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火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敌人,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燃烧和灭火。
火灾
打火机
烧烤
钻木取火
1. 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初步学会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3. 通过学习,建立防火防爆的意识。
2. 能利用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探究实验 7-1 燃烧条件的实验
点击图片播放
知识点 1
燃烧的条件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4P+5O2 === 2P2O5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思考】
3.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火三角
2. 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O2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3.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注:
着火点对于某物质来说是固定不变的,一般不能升降着火点。
1. 要有可燃物。
2. 要有氧气(或空气)。
3.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 清除可燃物。
2.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知识点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步骤:
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
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
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探究实验 灭火的原理
蜡烛Ⅲ迅速熄灭,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蜡烛Ⅱ不熄灭。
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隔绝氧气使蜡烛Ⅲ迅速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使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从烧杯口逸散,蜡烛Ⅱ不熄灭。
现象:
结论: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原料: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
根据灭火原理设计一种灭火器
①干粉灭火器:
扑灭一般火灾和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没有液体残留!
② CO2灭火器:
③水基型灭火器:
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固体,如汽油、柴油、木材、棉布等引起火灾。
灭火器的种类
灭火器的种类
干粉灭火器
CO2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鞭炮
鞭炮:鞭炮中的火药装在一个纸筒中,纸筒的两端都用泥封了口,当点燃鞭炮时,火药在密闭的空间中发生急速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对纸筒产生强大的压力,胀破纸筒而发生爆炸。
爆炸: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剧烈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
知识点 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思考】为什么在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原因: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例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许多涉及化学知识的成语。下列成语中,关于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或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
A.钻木取火——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
点而燃烧
B.釜底抽薪——取出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C.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D.煽风点火——使空气流通,为燃烧补充空气或氧气
连接中考
燃烧的条件
B
素养考点 1
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原理是隔绝空气
B.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着火点来灭火
C.扑灭森林火灾时,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原理是
清除可燃物
D.煤块粉碎后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连接中考
灭火的原理
B
素养考点 2
B
基础巩固题
1. 了解化学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家中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乘坐公交车时,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C.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D.为防止煤气中毒,室内用煤炉取暖时保证烟囱畅通
D
2. 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基础巩固题
3.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
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C
基础巩固题
C
4. 如图是一组与燃烧有关的实验,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1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比白磷高
B.实验2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是因为氧气的助燃性
C.实验2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1/5,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D.实验1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水中的白磷没
有与氧气接触
C
5. 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基础巩固题
C
能力提升题
1.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C.风将热量吹散使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风将热量吹散后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能力提升题
2. 下列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中,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的是( )
B
A B C D
B
能力提升题
3.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用嘴吹灭蜡烛——隔绝氧气
C.木柴架空燃烧更旺——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
面积
D.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燃烧的剧
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燃
烧
的
条
件
灭
火
的
原
理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