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理解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19 14: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理解题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②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③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 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 艺术馆。
1.给第③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星拱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我们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这些文字。
4.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理解第③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刻骨铭心的国耻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分史料陈列厅、尸骨陈列室和卵石广场等几部分。
走进史料陈列厅,你首先会看到墙壁上挂着的 250幅图片和文字说明。这些真实的历史记录,展示了日寇制造的令人发指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2月初,仅仅六个星期内,毫无人性而又发了狂的日寇,以枪杀、刀砍、焚烧、刺戮、活埋、水溺等残酷手段,对待我无辜的市民和被卸去武装的国民党军人,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35万人惨遭屠戮!日寇把这座曾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
在陈列厅中央的橱窗里,陈列着几件当年日寇屠杀我同胞的凶器,有军刀、长枪、机枪等。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
走进尸骨陈列室,跳进眼帘的是橱窗里的累累白骨!尤其使我悲愤的是那个只有拳头大小的颅骨,这分明是一个幼儿的遗骨啊!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而日寇连婴幼儿都不放过,难道不是企图扼杀我们祖国的未来吗?
如果说史料陈列厅中的图片和说明,尸骨陈列室中的累累白骨,令人感到愤怒的话,那么室外的卵石广场则会给你另外一种感觉。整个大院,铺满了苍白的卵石,寸草不生。这悲凉的气氛,使人不由想起当年大屠杀后“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
历史,不仅仅记载着过去,还给现在和将来以深刻启迪。这刻骨铭心的国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7.“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这句话的作用是
A.更能表现日寇的残忍
B.更能表现日寇杀的人数之多
C.更能表现日寇杀人的手法残酷
D.更能表现日寇在中国停留的时间长
8.文中画“ ”的句子,所起的作用是
A.升华主题 B.承上启下 C.总领全文 D.开启下文
9.结合上下文,推想“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意思。
___________
10.说说第三段“永远趴在橱窗里”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 全世界都有名。 许多星星围绕着月亮,这里指众园围着圆明园。 3. 建筑风格 珍藏的文物 欣赏、赞叹、自豪的语气 4.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不仅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还写出了文物数量多,品种丰富,说明了它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6.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在短时间内被毁,强烈的对比更能让读者感到心痛,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加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处是引起下文所以用冒号,第二处是一句话没有说完,用逗号,接着几个朝代是并列的成分,用四个顿号。第七处一句话已经结束用句号,第八处,这句话没结束用逗号,最后一个“博物馆”和“艺术馆”之间是并列的成分,用顿号。
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结合整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和识记。结合词语的本义和文中义进行分析。本题中“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共同簇拥一个人。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可以得出这三段文字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珍藏的文物三方面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所以朗读的时候要读出一种赞叹、自豪的语气。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这句话承接了上文对建筑宏伟的描写,也引起了下文对珍贵的历史文化的描写。所以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作用。
5.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以得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写出了朝代之久,写出了圆明园所藏文物历史悠久以及文物数量多,品种丰富。更突出了它的价值和在世界上的地位。
6.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用大量的笔墨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但是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好的东西在短时间内被毁,更可以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7.A 8.B 9.形容南京大屠杀后南京城荒凉恐怖的样子。 10.“趴”运用了拟人,把陈列在橱窗里的“助广”军刀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无比愤恨之情暗示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分析】7.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其中包括年逾古稀的老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出现在文中第二自然段,这句话中专门提出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和婴儿,意在表明日寇的残忍。
8.此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句子出现在第五自然段,第一到第四自然段叙述了日寇残忍的杀害了了我国同胞,尸骨累累,而这一段叙述了室外的卵石广场,这一句话既提到了前面所述也开启了后文的内容,属于承上启下的句子,起过渡作用。
9.此题考查句子理解能力,文章主要讲述南京大屠杀中日寇的罪行,杀人无数,手段残忍,大屠杀后的南京就像一座鬼城,而句子“万户萧疏鬼唱歌”就可以让人感受到大屠杀后南京城荒凉恐怖的样子。
10.此题考查关键字词的理解能力,句子“其中一把叫作“助广”的军刀,至少染上了350人的鲜血,而现在,它只能作为罪证,永远趴在橱窗里。”中的趴将军刀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无比愤恨之情暗示这样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