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回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初尝阅读,激发兴趣
1、读词语。
汛期 间隔 唯独 懒惰 平稳 平衡 廉洁
山洪暴发 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
清波漾漾 人影绰绰 理所当然
2、熟记词语,也能提高阅读速度。
3、导入:我国当代诗人、作家刘章,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了家乡人们的生活。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一)朗读:阅读提示。
读得快,关键是要集中注意力,不回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
(二)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
(三)开头与结尾
1、什么是搭石?
(1)找到句子: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2)画出,齐读。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着过去,这就是搭石。
(3)你读懂了什么?
——搭建的时间(秋季)
——搭建的石材、间距(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摆放)
——搭建的好处(涨水时便与人们行走)。
小结:通过抓住关键词句,知道了什么是搭石,以及它的作用和方法。
2、关注结尾
(1)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他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2)小结:作者借着搭石抒发美好的情感。(板书:看不见的情)
(四)中间部分:家乡的风景(三幅图)
引:美好的情感太多了,具体是哪些情感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吧。再次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第2-4自然段,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
1.读完后,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我们通过“风景”两字就可以了解。
2、抓住关键画面,分别起一个小标题。
(1)第4自然段:互相礼让
齐读——修改:礼让走搭石,背老人走搭石
(2)第3自然段:一行人走搭石
(3)第2自然段:摆搭石
齐读——思考:礼让走搭石,背老人搭石,一行人走搭石……概括:走搭石
3、齐读两个小标题,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小乡村?
——有礼貌的,温馨的,和谐的,互相关爱,互相信赖,和睦友善……
4、这篇文章借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
——借搭石抒发了/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情感。
5、这种写法叫做什么?
——借物喻人
三、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四、拓展阅读《小小的善》。
板书设计:
搭 石
景: 摆搭石 走搭石
借物喻人
情:无私奉献 谦让、尊敬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