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7.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2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八年级上册7.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2课时)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0 10: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课时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本课小结
随堂反馈


CONTENTS
类型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类型 先天性行为 后天学习行为
形成
适应特征
进化趋势
天生就有的本能行为
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
无脊椎动物行
为的主要方式
出生后学习得到的行为
适应多变复杂的环境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发达
温故知新
新课导入
1.说明动物的行为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2.尝试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实物的学习行为”解释动物行为的成因。
学习目标
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
1
实验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
蚯蚓走迷宫实验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在前面介绍的蚯蚓走“T”形迷宫的实验中,蚯蚓要经过大约200次尝试,遭受多次轻微的电击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小鼠属于哺乳动物,学习能力比蚯蚓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要少些。
提出问题:
对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提出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假设:
你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订计划:
你所制订的计划中应当包括:制作“迷宫”,准备适当的食物,选好实验场所和时间,确定实验记录的方法等。
实施计划:
按计划进行探究。认真统计小鼠需要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才能通过“迷宫”,吃到食物。
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支持你的假设吗?你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
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有什么意义?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以及二者的结合
意义: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学习行为使动物更好的适应复杂的环境变化
本课小结
B
1.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动物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C.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D.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都有重要意义
随堂反馈
2.在走“T”形迷宫的蚯蚓需要经过约200次的尝试与错误后,才能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鸟类大约经过几次就可以学会绕过障碍取食。上述实验说明( )
A.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的能力也越强
B.蚯蚓蠕动得慢,学习能力弱,鸟飞得快,学习能力强
C.蚯蚓的体型小,学习能力弱,鸟的体型大,学习能力强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但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A
1920年的一天,在印度加尔各答西南部的一个小城附近,一位牧师救下了两个由狼抚养长大的女孩。这两个女孩,大的有七、八岁,起名为卡玛娜,她后来活到了十七岁;小的不到两岁,救下后不到一年就死在了孤儿院里。卡玛娜喜欢用四肢爬行,白天缩在黑暗的角落里睡觉,夜里则像狼一样嚎叫,四处游荡,想逃回丛林。她有许多特征都和狼很相像:嗅觉灵敏,牙齿尖利,喜欢吃生肉,耳朵还能抖动。她十五岁时的智力水平大致相当于三岁半的儿童。
后天学习至关重要
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探究:菜青虫总是在十字花科植物(如小白菜)的叶片上出现,而不吃非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
只有探索,社会才会进步,未来才会充满希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