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熟记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明白与降水之间关系。
2、掌握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措施,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缺水的原因,及南水北调工程有关事项。
3、知晓水资源面临问题和矛盾,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二、学习重点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特点及原因。
三、学习难点
应对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所采取的相应措施,了解部分地区缺水的状况,及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必要性。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翻页笔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播放西北地区困难取水的视频,引入本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首先第一环节,根据课本进行自主学习,再核对答案红笔纠正。然后再个别学生产生的错误进行提问反思。
第二环节,观看课件进行强化记忆: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1)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观察 3-2-1图,让学生说出我国降水的特点,联系水资源和降水之间的关系,再总结出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学生答: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观察 3-2-2中国径流带图,根据课件上展示的内容说出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学生答:加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呈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
(3)说出华北平原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什么带,以及水资源情况如何。学生答:华北平原平水带,水资源较少;长江证下游平原多水带,水资源较多。
(4)小组合作讨论:目前我国个别地区水资源出现了一些问题,观察有关课件的图片,思考南方和北方地区耕地和水资源的分配情况如何?对于农业有何影响?
南方水资源丰富,耕地少;北方水资源匮乏,耕地多,水地不匹配,会造成粮食作物减产或绝产,进而影响国家粮食安全。
小结部分:阶段巩固:
1、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有( A )
A、南方多,北方少 B、南方少,北方多
C、冬春多,夏秋少 D、时空分布很均匀
2、关于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的正确叙述是( A )
A 夏秋多,冬春少 B 夏秋少,冬春也少
C 夏秋少,冬春多 D 夏秋多,冬春也多
3、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耕地与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A )
A 耕地北方多、南方少 B 水资源北多南少
C 耕地南方多、北方少 D 耕地和水资源配合均衡
根据上一小节有关内容,如何解决水资源不平衡不均匀况呢,展开下一小节学习。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有关下一节内容,核对答案纠错。请同学们看课件,继续强化记忆。通过上一小节的学习明白了水资源分布特点,下面针对这一缺点如何具体措施调配呢?
学生回答:解决时间分布不均:
兴建水库等蓄水工程;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工程。及时在课本上勾画重要内容,做笔记。跨流域调水最突出的项目,南水北调工程,给同学展示南水北调工程图,看课本有关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说出各线路的取水地、目的地,从华北平原的人口、耕地、水资源特点,说一下工程的必要性?学生观察图后答:东线取水地江都,目的地天津,中线取水地丹江口水库,目的地北京、天津。
第二问题较困难,找多个学生补充后公布答案。华北地区降水少、水资源匮乏,人口众多,耕地面积大,南水北调工程有效的解决了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提升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阶段巩固:
1、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是( B )
A.东北地区 B.华北、西北地区
C.两广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A )
A 兴建水库 B 南水北调
C 跨流域调水 D 退耕还湖
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D )
A 兴建水库 B 退耕还林
C 南水北调工程 D 跨流域调水
第四环节,展示污染、浪费的图片,如何去保护水资源。
学生答:
1、颁布有关法律,
2、政府推广有关节水产品和技术,
3、自我做起节约用水。及时勾画做好笔记。
课本最后的活动题,赞成哪个水价比较好?
小组互相交流讨论后,找个别组回答,并总结归纳公布答案。
从保民生、水资源有效利用、防治水资源等方面入手,利用部分补贴,把防止污染费用摊到水价等经济杠杆等等手段,多措并举来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第二个小活动,哪种方案更加合适。
第三种最为合适,雨水可以进行二次利用进行灌溉城市花草树木。
看黑板,回顾此课所学内容,随后进行检测。板书: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每个 4分)
1.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南方多,北方少 B.南方少,北方多
C.夏秋多,冬春少 D.夏秋少,冬春多
2.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 )
A.跨流域调水 B.防止水污染
C.修建水库 D.植树造林
3.调节水资源季节变化的主要措施为( )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兴修水库 D.植树种草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对比图,完成 4~5题。
4.对比南、北方耕地和水资源配置得出的结论,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5.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A.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6、读南水北调图,回答一下问题:(每空 2分)
1、如图所示,跨流域调水能有效的解决我国水资源 的问题。
2、途中三条调水路线,主要是将 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 地区和 地区。其中东线方案利用作为 输水渠道。
3、为确保目的地的人们顺利喝到长江水,沿途施工建设,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3分)7、阅读材料及图,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每一问 4分)
材料一 如上图,材料二 华北地区人口约占全国的 25c/o,耕地约占全国的 45c/o,工农业生产发达,水资源的需求量很大,但是水资源仅占全国的 6c/o。
(1)由材料一可知,我国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有什么不同?这对北方农业有哪些影响?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3)由材料一、二可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课后自我反思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是第三章第二节的一节内容,它是在了解过我国主要高原、平原、盆地等主要地形区,以及我国气候大致特点的前提下,来开展此节课的讲授。因此,我安排学生又对气候特点等又温习了一遍,让学生能通过预习和回顾更好的做好结合文章,上课时更容易听懂、理解透本节课的内容。并能从深层次的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目前一些应对的措施。
本节课是 1课时,我安排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分布的不均采取的措施,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的取水点和目的地,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和意义,目前水资源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等几个知识点的学习。观察各月降水量图和径流量图,让学生自己说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养成利用读图、识图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习惯,讨论与交流耕地和水资源配合状况、南水北调工程的必要性等知识。本节课的设计也是结合八年级学生特点,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地理常识和基础,所以让他们从身边的熟悉的缺水问题入手,把矛盾放大快入的引入主题。特别是在合理分配水资源的措施上,环环相扣、紧密连接,以及后来的南水北调经常考到的一个考点,及治理措施都是层层推进、步步压实。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师生互动、气氛活跃,达到了学习本节课教授内容的要求。也通过这节课,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到了我国水资源的现状,然后在以后的生活中逐渐培养节约水资源,反对浪费和污染水源的行为,也起到了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