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19 06:3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五四运动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1.99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3.“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是五四运动中喊出的口号。其中“国贼”不包括( )
A.曹汝霖 B.章宗祥 C.陆宗舆 D.袁世凯
4.发生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 )
A.近代史的开端 B.近代化的起步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对中国而言,五四精神就是一种现代的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发挥了先锋作用
B.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扩大了资产阶级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D.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二、归纳列举题
6.依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内容。
(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一一
(2)五四运动的口号——
(3)五四运动的两个中心是——
7.列举五四运动中要求惩治的亲日派卖国贼。
三、材料分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在于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去维持公理,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哪次运动的传单 这次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宣言中的“外争主权”指什么 “内除国贼”又指谁
(3)宣言希望全国工商各界参加爱国运动,结果怎样
(4)宣言最后的“两个信条”表现了这次运动的什么精神 我们该如何发扬这种精神
四、综合探究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的强盗行为,举行游行示威,痛打卖国贼章宗祥,火烧了曹宅……
材料三:1919年6月3日以后,上海等地的工人罢工,无产阶级登上政治的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五四运动”的性质。
(2)材料三反映了“五四运动”的主力军有什么变化 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
(3)你从材料中感受到哪些“五四精神”?
参考答案
A 2.D 3.D 4.C 5.B
6.(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 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任意一点即可)
(3)北京 上海
7.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8.(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收回山东青岛主权;曹汝霖等人。
(3)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4)“五四精神”。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是斗争到底、不怕牺牲的民族主义精神。作为新世纪的中国青年,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建设繁荣、民主、文明和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合理即可)
9.(1)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五四运动的主力军由学生变为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影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3)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