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元素
思维导图
二、考点精讲
考点一: 元素
【精讲1】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每周对教室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含消毒剂,可以为环境消毒也可以为物体表面消毒,这里氯是指( )
A.单质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答案】D
【解析】食品、药品、营养品、消毒剂等物质中的“钙、锌、碘”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这里所指的“氯”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
【精讲2】火箭推进剂涉及的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H B.N C.O D.Al
【答案】D
【解析】A、H为氢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B、N为氮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C、O为氧元素的元素符号,带“气”字头,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D、Al为铝元素的元素符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正确。故选:D。
【跟踪练1】C919客机部分机身采用了铝锂合金,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B
【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铝元素与锂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B。
【跟踪练2】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
A.铁元素 B.硅元素 C.氧元素 D.铝元素
【答案】C
【解析】地壳中各元素及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所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故选:C。
考点二: 元素符号
【精讲1】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氯 CL B.氖 ne C.氢 N D.铝 Al
【答案】D
【解析】A、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氯表示为:Cl,不符合题意;B、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氖的元素符号为:Ne,不符合题意;C、氢的元素符号为:H,不符合题意;D、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铝的元素符号为Al,符合题意。故选:D。
【精讲2】29.下列关于元素符号“N”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表示氮元素 ②表示氮气
③表示1个氮原子 ④表示1个氮分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N是氮的元素符号,可表示氮元素或一个氮原子,①③正确;故选:C。
【跟踪练1】它曾被认为是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被埃及人称为“天石”,其元素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四位。现代化学中“天石”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是( )
A.锡 Sn B.铁 Fe C.硅 Si D.铝 Al
【答案】B
【解析】它曾被认为是带有神秘性的最珍贵的金属,被埃及人称为“天石”,其元素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四位,则该元素为铁元素,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铁的元素符号是Fe。故选:B。
【跟踪练2】下列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最多的是( )
A.N B.2Na C.He D.H
【答案】C
【解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N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B、该符号可表示2个钠原子,不是元素符号。C、H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氦元素,表示一个氦原子,还能表示氦气这一纯净物。D、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
故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最多的是C。故选:C。
考点三: 元素周期表简介
【精讲1】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钛属于金属元素
B.钛元素符号为Ti
C.钛的原子序数为22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答案】D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钛,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钛元素符号为Ti,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钛的原子序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精讲2】如图中的①、②、③是氟元素、硫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写出C粒子的符号: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2)若D粒子是一个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则x= 。
(3)上述A、B、C、D四种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答案】(1)Ca2+;四;(2)16;(3)AB。
【解析】(1)C粒子的质子数是20,电子数是18,是钙离子,符号为:Ca2+。元素周期数=原子的电子层数,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2)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图D中,x=2+8+6=16。
(3)上述A、B、C、D四种结构示意图中,AB的最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跟踪练1】2022年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其中金属铝在航空工业中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图A是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如图信息回答。
(1)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B表示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若C表示氯离子,则X= 。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答案】(1)26.98。(2)4;8。(3)小于。
【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方格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所以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
(2)B表示的原子为碳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若C表示氯离子,离子最外层是8电子稳定结构,则X=8。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同一周期越往后边原子序数越大,所以D中甲排在乙的前面,属于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知识梳理:
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氧气分子和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即核内都含有8个质子,就把它们统称为氧元素。同样,把核电荷数为1的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把核电荷数为6的所有的碳原子统称为碳元素。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
3、元素的简单分类:
一般将元素分为三类:
(1)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钅”字旁,金属汞(Hg)除外],如:铝元素(Al)、铁元素(Fe)、铜元素(Cu)等;
(2)非金属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石”字旁、“氵”字旁或“气”字头),如:氮元素(N)、氧元素(O)、碳元素;
(C)等;(3)稀有气体元素(其中文名称一般都带有“气”字旁),如:氦元素(He)、氖元素(Ne)、氩元素(Ar);
【知识点睛】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即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元素通常描述物质的组成,如“加碘食盐”中的碘、“加铁酱油”中的铁、“钙片”中的钙,指的都是元素。
3、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只能组成物质,而不能构成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原子是微观概念,既有种类也有个数,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命题方向】
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元素的概念等相关知识、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对元素的简单分类和类别辨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元素种类的判断、元素与原子的关系、物质的元素组成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
【解题方法点拨】
解答有关元素概念的问题时,要抓住这样几个关键词:
(1)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2)一类(即无数个,所以元素只能讲种类,不能讲个数);
(3)原子(即元素的概念是建立在原子的基础上的);
(4)总称(即元素是同类原子的集合体).
知识梳理:
1、写法:元素符号是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缩写。书写规则是“一大二小”:即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造成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意义:①表示某种元素 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H”表示:①氢元素;②一个氢原子;
金属单质、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它们的元素符号除了表示上述两个意义以外,还可以表示某种物质。
例:“Fe”表示:①铁元素;②一个铁原子;③铁。
若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则该符号只具有微观含义。
如:2H:表示两个氢原子;
2Fe:2个铁原子。
【知识点睛】
若元素符号前面没有数字,那么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具体是两个意义还是三个意义,要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判断;若元素符号前面有数字,那么不需要看元素的种类,它们都只有一个微观意义,即表示的是原子的个数。
【命题方向】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的符号及其书写和意义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和元素的分类和类别辨析、原子及其结构示意图或离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解题方法点拨】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元素的符号及其书写和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知识梳理:
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中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特点:
(1)横向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就是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或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起来;因此,每一周期的特点是:每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是相同的,而最外层电子数却依次增多一个;还有,元素周期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
(2)纵向共有18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就是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各种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列起来;因此,每一主族(过渡元素之外的,即除了最外层电子层以外的电子层的电子数都是排满电子的化学元素)的特点是:主族中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一层;还有,族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含义: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都是一样的,就拿第13个单元格来说吧,如图所示:,该单元格由四部分构成,其中的“13”是原子序数,“Al”是元素符号,“铝”是元素名称,“26.98”是相对原子质量。
【知识点睛】
元素周期表规律:
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
【命题方向】
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和元素的性质和类别辨析、核外电子的排布、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解题方法点拨】
1.对于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单元格的构成及其含义,一定要牢记在心。
2.关于元素周期表,在初中阶段主要了解和识记前三行(即第一至第三周期)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