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质量守恒定律(1) 课件 2022-202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 质量守恒定律(1) 课件 2022-202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18 21:5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1)
问题2:通过准确测量,发现金属生锈后质量变大了。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增加了?
问题1:蜡烛会越烧越短。化学反应发生后物质的质量是不是变少了?
学习目标
认识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
能选取实验证据说明、论证质量守恒定律,并能阐释微观本质;
【常考用语训练】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硫酸钠 硝酸钠 碳酸钠



Na2CO3
NaNO3
Na2SO4
NaOH
NaCl
化学用语
O
O
O
O
H
H
H
H
H
H
H
H
消耗的反应物的总质量 生成物的总质量
大 于
小 于
等 于
密闭装置




反应物的总质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两位科学家的“争论”






VS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内容 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g    g
 略 
 略 
实验突破 质量守恒定律
【师生合作】通过完成教材P92~P93的“探究 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了解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变化情况。
课前预习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放热,锥形瓶中空气膨胀,小气球   ,冷却后,小气球    ,燃烧前后天平  _ 铁钉表面 _
 ,烧杯中的溶液颜色由   色逐渐变成了   色,反应前后天平  _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g    g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Fe+CuSO4→Cu+FeSO4  
 略 
 平衡
 浅绿 
 蓝 
的固体物质 
覆盖一层红色
 略 
 平衡
 变瘪 
 鼓起
 P+O2 P2O5  
实验结论:反应前   反应的   的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的   总和。
【名师点拨】(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2)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算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当中。(3)质量守恒定律说的是质量,不是体积。
 质量 
 各物质 
 质量 
 各物质 
 参加 
【小组讨论】1.做红磷燃烧实验时,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目的是   。
2.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的实验中,锥形瓶塞上橡胶塞的目的是
   。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原因是
 。
应,不能用于解释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
 不符合 
 起到密封作用 
 防止锥形瓶瓶底炸裂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实验内容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镁条燃烧
实验现象 有   产生, 白色粉末   _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
   ,生成  色固体,放出大量热
反应完成后, 天平是否平衡   _   _
 不平衡
 白
 白光 
 不平衡
 逐渐溶解消失
 气泡 
【师生合作】师生共同完成教材P94~P95的“实验5-1”和“实验5-2”,探究化学反应如何适应“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探究的要求。
实验方案 方案一 方案二
原因分析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 ,气体逸出 镁条燃烧, _ 参与了反应
符号表达式 _   _
O2(或“氧气”)
Na2CO3+HCl→NaCl+H2O+CO2
CO2(或“二氧化碳”)
 Mg+O2 MgO
实验结论: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是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在
   中进行。
【名师点拨】质量守恒定律中,守恒指的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守恒,不能忽略了反应中参加或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密闭容器 
【课堂练习1】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质量保持不变
B.50 mL水和50 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C.在100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
D.1.2 g碳与3.2 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
D
知识点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小组讨论】观察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进行微观分析,填写下表。
得出结论: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不变 
 种类 
 质量 
 数目 
反应物(H2O) 生成物(H2、O2)
分子种类 1种    种
原子种类 2种    种
分子总数 2个分子    个分子
原子总数 6个原子    个原子
 种类 
 6 
 3 
 2 
 2 
【课堂练习2】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
D
通过前面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总结归纳
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
【合作探究】以水电解反应为例,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
H
H
H
H
O
O
O
H
H
O
H
H
氢气
(H2)
+
氧气
(O2)

(H2O)
不变 改变 可能改变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数目
化学反应前后变化
1.下列实验(天平未画出)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D
随堂检测
2.在一定条件下,5 g A物质和7 g B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C、D两种物质。若生成6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
A.5 g B.6 g
C.7 g D.4 g
B
3.一定质量的木炭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的是( )
C
4.实验小组的同学分组进行了A、B、C三个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1)(高阶思维:解释说明类)A实验: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①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在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②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①”或“②”),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_
 。
天平指针偏右 
 白磷燃烧放热,气球膨胀,导致浮力增大,
 ② 
(2)B实验:乙组同学反应前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   (填“左”或“右”)偏转。同学们得到的结论是“B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同学们分析了原因。你认为B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  _
 。若要得到正确结论,该实验应该在   装置中进行。
 密封 
逸出装置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
 右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物质种类  ④原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①②④ 
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微观本质
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