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19 11:1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地球是什么形状?
3: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
2、大小:① R赤 ﹥R极
②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③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④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R极
R赤
O
地轴、两极和赤道
N
S
N
S
二、经线和纬线
北极星
二、经线和纬线
你观察到纬线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以从形状、长度、方向来考虑。
二、经线和纬线
纬 线 经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从赤道(约4万千米)向两极(0)缩短
(子午线)
二、经线和纬线
你观察到经线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以从形状、长度、方向来考虑。
二、经线和纬线
纬 线 经 线
定义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等长
连结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半圆(相差180°两经线围成圆圈)
从赤道(约4万千米)向两极(0)缩短
(约2万千米)
(子午线)
Φ0N
Φ
三、经度和纬度
纬度:球面上某点和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A
(线面角)
N
S
O
三、经度和纬度
纬 度 经 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表示法
度数规律
半球划分
重要经纬线
赤道(0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S)、北纬(N)
南纬度数越向南越大北纬度数越向北越大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回归线、极圈(虚线表示);赤道;南北纬30°、60°(划分中高低纬)
低纬度 0°——30°
中纬度 30°——60°
高纬度 60°——90°
三、经度和纬度
经度:地球上某点的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
(二面角)
E
W
三、经度和纬度
纬 度 经 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度数规律
半球划分
重要经纬线
赤道(0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S)、北纬(N)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回归线、极圈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东经(E)、西经(W)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将地球一分为二
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值相加和为1800 ,一为东经度,一为西经度。
三、经度和纬度
纬 度 经 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度数规律
半球划分
重要经纬线
赤道(0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S)、北纬(N)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回归线、极圈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东经(E)、西经(W)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200W、1600E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三、经度和纬度
纬 度 经 度
度数起点线
度数划分
代号
度数规律
半球划分
重要经纬线
赤道(00纬线)
向南、向北各分作900
南纬(S)、北纬(N)
南纬度越向南越大北纬度越向北越大
赤道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
赤道、回归线、极圈
本初子午线(00经线)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
东经(E)、西经(W)
东经度越向东越大西经度越向西越大
200W、1600E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界线
00、200W、1600E
200 W 向东 00 向东 1600E 东半球
200 W向西 1800向西 1600E 西半球
作业:
1、线在地图册P5画出重要经纬线
2、预习并完成《龙尧地图》P2重难点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