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水循环
新课标人教版
2 019
运用示意图,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识别水循环的环节、描述水循环的过程、指出水循环的类型、理解水循环的成因
2.结合案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学习目标
江河奔流不息,最终注入大海,为什么大海的水没有增多?几千年来很多先哲都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公元5世纪,《宋书.天文志》中有人对此问题作了解释:太阳加热海水,使海水蒸发;河流注入大海,补充蒸发的消耗,使海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这种对海水水量维持稳定的解释科学吗 蒸发的海水去哪儿了呢
第一部分
地球上的水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最多
水体分布
海洋水
96.53%
陆地水
3.469%
大气水
0.001%
形态
气态
液态
固态
数量最少
但分布最广
数量最大
分布次之
仅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
水体
海洋水
陆地水
大气水
96.53%
供应人类
所需的淡水
水圈的组成及特征
淡水资源
在地球淡水中,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人类目前使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源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第二部分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A
B
学生活动一
读图分析,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湖泊与河流的关系是什么?以图中A、B两处不同的河湖关系进行说明。
2、图中河流水有哪些来源(补给)?
3、这些补给的水又从何而来?
关系: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关系
原因:A湖泊位于B河流上游
大气降水补给
高山冰川或冰雪融水补给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雨水补给来源于水循环过程,冰川融水(夏季气温升高,冰雪融化)
发生圈层
主要环节
主要类型
蒸发(蒸腾)、 、降水、 、径流等
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 循环、 循环和 循环
水汽输送
下渗
海陆间
陆地内
海上内
一、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1.阅读教材第46页,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大气圈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学生课前预习
2.阅读教材第46~47页,结合下图识记三类水循环的环节。
类型 环节
海陆间循环 ①蒸发,③ ,④降水,⑤ ,
⑥ ,⑦下渗
陆地内循环 ④降水,⑧蒸发,⑨ 、
海上内循环 ①蒸发、② 、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蒸腾
降水
蒸发、形成 、
3.阅读教材第47页,概括水循环的过程。
各种
水体
返回
海洋
水汽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
降落到地面,或被 ,或形成 ,或渗入地下形成 、
太阳
辐射
汇
集
降水
蒸发(蒸腾)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读图,小组讨论,画出简单的示意图,指图讲解水循环过程:
学生活动
1、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的水循环
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的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海 洋
蒸发
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降水
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地下水
水汽输送
1.水循环类型及特点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领域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主要环节及示意图
特点 最重要的类型,又称大循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补给陆地水的水量很小 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典例 长江流域的水循环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循环 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
宁夏中部气候干旱,人们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厚10-15厘米左右的砂石覆盖层,发展农作物种植,这就是砂田。砂田作物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1.分析砂石覆盖层对水的下渗影响。
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
学生活动二
砂石覆盖层结构疏松,孔隙较大,渗透性好,降水下渗快
2、读图1,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的差异,说明砂石覆盖层对蒸发的影响。
图1 砂田和裸田的蒸发量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蒸发量/mm
砂石覆盖层能够增加下渗、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因此砂田蒸发量比裸田小。
土壤含水量/%
图2 4月末种植前砂田和裸田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
8
10
12
14
16
18
0
20
40
30
10
6
深度/cm
裸田
砂田
3、读图2,比较4月末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归纳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及其作用。
砂田覆盖层可以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抑制蒸发、蓄水保墒,是干旱地区一种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方法。
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水循环的基本环节有哪些?水循环按照空间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Q: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水循环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类。
A:
第三部分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小到砂田,大到水坝,
人类正用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水循环的过程
思考一下,人类行为对水循环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硬化城市路面
增加地表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铺设渗水砖
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河流水位平缓
植树种草
植物蒸腾增加;
地表径流减少;
地表径流增加;
河流水位陡涨陡落
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破坏植被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
以下图片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哪一主要环节的改造?
南水北调工程,旨在缓解中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工程。
以下图片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哪一主要环节的改造?
以下图片体现了人类对水循环哪一主要环节的改造?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对蒸发和局部降水的影响
植被覆盖、人工降雨
2、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
3、对下渗的影响
植树种草、铺路
过度开采地下水
4、对地下径流的影响
第四部分
水循环的意义
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阅读教材第48~49页,在教材中找出并画出下列关键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①水体不断自然更新 ②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③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 ④塑造地表形态
⑤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⑥吸收、转化和传输太阳辐射能
⑦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
学生课前预习
2. 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三、水循环的意义: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低纬
高纬
热
冷
蒸发
(吸热)
水汽输送
降水
(放热)
三、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实例一:有研究表明,水循环使河流水平均16天更换一次
实例二:为什么长江水源源不断东流入海而不枯竭,海洋水位也没有因江河入海而上涨?
3.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黄河入海口河水与海水的明显差异
三、水循环的意义:
陆地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
4.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三、水循环的意义:
2.黄河因含沙量高,河水浑浊。结合黄河流域两幅地貌图片,思考水循环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
答案:黄土高原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地表径流流速快,加上黄土土质疏松,地表侵蚀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景观;黄河入海口处,河道变宽,加上海潮的顶托,流速变慢,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黄河三角洲。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黄河三角洲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总结
联系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
水循环是地球上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重要过程。
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水循环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达标检测区
1
2
3
4
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能量交换
B.塑造地表形态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
答案
解析
解析 水循环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海陆间水循环可以调蓄地表径流,但就多年平均值而言,海水蒸发和径流注入的值是相对稳定的。
2.建设三峡工程,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个环节施加了重要影响
A.蒸发 B.降水
C.水汽输送 D.地表径流
答案
解析
解析 三峡工程最主要的功能是防洪,它可以调蓄长江径流,反映人类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施加影响。
1
2
3
4
5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水循环过程,给图中未标
明箭头的直线标出箭头。
(2)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
E________,F________。
(3)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答案
蒸发
↑
←
↑
地表径流
水汽输送
降水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1
2
3
4
5
(4)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
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
________(填字母)。
(5)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
节是________(填字母)。
(6)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_____。
答案
F
C
E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