安
接管草料场
雪夜刃仇人
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逆来顺受 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5、“酒店”这部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6、细细琢磨
【琢磨】:什么人 为何“闪”将进来 而不是“走将入店里来,跑、踱、闯、挤、跳”
(1)分析“闪将”“闪入来”
明确: 军官、走卒。
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 。
说话偷偷摸摸,“不叫你休来”。
手段卑鄙阴险(给管营金银)
(2)李小二妻偷听 “正不听得说甚么” ,有何作用?
悬念
究竟会怎么样呢
即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
林冲有无生命危险
(3)小二妻店中隔墙,有心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无意偷听听得真。
酒店 山神庙
【纳闷】 静 一个时辰 听不全 风雪交加 一会儿 听得真
【 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
酒店 山神庙
【纳 闷】 静 一个时辰 听不全 风雪交加 一会儿 听得真
【客观原因】 墙 隔音效果好 门 有缝,破,用大石头靠上
风雪交加
【主观原因】
(3)小二妻店中隔墙,有心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无意偷听听得真。
酒店 山神庙
【纳 闷】 静 一个时辰 听不全 风雪交加 一会儿 听得真
【客观原因】 墙 隔音效果好 门 有缝,破,用大石头靠上
风雪交加
【主观原因】 作者有意为之,一开始不能听全,悬念吸引读者(说书人的技巧) 密谋 声小 怕隔墙有耳 得意忘形 心情好 声大
(3)小二妻店中隔墙,有心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无意偷听听得真。
1、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1)直接描写风雪
a.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b.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c.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沽酒回来,“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写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因为风雪大,天气冷,所以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1、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一是为人物活动渲染气氛。
烘托了林冲杀敌报仇,走上反抗道路的悲壮气氛。
北风呼啸,大雪纷飞,草料场烈焰腾空。山神庙前,雪地上溅满鲜血。这时,林冲毅然决然地顺大路投东而去,奔上梁山,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景啊
身 寒 沽 酒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
三是刻画人物形象:安分守己、办事严谨,随遇而安
2、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隔门偷听
风 雪
二是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的作用:
1、渲染气氛
2、交代背景
3、衬托人物性格
4、推动情节发展
5、揭示主题
鲁迅曾评说“那雪正下得紧” 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神韵”体现在哪里?
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雪下得密、下得快,暗示出事件发展的急迫和人物命运的变化,也预示气氛趋于紧张。真实地表达出特定情景下自然景色的精神意境,跟人物、环境、气氛融合在一起。
3、原文中,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
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4、“盖炭火”“关门”“上锁”等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刻画人物——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严谨的性格,“修屋”“过冬”的想法等细节表现了他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思想,与后文被逼反抗形成密切的联系
(2)推动故事情节——“失火”非林冲的过失!被陷害和冤枉
地点
典型事物
主要人物
事件
性格特点
酒 店
(1~6)
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
草料场
(7~10)
山神庙
(11~12)
酒
火
风雪
林冲
李小二
林冲、差拨
老军、店主
林冲陆虞候
差拨富 安
接管草料场
雪夜刃仇人
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逆来顺受 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办事严谨安分守己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5、“草料场”这部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
山 神 庙
“山神庙”这部分表现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
地点
典型事物
主要人物
事件
性格特点
酒 店
(1~6)
沧州遇故知买刀寻仇敌
草料场
(7~10)
山神庙
(11~12)
酒
火
风雪
林冲
李小二
林冲、差拨
老军、店主
林冲陆虞候
差拨富 安
接管草料场
雪夜刃仇人
侠义心肠 扶危济困
嫉恶如仇 逆来顺受
办事严谨安分守己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忍无可忍
彻底绝望
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
人物形象
总结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识破阴谋
激起怒火
得过且过
委曲求全
心有疑虑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清醒认识
手刃仇敌
逼上梁山
林冲性格发展的动态曲线
英勇果敢
奋起抗争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武艺高强,富有正义感,侠肝义胆,嫉恶如仇,同时又有奉公守法、忍辱负重、软弱善良的一面。
林冲的才能和社会地位,使他养成安于现状、软弱动摇的思想性格。他不满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社会现实的黑暗,明知自己受了天大的冤屈,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我因恶了高太尉”而已,并且自认是“罪囚”。对李小二,尽管有恩于他,还“恐怕玷辱”。甚至在调他去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还想“唤个泥水匠来修理”草屋,求“神明庇佑”等,这都说明他的心地善良、安分守己和随遇而安,还有服完刑后与家人团聚的幻想。
然而,他毕竟是一个耿直、磊落、血气方刚的汉子,是一个“摸不着便杀人放火”的“性急的人”,他的“涵养”也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当他得知陆虞候前来追杀时,先是“大惊”,要“叫他骨肉为泥”,既而“大怒”,带刀“一地里去寻”。当他明白火烧草料场的真正原因时,再也无路可走,“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只有拼个你死我活,才可能绝处逢生。一声断喝,表明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经过这场血的洗礼,他彻底摆脱了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风,走上反抗的道路。
林冲性格的发展和生活道路,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林冲性格中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一面,说简捷点,就是他特别能忍。请问林冲的“忍”表现在哪些地方?
①巧遇李小二时说自己境况不辩白、不痛骂高俅,只说“因恶了高太尉”,自认是“罪囚”。
②听闻陆谦到沧州图谋害己,虽有买刀寻仇的一时之举,但“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也自心下慢了”。
③接管草料场,见草屋破败,寻思“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意欲长住,熬完刑期。
④路过山神庙,求“神明庇佑”,还是想得过且过。
⑤出外买酒前后锁门、关注炭火,庙中见火起,第一反应是拿起花枪去救火,他小心谨慎,害怕出意外,不想改变现状。
林冲为什么一忍再忍?
主要原因有这几个方面:
①自身性格。林冲性格有软弱,委曲求全的一面。
②出身地位。本是统治阶级中的一员,有良好的家境和地位,
不愿意为“小事”牺牲幸福,背叛所依存的社会
③世俗环境。生活在城市和官场中,受不敢得罪上官和权贵
的习气影响。
④思想局限。他认识不清社会罪恶本质,思想幼稚,耽于幻想
如何看待“忍”?忍是否就等于窝囊?
自古中国就有不少劝人忍耐的话: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和为贵,忍为高;忍字头上一把刀;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需要辨证地看。韩信受跨下之辱,张良为老人拾履,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成就一番大业。楚霸王项羽不能忍一时之辱,自刎乌江,天下大业毁于一旦。故古今成大业者必善忍。因此,林冲的“忍”中又有“不忍”,走上反抗之路是一种必然。
探究林冲性格质变的社会意义
逼
(2)认清楚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林冲这种有一定地位、家庭美满、性格软弱之人都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队阶级残害人民的残酷狠毒。我们认清楚了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的必然性。
(1)林冲性格质变是“逼”出来的。说透了就是官逼民反。
一逼 二逼 三逼 四逼
相国寺里
辱娇妻
白虎堂上
设奸计
野猪林中
谋性命
火烧草场
断后路
忍
狠
中心主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被封建统治者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最终走向反抗的道路的过程,有力地突出了“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细节描写
欣赏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一种描写手法。细致描写是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本文有哪些细节描写 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
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2)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
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5)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
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翻转身来……林冲喝声道:“……”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
作者用洗练的文字生动地再现了林冲杀敌时的干脆利落,是他多年心中怒火的总爆发,体现出一向隐忍的林冲奋起的反抗,与“官逼民反”的主题相映合。
林冲杀人的细节描写。
金圣叹评点林冲杀人场景 : “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疏不密,不缺不漏,……” 谈谈你们的感受
(1)将陆谦的心肝挖出:看看你这卖友求荣的家伙到底是什么心肝!
(2)很有讲究:①分清主次②先问罪谴责③杀法、武器、详略均不一样。总之,杀得快活。有身份、有性格、有思想、有章法。
(3)为何把人头摆在供桌上
金圣叹对斩仇敌之头是这样评价的“三个人头,安放的好,又算示众,又算祭神,又算结煞。”
写作特色
(1)把林冲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放在矛盾斗争中来表现其性格发展,突出“官逼民反”的主题。
(2)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比如林冲在风雪之夜出门沽酒时,作者生动地描写了他的一系列动作:“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这里以“挑”“盖”“戴”“拿”“拽”等一系列动词,细腻地刻画了林冲谨慎小心、安分守己、惟恐出事的心理状态。
最后林冲杀敌报仇,对陆谦那“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等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林冲觉醒后对助纣为虐、内心狠毒的陆虞候的痛恨。
(3)通过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来烘托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水浒传》片尾曲--《天时地利人和》(彭丽媛)
/茫茫乾坤/方圆几何/
长传我千百年民族魂魄/
旧日宫墙/
寻常巷陌/
是谁把英雄的故事一说再说/
走马扬鞭/
翻山过河/
轻生死重大义男儿本色/
几番起落/
风雨振作/
赶他个天时地利与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